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5分钟
陪你自律,伴你成长
文
K叔
看到知乎上有这么一则提问:
看着问题中透露出的那种新手爸爸的焦虑,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而经过这几年的奶爸经历,尤其又是一个二胎奶爸,按耐不住想写一点自己对于新手爸爸的想法和建议,希望对那些新手爸爸或者准爸爸们,有所帮助。
K叔不是自夸,自我感觉自己还算是一个比较称职的爸爸。至少在老婆、亲戚、朋友的口中,我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好父亲,只是从去年开始觉得自己有点打折,内心也总对老婆和孩子们有愧疚,因为这一年来工作调整之后真的太忙了,陪孩子的时间也越来越少,这个以后单独再讲。
今天,单说说关于新手爸爸心态调适的事。
1、
先交代一下家庭背景:
我:硕士毕业就结婚,结婚第一年就生子,生子第4年再生一子……所以,我就是传说中的85后二胎爸爸;
老婆:硕士读书就结婚,结婚第一年就生子,生子第四年再生一次……所以,她就是传说中的全职二胎妈妈。
为啥说这些,细心的同学会发现:我们基本没有体会过二人世界……或者准确地说,基本没有体验过婚后的二人世界。
举个例子,我和老婆经常会在某个夜晚,在费尽周折终于把儿子们哄睡之后,摊在沙发上捧着手机看各种旅游攻略,然后幻想哪天我俩,是的,只有我和你,Wtwoarfamly,可以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只不过,这么多年来,也只是想想而已。即使出去玩,也会带着孩子们一起,不是两个人玩,而是陪着孩子们玩。
关于这一点发现,其实很重要。
因为题主并没有提到是在结婚后多久生的孩子,我姑且按自己周围朋友的平均数,结婚第三年来看吧。
也就是说,你和老婆已经有三年的婚后二人世界了,你们习惯了两个人一起看电影,一起去旅行,一起去运动,一起去happy。下班累了就点外卖,即使两个人不说话,各自躺在沙发的左右角上刷手机,也不会感觉到不舒服,因为即使是二人世界,同样会感觉到,你们是自由的。
这种自由保持一段时间之后,比如三年,就会形成一种:惯性。
没错,就是这个关键词:惯性。
万物皆有惯性,人尤其如此。
就在这个时候,你们的孩子来了,怀胎十月,你们开始慢慢培养自己作为父母的习惯,当然这十个月一定很难。
为了腹中的小宝宝,你开始每天晚上尽量早回家,尽量多陪爱人,尽量让老婆保持好心情,也开始推辞各种饭局邀约了;
而你老婆更难,孕吐严重每天都很不舒服,工作时候总担心有人用旁边的打印机,动不动就会发脾气,到了后期肚子也越来越大,行动也不方便,每天想的都是早点卸货,别说以前和闺蜜出去浪,现在连睡觉翻个身都生怕动了胎气。
这十个月,还不够你们习惯的吗?还不够你们开始逐渐找到做一个爸爸妈妈的感觉吗?
不够,完完全全不够。
有句话是这么说的:
医院生孩子是最最艰难的时刻,其实最艰难的医院之后,开始独自面对和养育一个那么小,那么可爱,还有那么一点点丑的小宝贝。
生娃难,养娃更难!
这就是我回答题主要说的第一点:为什么你会有这种感觉,因为惯性。
对比我自己,因为我们是一毕业就结婚,就生子,从学校进入社会,从恋爱进入婚姻,从一对爱人,变成了三口之家,也就是说,我们是在短短的一年之内经历了一次又一次巨变,所谓不破不立,企业重组有句话:要做变革最好60天内解决,一旦时间长了拖着不动,再动就难了。
而我们的生活就是在这种极其剧烈的变化中,完成习惯的彻底重建。
所以,相对来说,我们对于这种孩子带来的惯性打破没有那么明显,这也是我感觉自己对于“孩子剥夺自己时间”的感受没有那么明显。
2、
第二点要说的是:
新手爸爸对于养娃占据和剥夺自己时间这件事,真的不要过于苛责自己。
正是因为第一点提到的“惯性”,所以才会心生抱怨。
从问题来看,我绝对相信,你是一个特别优秀的父亲,因为你知道了自己的责任,也减负起了自己的责任,只不过是偶尔在心底里会有那么一个声音:
“都是因为你,我才没时间……”
而一旦这种声音出现以后,你就会感到愧疚,觉得身为一个爸爸,怎么能苛责自己的孩子占用自己时间呢?
恭喜你,也恭喜你的夫人和孩子,因为这说明,你是一个有责任感的父亲。
3、
好了,首先认清楚这件事的原因在于惯性,其次,不要把这种人之常情来折磨自己。
接下来,要说的是,如何去调节自己的这种心理状态:
第一,想清楚自己对人生的规划。
很简单,先问自己一个问题,这辈子要不要生孩子?
当然你已经是个爸爸了,这个问题你一定问过自己,而且非常坚定,实干派,给你点赞!
