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德州日报
□本报记者滕璐本报通讯员张潇然侯进 “快,开通绿色通道,这是急症脑梗患者,直接送入介入中心!”5月25日,医院神经内科启动绿色通道,及时救治了一位66岁脑梗死患者。因快速取栓、抢救及时、手术顺利,患者仅两天时间便康复出院。 5年前,李先生就曾因脑梗住过院,并留下了吞咽功能障碍、言语不利的后遗症,因此家属照顾时格外留心。入夏以来,李先生经常感到眩晕乏力,医院接受治疗。5月25日下午,他的左侧肢体突然就不能动了,并且伴有意识不清、口眼歪斜等症状,颅脑CT显示,脑内多发软化灶、缺血灶,说明脑梗再次发作。为进一步治疗,下午3点,他被转院至医院。 快速询问病情,结合影像学检查结果,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刘明辉诊断,患者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也就是常说的脑血栓、脑梗死,大脑的血管被血栓“堵住了”。想要让血管重新畅通,需要尽快手术,将血栓取出,若再延误,有可能因大面积脑血管堵塞而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时间就是生命。来不及办理住院手续,医院立即启动脑卒中急救绿色通道,将患者直接送往介入中心。刘明辉快速制定手术方案及介入策略,即刻手术。1小时后,顺利取出4块血栓,血管完全再通,其中最大的一块血栓长度超1厘米。术后,患者即刻清醒,恢复了神志,肢体活动自如,2天后便顺利康复出院。 对于脑梗死的救治,“快”是关键,因为大脑缺血对神经细胞的损害将是不可逆的。在这场生死营救中,家属送医及时、签字果断,医生处置得当、取栓迅速,为抢救生命争取了时间。 “每年,医院都接诊数百位脑卒中患者,很多就医不及时的患者会留下言语不清、肢体无力等后遗症,甚至失去生命,令人惋惜。”刘明辉提醒,急性脑梗的常见症状为言语不清、口角歪斜、肢体偏瘫、偏身感觉障碍、步态不稳等。一旦出现以上症状,不建议自行服用药物或在家等待,应立即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以免延误最佳抢救时机。 作为山东省“卒中防治中心”单位,近年来,医院卒中中心整合多学科医疗资源,规范就诊流程,开通绿色通道,不断提高卒中救治能力。“医院今后也将积极开展卒中识别与救治宣教,加强群众卒中防治意识,为德州卒中患者生命健康护航。”刘明辉说。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