51、电化学记住几点:原电池:负氧,负负正正(解释什么意思呢,就是负极发生氧化反应,阴离子往负极移动,阳离子往正极移动,一般考试出选择题,只要判断出谁做负极,它一定是发生氧化反应,记不住就这么记娃哈哈不是新推出一款水叫做富氧水吗)哈哈电解池:电解池记住:阳氧,就是阳极发生氧化反应,阴离子向阳极移动,阳离子向阴极移动。
52、电化学的考点主要集中几点:(1)判断谁做负极、正极(2)离子移动方向(3)发生什么反应(4)电流移动方向(5)电子移动方向(6)转移电子数目(7)正负极方程式(8)氢氧燃料电池(9)电化学腐蚀(主要是吸氧腐蚀)(10)精炼铜、氯碱工业等。
53、记住原电池和电解池可不是可逆反应,可逆反应是同一状态下,也就是条件相同,而电解池和原电池一个有外接电源一个没有。
54、二氧化碳电子式一定会写,不能写错。55、记不记得硅也可以与氢氧化钠反应:Si+2NaOH+H2O==Na2SiO3+2H2(气体),不单单只有铝,看题眼怎么说的,如果是金属就是铝,非金属就是硅。
56、原电池可以理解为保护的是正极,而电解池可以理解保护的是阴极。所以精炼铜或者是电镀,粗铜做阳极,你总不能把粗铜做阴极给保护起来吧,镀层做阳极,镀件做阴极。
57、氢氟酸能够溶解很多其他酸都不能溶解的玻璃(二氧化硅)反应方程式如下:SiO2(s)+4HF(aq)→SiF4(g)+2H2O(l)
58、碘单质遇淀粉变蓝,而不是碘化钾中的碘元素。做题中经常会忘记,比如碘盐中的碘可以直接用淀粉检验,这句话是错误的。
59、氢氧化铝和碳酸氢钠都可以用来治疗胃酸过多,切忌不可用碳酸钠哦。60、发酵粉主要成分是小苏打,是碳酸氢钠,不是碳酸钠。
0261、金属锂在空气中燃烧只生成氧化锂,没有过氧化物产生。
62、二氧化硫、二氧化碳不与氯化钙、氯化钡反应,比如考题中说将二氧化硫通入氯化钡溶液中可生成亚硫酸钡。是错误的。可以这么记忆: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的是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这个反应不是可逆。或者是弱酸不能制强酸。
63、漂白粉失效的原理方程式:漂白粉的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钙和氯化钙,次氯酸钙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次氯酸,次氯酸见光分解生成氯化氢和氧气。因为次氯酸才有漂白效果,所以次氯酸分解之后就失效了。Ca(CIO)2+CO2+H2O=CaCO3+2HCIO2HCIO=2HCI+O2
64、见光分解和受热分解的物质要记住哦。见光分解的物质:硝酸、碘化银、溴化银、氯化银、次氯酸。碳酸氢钠是加热才分解。
65、见光分解和受热分解的物质要记住哦。见光分解的物质:硝酸、碘化银、溴化银、氯化银、次氯酸。碳酸氢钠是加热才分解。
66、氧化还原反应:不仅要会判断化合价的变化,还要会判断还原产物和氧化产物、氧化剂和还原剂。技巧:升失氧化还原剂对应氧化产物;降得还原氧化剂对应还原产物。或者记住:还原剂对应氧化产物,氧化剂对应还原产物。(氧化剂、还原剂说的是反应物,还原产物和氧化产物只的是生成物。)
67、选择题会出:C6H6O(苯酚)+O2生成C6H4O2(苯醌kun)+H2O这就是苯酚在空气中变成粉红色的原因。
68、淀粉和纤维素虽然都符合通式(C6H10O5)n,都是碳水化合物记住二者不是同分异构体,因为n值不同。
69、淀粉、纤维素、蛋白质、蚕丝、天然橡胶都是高分子化合物,但是油脂不是。合成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如聚乙烯、聚氯乙烯、有机玻璃、合成纤维、合成橡胶等)
