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村,时至今日依然流传下来一些非常经典而通俗易懂的歇后语与谚语,它们有些适合用于农耕生产方面,有些适合用于人情世故方面,有些则适合于教养后人如何为人处事。
像农村老人们口中经常说的这样一句话“子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你知道它说的是什么意思吗?接下来小编就为大家来说一说。
这句话与其它一些不知源于哪个朝代的乡言俚语有所不同,它已知的来源明确地出自宋人,至今已经流传了几百年的历史。想必不管是城市里面、还是生活于偏僻的乡村,甚至中国的每一个角落,再没有上过学的人都听过它,这就是教化的力量。历经数个朝代,一直走到了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这句格言依然在一辈又一辈的中国人的成长过程当中起着深刻的影响作用,它关乎的是一种中国的传统道德与价值观,讲的是做人千万不要忘记了自己的来处,要孝敬自己的长辈,要爱自己的家庭。其实说白了,就是教育大家做人不要忘本!
儿不嫌母丑,这句话,就字面上来理解,其实不难。做为儿女,没有为自己选择出生、原生家庭与父母的权利。不是你可以决定自己的出生,而是由于父母你才可以降生于人世,这是一种不可逆性的选择。而从呱呱坠地开始,母亲含辛菇苦地将孩子拉扯长大,付出了无数的心血与牺牲,当孩子长成之时,母亲青春耗尽,白发丛生,自然已不复当年妙龄之时的容貌。只要是一个有良心的孩子,就不会嫌弃自己的母亲又老又丑,上不了台面给自己丢人。可是就现在的现状来说,就是有一些人长大之后会嫌弃自己的出身,嫌弃自己的母亲,有些母亲不远万里只为给自己在城市里面读大学的儿女送点哪怕是自己亲手做的土特产,也会被生怕被外人看到知道自己有个这样“不入流”的母亲的孩子给赶走,实在是太没有人性了。
狗不嫌家贫。说到动物里面最通人性又最忠诚的就是狗了。乡村人家里面有一句这样的家训就是“再穷不卖看家狗”,因为狗只要是生活在你家,就是再穷,穷到三餐不继,没有东西给它吃饱肚皮,它也不会离你而去,终身帮你看家护院,比某些人类还要忠诚讲义气得多。我们常常会看到这样的新闻:主人去世,他生前最疼爱的狗狗会不吃不喝地趴在坟前流泪,任凭旁人如何驱赶也不离开,直到去世……。对于人来说,狗只是他们身边许多重要的人与物当中的一个而已,可对于狗来说,自己的主人与它的家庭,就是它这一生的全部,从出生到死亡,守护这个家与这个家庭的成员就是它的全部责任。
人讲“德”,狗亦有“格”,在这里将人与狗对等起来完全没有半点贬义的成分,反而突显了做人做事应该遵循的一种最根本、最起码的道德准则。倘若无法做到,那么这个人真的比狗之类的兽生还不如了。
热门文章推荐
⊙人生的十大忌,千万不能犯!
⊙“泰山石敢当”有何寓意?
⊙老祖宗留下的能治百病的秘方,最好背下来!
⊙消失年的老人言,真正的民间智慧!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