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1??建构主义的发展观
1.心理发展的实质
皮亚杰的理论核心是“发生认知论”。皮亚杰认为,人的知识来源于动作,动作是感知的源泉和思维的基础。儿童心理发展的实质和原因就是主体通过动作完成对客体的适应。适应分为两种不同的类型:同化和顺应。
2.图式、同化、顺应与平衡
(1)图式。图式是指人在认识周围世界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独特的认知结构。
(2)同化。同化是指在有机体面对一个新的刺激情境时,把刺激整合到已有的图式或认知结构中。
(3)顺应。顺应是指当有机体不能利用原有图式接受和解释新刺激时,其认知结构发生改变来适应刺激的影响。
(4)平衡。平衡是指同化和顺应之间的“均衡”
2??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皮亚杰将个体的认知发展分为四个阶段:
感知运动阶段(0~2岁)
前运算阶段(2~岁)
具体运算阶段(7~11岁)
形式运算阶段(11岁~成人)
1.感知运动阶段的特征:
(1)感觉和动作的分化;
(2)“客体永久性”的形成;
(3)问题解决能力开始得到发展;
(4)延迟模仿的产生。
2.前运算阶段的特征:
(1)早期的信号功能;
(2)自我中心性(中心化);
(3)不可逆运算;
(4)不能够推断事实;
(5)泛灵论;
(6)不合逻辑的推理;
(7)不能理顺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8)认知活动具有具体性,还不能进行抽象的思维运算。
3.具体运算阶段的特征:
(1)去自我中心性(去中心化);
(2)可逆性;
(3)守恒;
(4)分类;
(5)序列化。
4.形式运算阶段的特征:
(1)命题之间的关系;
(2)假设—演绎推理;
(3)类比推理;
(4)抽象逻辑思维;
(5)可逆与补偿;
(6)反思能力;
(7)思维的灵活性;
(8)形式运算思维的逐渐发展。
3??影响发展的因素
成熟、练习和经验(自然经验)、社会性经验、平衡
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
1??“文化-历史”发展理论的基本观点
维果斯基强调社会文化在认知发展中的作用
2??心理发展的实质与“内化说”
维果斯基提出心理发展的实质是在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个体在低级心理机能的基础上逐渐向高级心理机能转化的过程。
3??最近发展区的概念
维果斯基认为,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
一是儿童的现有水平,即由一定的已经完成的发展系统所形成的儿童心理机能的发展水平;
二是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
4??“教学应该走在发展的前面”
包含的两层含义:
1.教学在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它决定着儿童的发展,决定着发展的内容、水平、速度及智力活动的特点。
2.教学创造着最近发展区。教学应适应学生的现有水平,但更重要的是要发挥教学对发展的主导作用。
5??适时辅导学生是教学的必由之路
教学支架的应用
为促进教学发展,维果斯基认为教师可采用教学支架,进行支架式教学,即在学生试图解决超出当前知识水平的问题时给予支持和指导,帮助其顺利通过最近发展区,使之最终能够独立完成任务。
辽宁教师招聘笔试精讲班(5.18-6.2)
两人团报特惠价元/人
报名启峰教育任意线下课程
本期网课免费学
课程详情
课程咨询
宋老师
安老师
启峰教育沈阳总部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