好,那么既然你确定了生孩子这件事,是你人生的必然选择,那么,剩下的就是生育时机的问题了。
你现在有些困惑,很大程度上是对于生活惯性被打破之后的困惑。你一定会想,要是没有孩子的话,我现在该多爽啊!
但是,这种想法其实非常短时。你只需要再问自己一个问题:
如果让你再过三年之后才开始体会这种养孩子的困惑,你愿意吗?
先不着急回答。
身边大部分的过来人或者前辈,每次听到我86年已经生了两个孩子的时候,都会说:
“你这样好,趁着年轻,早点生,精力好,年纪大了,真的养不动娃了!”
我在刚生大宝的时候,听了这种话也只是微微一笑,并不相信,觉得早生晚生有什么区别,差个几年,精力能差到哪里去?!
但四年之后,在生下二宝之后,我的态度彻底改变了。因为,四年时间,人的精力真的会差好多好多!举个例子,我有一位男性领导,一直已婚未育,看他的朋友圈总是和自己的小女朋友(小不到10岁),全世界飞,满世界浪,在他40岁那年,孩子降生了。然后,朋友圈再也没有动静,而且以前总是精力满满的他,每天脸上都是疲惫。
说实话,没有一个爹妈是容易的,既然你确定了自己要做一个父亲,母亲,早点生,早点养,应该是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相对优的选择。
既然这样,你大可不必多想孩子剥夺时间的事情,而是换个角度:
感谢你北鼻,因为你早出来几年,可以在爸爸年富力强的时候照顾你,要是你老不出来,爸爸又老又累的时候,真的照顾不过来了。
一句话:
既然决定要生,晚生不如早生。
第二,想清楚自己对于父亲身份的认知。
很简单,问自己一个问题:这辈子,我要不要做一个好父亲?
从你的状态来看,你是一个好父亲,或者未来将很有可能成为一个好父亲,因为之前提到的,责任感。这源于你对于自己父亲身份的认知。
其实,很多男人对于自己父亲这个角色的认知是极其模糊的。
说白了,自己都还没长大,怎么就做别人爸爸了?!
所以,我们会看到很多男人,即使做了爸爸,也每天不着家,家里多了一口人,他回家的时间反而更少了。这种人,别说他要不要做个好爸爸,他连自己已经是个父亲的事实都不敢面对,或者刻意逃避。
回到刚才的问题,如果你认定,自己要做一个好爸爸,好父亲,那么就一定知道,这个世界没有什么事情是不付出,就能换来一个“好”字的!
不把时间送给孩子,怎么可能让孩子把你当成一个好父亲?
所以,对于孩子剥夺时间这个想法,你依然刻意换个角度来想:
我花时间给孩子,是为了答好我这张“好个好爸爸”的答卷,就像你为你的爱人,你的工作,你们更美好的生活而奋斗努力一样一样的。
第三,想清楚自己对于孩子的爱的认知。
再来问自己一个问题:你希望得到孩子的爱吗?不着急回答,接着看。
所有的爱,都来源于感情的培养。
我们就拿至亲来举例子,你的父母生你养你到18岁,离家上学也会时常想起妈妈饭的味道,和爸爸抱的感觉,因为你们实打实地相处了那么多年。还有你的爱人,没有血缘关系的两个人,但因为相处相知相爱,才会走到一起,你们的感情足见情深。
但是,我们反过来想,假如父母生了你没有养你,18年之后突然出现一对亲生父母要认亲,你会怎么办?看那些寻亲节目,很多被找到的孩子已经成年,父母已经哭成泪人,而孩子却一脸木然。母亲怀胎十月,父母喂养几年,那是有天然感情的,但是孩子却没有这段记忆,没有这段感情,自然不会有这种爱的认同。
所以,说白了,养娃就像是一个种树养花的过程。
在最初,孩子不会说话,不会表达,只会吃喝拉撒睡,你会发现,和孩子相处时间一长,就会无聊,孩子不听话还会生气崩溃。但是这些时间的付出,其实都在为你们的感情打基础。
我们不求孩子要多么出人头地来孝顺我们,但是当他们逐渐长大,慢慢和你开始沟通表达,再大一点还会和你一起打球看书,这是多么奇妙的一种感情的成长啊!
所以,不要觉得这段养娃时光是剥夺时间,孩子的每个阶段都是不可逆的,你错过了孩子第一声爸爸,就永远错过了,你错过了他的第一次晚会表扬,就永远错过了,而一次次错过,只会让你更加遗憾。
最后一句,基于以上:
何必再抱怨因为“养娃”这件事剥夺自己的时间呢?
祝每个男人都成为一个好爸爸!
完
可能错过的K叔文章
母亲失手打死儿子
“孩子走好,天堂没有手机”
自律十年,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我认识的两个创业者,一个出家了,一个抑郁了
我是Kris
有书共读签约作者、LinkdIn中国专栏作者
85后/二胎爸爸/会计在读博士/强央企/减肥达人/马拉松跑者
三年陪孩子读了本书/半年10个强offr/2个月考博/1个月瘦了20斤
「点个赞,和K叔说声晚安~」
K叔赞赏
人赞赏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