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指挥官,欢迎收看本期
《搜寻格里芬档案》
今天为您带来的是获得的作品
《“偏振光”章节关卡名相关资料与简析》
希望指挥官们喜欢!
*考据文章为玩家创作,不代表官方意见!
《“偏振光”章节关卡名相关资料与简析》
作者:miracleXL
作者的话:本文通过调查少女前线年冬活活动名以及各章节标题名相关资料并进行简单分析,试图寻找文案组埋在其中的彩蛋伏笔,并对其创作过程中的心理活动进行瞎扯淡。本文主要内容是章节名和关卡名的名词解释(抄书),该名词和本段剧情直接的关系,以及少量剧情概括(写到一半编不出来加上去的),并包含大量不负责任的甚至毫无根据的猜想。
正文
偏振光
本次活动的关卡名大多是光学名词(第三章属于有机化学和物理化学)——有些是光学器件,有些是概念性名词。作为一个光学挂科重修的物理学专业本科生,想把这些名词全搞清楚难度还是挺大的……首先是本次活动的标题“偏振光”。众所周知光是电磁波。电磁波顾名思义是一种波,其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相垂直,所以是横波。至于什么是偏振光,和自然光有什么区别,下面还是请出自从我毕业后再也没翻开过的光学教材……
波的振动方向对于传播方向的不对称性叫做偏振。它是横波区别于纵波的一个最明显的标志,只有横波才有偏振现象[1]。
对于非物理专业的指挥官们来说,课本上的定义或许看着完全摸不着头脑。但是请不要担心可能会理解不了,我会尽力解释得让后面的会更加晦涩难懂。
首先是“传播方向的不对称性”这句,显然是有对称性才会如此下定义。那么对称的又是什么呢?翻开课本继续往后看:
由普通光源所发出的光波,在光的传播方向上的任意一个场点,电矢量既有空间分布的均匀性,又有时间分布的均匀性。也就是在轴对称的各个方向上电矢量的时间平均值是相等的,具有这种特点的光成为自然光。也可以说,自然光是由轴对称分布、无固定相位关系的大量线偏振光集合而成的[1]。
虽然看不懂里面的名词,但是可以看到轴对称三个字。也就是说偏振光是相对自然光下的定义。那么这要怎么和游戏内容联系起来呢?那就不得不再提一下最后一句话里面的“线偏振光”了。
如果光在传播过程中电矢量的振动只限于某一确定平面内,它的电矢量在与传播方向垂直的平面上的投影为一条直线,称为线偏振光。
定义没办法很直观地理解,可以拿一根绳子,上下甩动,绳子便会变成波浪形。这个时候如果你一边甩动一边拉着绳子向前跑,绳子的传播方向就是你跑的方向。如果你正前方有朝向你的一扇门,门所在的平面就是与传播方向垂直的平面。当你拉着绳子跑进门,绳子穿过门的位置便会在门所在平面形成一条直线。如果还是无法理解,可以只把门开一条缝,把绳子伸进去甩动,只有你上下甩动时才能保证绳子不会碰到门。
线偏振光与这根绳子有着同样的性质。如果在光的传播途径上有一条很窄的缝隙,只有振动方向和这条缝隙方向一致的光才能通过时,可以穿过这条缝隙的光就是偏振光,而起到和这个缝隙一样效果的光学仪器就是我们后文会提到的起偏器(实际的起偏器并非狭缝)。
根据章节顺序,先简单介绍下光路。
光路是指光的传播路径,包括光传播中的折射,反射后的路线。
本次活动的各章节名大概就是按照光路中各个仪器的摆放位置的顺序安排的了。以光源开始,中间顺序经过一系列实验仪器,最后投影在光屏上成像。
非偏光源
发出的光不是偏振光的光源。象征本次活动的主角入场。
左侧“CANLASTMANSURVIVINGINHELLBEDECLAREDVICTORIOUS?”
“在地狱里活到最后一个的人能称为胜利者吗?”