70、一定量的过氧化钠与一定量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反应,可视作先与二氧化碳反应,待二氧化碳反应完全,再与水反应。
0371、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和水反应,可理解为吸收了二氧化碳中的CO,水中的H2。例如:全国高考题:取ag某物质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将其产物跟足量的过氧化钠固体完全反应,反应后固体的质量恰好也增加了ag。下列物质中不能满足上述结果的是()
A.H2B.COC.C6H12O6D.C12H22O11解析:A氢气燃烧生成水,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相当于吸收了水中的氢气,正好符号前后质量不变。B一氧化碳燃烧生成水,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相当于吸收了二氧化碳中的CO,故正确。C可以将其变式6(CO)6(H2),就可以参考AB了。D选项,就不符合了。
72、铁与水蒸气高温反应,不写气体符号。3Fe+4H2O==Fe3O4+2H、木炭与浓硫酸、浓硝酸均生成二氧化碳。C+2H2SO4(浓)=CO2↑+2SO2↑+2H2O;C+4HNO3(浓)=CO2(气体)+4NO2(气体)+2H2O
74、将钠、镁、铝各0.3mol分别放入mL1mol·L-1的盐酸中,同温同压下产生的气体体积比是()A.1∶2∶3B.6∶3∶2C.3∶1∶1D.1∶1∶1解析:正确答案选C。别忘记钠过量会与水反应放出氢气,而铝和镁不能与水反应,且二者过量,只能用盐酸的量计算生成氢气的量。
75、汇集九到高考原题,关于离子共存问题,这个考点就出现三回,是什么呢?就是二价铁离子、氢离子、硝酸根离子不能共存,因为二价铁离子会被氧化成三价铁离子。
76、铵根离子可以与氢离子共存,偏铝酸根可以与氢氧根共存。或者这么记也可以(偏铝酸根离子不能与氢离子,弱碱根离子共存。铵根离子不能与氢氧根离子,弱酸根离子共存。)
77、烃的定义是仅有碳氢两种元素组成的有机化合物叫碳氢化合物又称为烃。烃按照碳骨架的形状可以分为链烃(开链脂肪烃)和环烃。童鞋要记住:汽油、柴油、和植物油他们都是混合物,不符合烃的定义,像是溴乙烷也不是烃,因为含有溴元素,只能叫做烃的衍生物。
78、烃分子里的氢原子能被其它原子或原子团所取代而生成别的物质,叫做烃的衍生物。如一氯甲烷、硝基苯等。
79、选择题中经常考的:
乙烯和苯加入溴水中,都能观察到褪色现象,原因是都发生了加成反应。(错误)
解释:(1)苯不能与溴水反应。苯只能和液溴反应(在溴化铁催化下进行)。(2)液溴和溴水的区别,液溴是纯净物,溴水是混合物。(3)苯和溴水混合振荡后,可以把溴萃取到苯中,无机层接近无色,有机层呈橙色,但是没发生任何反应。乙烯是溴水褪色是发生加成,因为有双键。(4)四氯化碳和苯都可以作为萃取剂,但是二者现象不同,苯比水轻,故颜色在上层,下层物色,而四氯化碳比水重,故上层无色、下层有颜色。一个题,我们总结出很多考点哦,童鞋要记住哦。
80、醇氧化成醛氧化成酸,醛可以还原成醇。而酸不能还原成醛。
0481、焰色反应是物理变化。为什么?因为电子的突跃,原子内发生变化,原子和分子没有发生变化。
82、钢铁在海水中比在河中更容易被腐蚀,主要是因为海水含氧量高。(错误)解析:记得为什么铁和稀硫酸反应中加硫酸铜后,反应速率变快,就是因为铜和铁可以形成原电池,这个题是一样的原理,海水含盐量比和河水中高,易形成原电池,更以腐蚀。
83、电化学腐蚀典型案例记住就是铁的吸氧和吸氢腐蚀。(1)这个反应构成的是原电池而不是电解池。(2)在酸性条件下,发生吸氢腐蚀:负极反应Fe-2e-=Fe2+正极反应2H++2e-=H2↑总反应Fe+2H+=Fe2++H2↑(3)在中性或者是弱酸性条件下,发生吸氧腐蚀负极:Fe-2e-=Fe2+正极:2H2O+O2+4e-=4OH-
2Fe+2H2O+O2=2Fe(OH)2(或)
4Fe(OH)2+O2+2H2O=4Fe(OH)3
(4)应该说考试主要考吸氧腐蚀。
84、化学腐蚀:直接反应。电化学:构成原电池,有电流。
85、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
(1)碳酸氢钠溶液与少量石灰水和过量石灰水反应方程式不同(记住符合少量原则,就像管理学中木桶理论,装水多少取决于左短的板子)
石灰水少量离子方程式为:
2HCO3-+2OH-+Ca2+=CaCO3(沉淀)+CO32-+2H2O
石灰水过量离子方程式为:
HCO3-+Ca2++OH-=H2O+CaCO3沉淀符号
(2)碳酸钙、碳酸镁、碳酸钡,离子方程式中不拆开,这个会经常忘记。
(3)石灰乳与Na2CO3溶液混合:Ca2++CO32-=CaCO3(错误)石灰乳不拆开。(4)碳酸钡与硫酸反应:Ba2++SO42-===BaSO4↓(错误,碳酸钡不拆开)
(5)硫酸铜与烧碱反应:CuSO4+2OH-===Cu(OH)2↓+SO42-(错误,硫酸铜应拆开)
(6)稀硝酸与过量的铁屑反应3Fe+8H++2NO3-=3Fe3++2NO↑+4H2O(错误),离子方程式是正确,但是过量的铁会与三价铁反应生产二价铁。
(7)澄清石灰水与少量苏打溶液混合:Ca2++OH-+HCO3-=CaCO3↓+H2O
(8)(错误,这个题第一眼会认为是正确的,也符合按少量配比关系,但是苏打是碳酸钠,小苏打才是碳酸氢钠,这是全国高考真题哦)
(9)氯化铝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Al3++4NH3?H2O=AlO2-+4NH4++2H2O(错误,这个考点考了好几年。就是氢氧化铝沉淀不溶于氨水)
(10)向沸水中滴加FeCl3溶液制备Fe(OH)3胶体:Fe3++3H2O_____(△)Fe(OH)3↓+3H+(错误,胶体不标沉淀符号,也是好几年的考点)
(11)少量金属钠加到冷水中:Na+2H2O=Na++OH-+H2↑(错误,亲们第一眼看,是不是会认为正确,电荷也守恒,生成物反应物都正确,但是质量不守恒啊)所以记住,判断离子方程式正确与否可以先看拆不拆,都正确后看电荷、质量守恒)
(12)用醋酸除去水垢:CaCO3+2H+==Ca2++H2O+CO2↑(错误,醋酸弱电解质,不拆开)
(13)氯气与水反应:Cl2+H2O=2H++Cl-+ClO-(错误,生成次氯酸弱电解质不拆开)
(14)醋酸钠的水解反应CH3COO-+H3O+=CH3COOH+H2O(错误,这个题变形很多。亲们记住水合氢离子可以拆成水和氢离子,所以题中两侧水约掉,变成醋酸很离子和氢离子结合成醋酸分子)
(15)往氨水中滴加氯化铝溶液:Al3++4OH-=AlO2-+2H2O(错误,和(9)解释一样)亲们,这个是我总结05-08高考题中离子方程式所遇到的部分考点,融会贯通,多做些练习、多总结)
86、在稀溶液中,酸跟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水时的反应热叫做中和热。
(1)必须是酸和碱的稀溶液,经常出题会出浓硫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一摩尔水,不是中和热,因为浓硫酸溶于水,会放出大量的热,一定要记住。因为浓酸溶液和浓碱溶液在相互稀释时会放热。
(2)弱酸或弱碱在中和反应中由于电离吸收热量,其中和热小于57.3kJ·mol-1;(3)以生成1摩尔水为基准,因此书写它们的热化学方程式时,水的系数必为1
87、燃烧热:在kPa时,1mo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叫做该物质的燃烧热。(1)可燃物物质的量为1mol,因此在计算燃烧热时,热化学方程式里其他物质的化学计量数常出现分数:如H2(g)+1/2O2(g)====H2O(l);ΔH=-.8kJ·mol-1(记住热量和系数是有比例关系的,同时除以2,热量也要除以2)