启辉器
启辉器是一个用来预热日光灯灯丝,并提高灯管两端电压,以点亮灯管的自动开关。
关键词“预热”,序幕从此时开始上演。通过哈维尔简述了本次活动的主要内容。
直进性
指光沿直线传播的性质。暗示各位指挥官莽过去就完事了。根据(不太严谨的)费马最短时间原理“在从一点行进到另一点的所有可能的路径中,光走的是所需时间最短的路径。”应该是指分配好任务马上就开始行动。军方马上就要赶到,我们必须争分夺秒像光一样走最短路径到达目标地点。
临界角
光线从光密介质射向光疏介质时,折射角将大于入射角;当入射角为某一数值时,折射角等于90°,此入射角称临界角。
不知道在暗示什么,小队寻找忤逆新成员的剧情。或许有什么关键事件将因此发生转折,也可能是这里发生的事将带领我们走向唯一可能的胜利结局。目前的剧情还没办法下定论。一切都是Steins;Gate的选择。
折射点
字面意思产生折射的点,其实我没找到这种说法。“光从一种透明介质斜射入另一种透明介质时,传播方向一般会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因为一般来讲在两种介质的交界面上会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通常会把“入射光线和介质分界面的交点”称为入射点。如果按照字面意思理解,那么它同时也是反射点和折射点。这段剧情是AR小队视角,所以AR小队的命运又要在此刻发生剧变了吗……
反射面
即发生反射的交界面。此处剧情是主力准备阵地拦截军方。俺寻思格里芬区区一个保安公司怎么着也不可能让正规军反射回去吧,所以这里的反射面应该是指双方交战的战场。
全内反射
全内反射又称全反射
对光线只有反射而无折射的现象称为全反射[1]。
结合上文临界角,当入射角大于临界角的时候将会发生全反射。此处AR小队与军方小队视角,没发现和临界角的明显联系。说明上面过度解读了,也许是后面的伏笔。
正弦曲线
即三角函数,大家应该都很熟悉。常用来代表各种模拟信号。这里应该是指代通讯信号。军方开始对我方进行轰炸,通信受到干扰。
可逆性
光路可逆,是光路最基本的性质之一。交换光屏和光源的位置,光束会沿着原路返回。我方人形阵亡60%,但只要小公主和丹德莱能活下来,她们还能回来,这一切都是可逆的。
余弦信号
同样是三角函数曲线,含义同上述正弦曲线一样。格里芬损失惨重,焦急等待的余弦信号却始终处于静默状态……
二象棱镜
并没有找到一种棱镜叫二象棱镜……相近的有合象棱镜,但作为用来读数的系统,与本章内容关系不大。左下角图标疑似四棱镜。猜测为指代可分成两个像的棱镜。
右侧“WEAREALLHAUNTEDBYGHOSTSOFTHEPAST”.
“我们都在被来自过去的幽灵狩猎”。
封面中间“ABUTTERFLYCASE”,指“蝴蝶事件”。幽灵可能是指小队,或者指蝴蝶事件中活下来的16鸽和45钢……
起偏器
指从自然光中获得偏振光的光学器件。常用的起偏器有:尼科尔棱镜,沃拉斯顿棱镜,偏光玻璃(偏振片)等等。显然这次活动终于进入了正题,忤逆新成员登场,或许进入潜艇基地的所有人都是偏振光。
光栅
由大量等宽等间距的平行狭缝构成的光学器件称为光栅。
任何具有空间周期性的衍射屏都可以叫做衍射光栅。
……
编不出来了,实在是没办法把这个标题和内容联系到一起()
波导管
波导是一根空心金属管,界面通常为矩形或者圆形。波导传输适用于微波范围。
在电磁学和通信工程中,波导可以指在它的端点间传递电磁波的任何线性结构。
“把半个基数打出去,我要每一个人都能回来”
列车炮将像波导管引导电磁波一样带着最后10%的人形安全撤退进入基地——如果不是岸防炮的话。
分束器
分束器是将一束光分成多束光的光学仪器。这里……既没有分头行动也没有分支选项。我感觉就是随便弄上去凑数的。
“来吧,让你们好好看看,碾死一只虫子有多么困难。”
扶我起来,我还能继续吹。这里是军方分出一只小队绕过防线抢夺岸防炮(强行解释)。
干涉仪
干涉仪是很广泛的一类实验技术的总称,其思想在于利用波的叠加性来获取波的相位信息,从而获得实验所关心的物理量。
AR小队与军方小队相遇交战,如同从分束器出来的两束光再次相遇必然会发生干涉(看我还圆回来了)。
真空管
玻璃瓶内部抽真空,以利于游离电子的流动,也可有效降低灯丝的氧化损耗。
小队和16哥的战斗。不明原因停止行动的铁血和涅托,被16哥入侵而沉入心智底层的45,她们停止思考而空洞的躯壳恰似被抽成真空的真空管(不通电限定)。
加速器
加速器是一种使带电粒子增加速度(动能)的装置,是用人工方法把带电粒子加速到较高能量的装置。
这一段以45视角详细描述了“蝴蝶事件”的发生过程。对于45来说,“蝴蝶事件”记忆就是加速器又亲手把40杀了一遍。于是在这个过程中45又获得了动能(挥舞的拳头获得了更高的速度,确信)。
狭缝
狭窄细长的缝隙。光在通过狭缝时会发生衍射现象(菲涅尔衍射、夫琅和费衍射)。
这里仅指代M4A1和军方小分队队长狭路相逢……
“你的性能的确很强悍,但是人类……不会输给人形!”
光谱仪
光谱仪又称分光仪,是将成分复杂的光分解为光谱线的科学仪器。它由一个入射狭缝,一个色散系统,一个成像系统和一个或多个出射狭缝组成。
不知道怎么编,下一个。
如果硬要说的话,就是铁血此时已经如同穿过光谱仪的光,四散分解。
检偏器
检偏器是由偏振片所组合而成的。通常一道自然光通过后改变其偏振态,变成椭圆或圆偏振。如果光被偏振化,可用另一个偏振片试验出来。在偏振光通过此检偏器时旋转检偏器,可以改变透射光的功率密度,借此判断是否得到了所需要的偏振光。
大概是为了照应开头的起偏器,与剧情无关。伊莱莎放弃对铁血的控制,铁血人形只得各奔东西保全性命。如果光谱仪是在说铁血的分解,那么通过了检偏器铁血偏振光,此时已经完成了自己的实验任务。
值得一提的是这段明示了破坏者、梦想家和UMP40、UMP45是同一型号。
极化终点
整体看又是不存在的名词,所以是指极化现象发展到了最强的状态?
极化(polarisation/polarization),指事物在一定条件下发生两极分化,使其性质相对于原来状态有所偏离的现象。
其实我一直没理解清楚极化是什么(上课不认真听课的后果)。试着按照自己的理解解释一下:原本处于中性的事物在外界作用下表现出与原来都不同且相互对立的两种性质。如原子中存在有带正电的原子核和带负电的电子,平时整体呈电中性。发生极化时,电子脱离原子核的束缚,表现出负电,原子核表现出正电,吸引其他带电粒子。
在这里发生极化的指的应该是图上两个人,显而易见上面的是M4,下面应该同样源自于露尼西亚。黑发可以排除伊莱莎,可能是丹德莱,也可能是涅托,还可能是新的涅托。也许极化终点还可以说成被16哥背刺的铁血们走到了终点。
图中上方小字“SHEABADONEDUS”。意思是“她抛弃了我们”,指M4拒绝接受异构体的链接?或者是那个一直在暗示又什么都不肯透露出来的秘密?
输入标题
这一章的名词全都超出了我的知识范围。查了下原来是化学名词。
首先需要了解一下什么是对映体:
互为实物与镜像而不可重叠的立体异构体,称为对映异构体(Enantiomer,简称为对映体),对映异构体都有旋光性,其中一个是左旋的,一个是右旋的,所以对映异构体又称为旋光异构体。
这个概念还是比较简单的,可以结合同分异构体(有相同分子式而有不同的原子排列的化合物。也即年冬活“异构体”来源)理解。
与之相关的概念:手性指一个物体不能与其镜像相重合。如我们的双手,左手与互成镜像的右手不重合。
化学专业的群友对“对映异构体”进行了解释
而本章名对映体过量指:
化合物样品的对映体组成可用术语“对映体过量(enantiomericexcess)”或“对映体过量百分率ee%”来描述。它表示一个对映体对另一个对映体的过量,通常用百分数表示。
游戏里对应的剧情是45回忆的后半段以及小队和忤逆的通话,小队周围是宕机的铁血单位和涅托。从前面我们可以把小队看做偏振光,那么铁血和涅托就是对映体?过量又是指什么呢?(理解完概念后已经没脑子继续分析了)
重结晶拆分
疑似合成词。
重结晶是将晶体溶于溶剂或熔融以后,又重新从溶液或熔体中结晶的过程。重结晶可以使不纯净的物质获得纯化,或使混合在一起的盐类彼此分离。
拆分应该是手性拆分的简称。所以从字面上理解,重结晶拆分指通过重结晶的方法获得手性分子。
对应剧情为过渡,小队逃出铁血和涅托的包围,继续寻找忤逆和安洁,第二段剧情是AR小队使用岸防炮拦截军方。感觉标题和剧情无关,但可能在暗示主线发展。比如为什么不让M4和伊莱莎的接触,还有丹德莱融合其他OGAS,以后会不会还需要进行重结晶拆分(清理缓存?)。
破碎偏振面
不存在的名词,甚至完全无法理解这个词是怎么凑出来的。
通常把包含电场振动方向的面称为偏振面。
结合剧情,如果把格里芬拦截军方的战场看做偏振面的话,那么破碎就是指格里芬被军方彻底击碎。
不对称诱导
不对称诱导,是立体化学名词,指在一个富手性的反应剂、化学试剂、催化物或环境的作用下,一个化学反应中的产物尽于某一种对映异构体或非对映异构体多于另一种。不对称诱导是不对称合成的一个重要元素。