(2)单质或化合物必须是完全燃烧,如反应物中碳要生成二氧化碳非一氧化碳,水的状态是液态非气态。书写热化学方程式、要记住状态必须标明,看好题中是写燃烧热还是中和热,记清楚中和热和燃烧热的区别,ΔH=-,表示正向是放热反应,ΔH=+表示正向是吸热反应(+,—号必须标明,不可省略),记住单位不要忘记,也不要写错。
88、淡黄色的AgBr,黄色的AgI。
89、亚硫酸根离子和氯水反应为什么会生成气体。Cl2+SO32-+H2O=SO42-+2HCl,亚硫酸根离子没反应完全,又和反应产物盐酸会生成SO2二氧化硫气体。(所以氯水不能和亚硫酸根共存,会氧化成硫酸根离子也可能会有气体生成)
90、高考选择题:将二氧化硫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紫色退去,是因为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错误,是利用高锰酸钾具有强氧化性)
0591、钠考试专题:钠的密度比钾大。所以随着核电荷数荷数的增加,密度逐渐增大吗,就是错误的。
92、做钠这部分题别忘记差量法,极值法和守恒法。例如高考真题:(07全国卷II)在一定条件下,将钠与氧气反应的生成物1.5g溶于水,所得溶液恰好能被80mL浓度为0.50mol/L的HCl溶液中和,则该生成物的成分是()A.Na2O
B.Na2O2C.Na2O和Na2O2D.
Na2O2和NaO2这道题就是应用了钠守恒,亲们想是不是这么一个主线,钠——钠的氧化物——氢氧化钠——氯化钠(钠来自于固体钠),通过氢氧化钠与盐酸恰好完全反应,计算出氯化钠的物质量为0.04摩尔。假设:钠与氧反应全部生成氧化钠,那么氧化钠是0.02摩尔,所以氧化钠的固体质量为0.02*62=1.24g.若生成物全部为过氧化钠,那么过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为0.02摩尔,质量为0.02*78=1.56g,由于生成物为1.5g,分析必为二者混合物。
93、钠是一种银白色固体、铁也是银白色固体,不是黑色。铜是紫红色。94、碳酸氢钠加热客体分解为碳酸钠、水、二氧化碳。95、泡沫灭火器的应用,硫酸铝和碳酸氢钠,双水解,生成氢氧化铝和二氧化碳和水。96、钠与酸反应,当钠剩余时别忘记还会与水反应。97、钠与盐溶液反应,先考虑钠与水反应,再考虑氢氧化钠与盐的反应。比如钠投入硫酸铜溶液。98、观察钾的焰铯反应,透过蓝色钴玻璃片,因为钾中混有钠的杂质,蓝色钴玻璃可以滤去黄光。
99、配置稀硫酸溶液,记住是将浓硫酸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年广东高考题
、侯氏联合制碱法的三个化学方程式:(江苏高考题,一个选择题知识点)即
:NaCl(饱和)+NH3+H2O+CO2=
NH4Cl+NaHCO3↓2NaHCO3=
加热=Na2CO3+H2O+CO2↑
(1)向浓氨水中通入足量CO2生成碳酸氢铵NH3+H2O+CO2=NH4HCO3(2)再加入食盐细末搅拌NH4HCO3+NaCl=NH4Cl+NaHCO3(析出)
碳酸氢铵与氯化钠反应生成一分子的氯化铵和碳酸氢钠沉淀,碳酸氢钠之所以沉淀是因为他的溶解度很小。(
3)碳酸氢钠加热2NaHCO3=
Na2CO3+H2O+CO2(气体)
来源:综合整理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即删。温馨提示
点击阅读原文加学习群获取WORD打印版及更多学习资料。
“文心化学”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