格里芬剩余人形不足5%,军方部队远多于格里芬。从这方面看反应已经结束,或许叫不对称合成更合适。但是从另一方面,小公主接受丹德莱的指引继续前进,也许之前的一切都只是铺垫,现在所有的催化环境都已准备就绪,只差主角(M4)的入场,一次被人精心设计的实验终于开始进行。
光学异构体
光学异构体=旋光异构体=对映异构体=对映体。参考上文对映体过量部分。
指具有相同分子式的化合物中,由于原子在空间配置不同而引起的相互对映的同分异构现象。
结论
现在重新整理一下冬活前三章实验流程(括号内为实验材料关卡主角):
经过启辉器(格里芬)预热,非偏光源发出的光由于直进性(格里芬)沿着临界角(小队)从折射点(AR小队)进入反射面(格里芬)发生了全内反射(AR小队)。等待以正弦曲线(格里芬)发送的信号再由可逆性(格里芬)返回余弦信号(格里芬)再继续。
于是自然光通过了起偏器(小队),再经过光栅(小队)衍射,穿过真空管(小队),等待带电粒子在加速器(小队)加速,进入了波导管(格里芬),在分束器(格里芬)分裂,又在干涉仪(AR小队)产生干涉,经过狭缝(AR小队)再次衍射,在光谱仪(AR小队)分离成分,最后于检偏器(AR小队)检测是否获得所需的偏振光。
测出后续实验用到的化合物的对映体过量(小队),准备进行重结晶拆分(小队、AR小队),不幸此时破碎偏振面(格里芬)。好在一切早已料到,不对称诱导(格里芬)需要的实验环境已准备就绪,准备向其中加入光学异构体(AR小队)。
整个实验场地异常混乱,实验设计糟糕透顶,实验过程不忍直视。但是只要能达到实验目的,证明其可行性,就能骗到更多经费。
总体来看偏振光只是一个线索,重点仍然是异构体,偏振光只是用来检测对映异构体的手段。根据不对称诱导看,本次活动的最终目的可能是通过不对称合成获得手性分子。
为了得到同一物质中的其中一种手性分子,我们就需要采取特定的合成方法,这种方法就是不对称合成。
手性分子最大的特点在于它的光学活性,它可以使通过它的偏振光发生一定角度的偏转,就是我们通常意义上的旋光性。
考虑到手性分子和异构体的关系,塔林的废弃异构体应该是不满足合成手性分子条件的成果。废弃异构体、M4、伊莱莎、涅托,都和露尼西亚有着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或许她们最终都是为了成为一个与人类无异的露尼西亚?这就是威廉想要获得的手性分子吗?顺便一提,设定集2中写到露尼西亚是莱柯和帕斯卡大学时所在研究所所长的女儿的名字。更多牵扯到设定集里的细节已经有大佬进行过分析解读,此处暂且略过。涅托口中的父亲大人,加上面包房少女中威廉仍然活着并且露尼西亚同样反复出现,可以作出大胆假设:威廉就是研究所的所长,因为自己女儿在战争中死去而试图借助遗迹科技将其复活,不过与其说是复活更像是制造一个替代品。
裂变链接第四章无尽的链接
裂变链接第三章认知裂变
最终会是一个看起来像露尼西亚,思考、行动方式和露尼西亚一样,甚至可能记忆也一样,但是包含有遗迹生物遗传信息,由血肉和机械构成,使用OGAS协议通信的合成人。
当然这样假设也有不少漏洞(只是这样一路猜下来很爽),比如露尼西亚经常找莱柯和帕斯卡聊天,如果威廉就是所长,帕斯卡不可能会没见过他的样子。
裂变链接第三章认知裂变
不知不觉又扯了老远,偏振光代表了什么,对映体代表了什么,是否还有更深层的含义,现在还没办法下结论。本来还想再分析一下偏振光,但是总觉得太牵强,再加上已经有大佬进行了更加完善的分析,就只从物理上进行补充。
偏振与极化虽然在英文中是同一个词polarization,但是极化光是一个不太严谨的称呼。这个称呼是由于最初的发现者认为光是由一些像磁铁那样有南北极的粒子组成的,然而并不存在这样的粒子。另外极化光与极光虽然仅一字之差,但两者没有任何关系。
以上就是本文全部内容,因本人能力有限且经常脑补过度,如有错误希望各位指挥官指正。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