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可逆性脑卒中治疗专科医院 >> 可逆性脑卒中饮食 >> 真题再现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

真题再现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

 

北京哪里能治愈白癜风 htt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教育心理学

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

一、单项选择题1.“人逢喜事精神爽”的情绪状态属于()。A.激情B.心境C.应激D.热情2.世界上第一个标准化智力测验量表是()。A.斯坦福一比纳量表B.比纳-西蒙量表C.韦克斯勒成人智力量表D.韦氏幼儿智力量表3.情绪和情感产生的基础是()。A.行动B.需要C.动机D.诱因4.某儿童认知结构中已经具有抽象概念,思维可以逆转。按照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该儿童此时的认知发展处于()。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5.提出“良好的教学应走在发展的前面”这一著名论断的是()。A.布鲁纳B.赞可夫C.维果斯基D.巴班斯基6.针对课堂上开小差的同学,教师故意把讲课音量突然提高,这是为了引起他们的()。A.有意注意B.无意注意C.有意后注意D.无意后注意7.两小无猜的时代,一根竹子、一张长凳就可以是一匹骏马,这是个体认知发展到()能做到的事情。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8.皮亚杰认为认知的本质是()。A.学习B.模仿C.强化D.适应9.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认为()的儿童是属于形式运算阶段。A.0~2岁B.2~7岁C.7~11岁D.11~15岁10.智力的个体差异并不体现在()上。A.发展水平的差异B.发展类型的差异C.发展早晚的差异D.各民族的差异11.用科学的方法编制智力测验的第一人是法国心理学家()。A.西蒙B.比纳C.瑞文D.斯坦福12.在对事物的知觉中,需要有以往经验、知识为基础的理解,以便对知觉的对象做出最佳解释,说明知觉的这一特性叫()。A.知觉的理解性B.知觉的选择性C.知觉的恒常性D.知觉的整体性13.()也称储存。指已编码的信息,必须在头脑中得到保存,在一定时间后,才能被提取。A.保持B.编码C.提取D.记忆14.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认为儿童人格发展的每一阶段都有一种冲突和矛盾所决定的发展危机。比如12~18岁阶段的危机冲突是()。A.勤奋感对自卑感B.主动感对内疚感C.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D.自主感对羞耻感15.(论述题)某校王老师,年开始从事初中数学教学,由于教学得法,深得同事和学生的好评。年由于工作需要,王老师开始从事小学数学教学,由于教学对象和内容发生了变化,王老师感觉自己的教学有点力不从心,教学效果不明显。为此,王老师本人感到非常困惑。请根据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论述王老师产生教学困惑的原因及解决困惑的对策。16.(案例分析题)近年来,校园安全事故频繁发生,学生伤害老师事件已经引起社会广泛热议。年9月14日,江西抚州临川区某重点中学某老师被异地求学的高三学生雷某杀害,案发前日,雷某课间玩手机时被该班主任强行带走,并要求雷某通知其家长来校。第二天,雷某进入该老师办公室将其割喉致死。案发后,犯罪嫌疑人雷某潜逃至上海浦东后向警方自首。雷某告诉民警,他跟该老师没有任何个人恩怨,就是适应不了该老师的教学方式和管理方式。另据报道,年4月15日晚,安徽蒙城县某初中发生5名男学生群殴英语老师事件。现场视频显示,当晚,蒙城县某中学英语马老师给九(1)班寄宿学生上辅导课时,因收发试卷不当与学生戴某发生冲突,进而引发该班学生戴某和其他4名同学对该老师拳打脚踢进行群殴。期间,无一学生上前劝阻,且有不少学生围观起哄。4月21日,涉事的5名学生向马老师当面承认错误并赔礼道歉,马老师也进行了自我检讨并向学生道歉,双方互相达成谅解。请依据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分析案例中学生群殴、杀害教师的原因。1.B“人逢喜事精神爽”体现了心境的弥散性。2.B世界上第一个标准化智力测验量表是比纳-西蒙量表。3.B情绪与情感是指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主观态度体验,需要是情绪、情感产生的基础。4.C具体运算阶段的儿童的认知结构中已经具有了抽象概念,思维具有可逆性。5.C“良好的教学应走在发展前面”是维果斯基的著名论断。6.A本题考查有意注意。有意注意又称随意注意,是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题干中老师是为了让开小差的学生认真听课,听课是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所以选有意注意。7.B前运算(2—7岁)阶段的儿童凭借表象来进行思维,并开始使用符号来表现和理解环境中的事物。如在游戏活动中,儿童开始表现出想象力,能够进行一些象征性游戏(骑着竹竿当马)。8.D皮亚杰认为,认知起源于主体的动作,认知的本质就是适应,即儿童的认知是在已有图式的基础上,通过同化、顺应达到平衡,不断从低级向高级发展。9.D皮亚杰把认知发展分为四个阶段:(1)感知运动阶段(0~2岁);(2)前运算阶段(2~7岁);(3)具体运算阶段(7~11岁);(4)形式运算阶段(11~15岁)。10.D智力的个体差异主要体现在发展水平的差异、发展早晚的差异、发展类型的差异。故此题选D。11.B用科学的方法编制智力测验的第一人是法国心理学家比纳。12.A本题考查知觉的理解性。知觉的理解性是指人以知识经验为基础对感知的事物进行加工处理,并用语词加以概括赋予说明的加工过程。13.A本题考查保持的定义。保持是指已经获得的知识经验在头脑中得到保留和巩固的过程。14.C埃里克森认为12~18岁阶段的青少年主要发展自我同一性,因此遇到的危机冲突是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5.答:王老师产生教学困惑的原因是他没有遵循认知发展的规律来组织教学。(1)皮亚杰根据认知发展的标准提出认知发展理论,他将婴儿至青春期的认知心理发展分为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四个阶段。(2)初中生处于形式运算阶段。这一时期的学生超越对具体的可感觉事物的依赖,使形式从内容中解脱出来,并具备以下思维能力:处理命题之间关系的能力;进行假设—演绎的思维能力;抽象逻辑思维接近成人水平;具有系统思维,思维的灵活性提高。很明显,王老师了解此阶段的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能够根据他们的认知发展来组织教学,所以教学得心应手。(结合实际举例)(3)而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具体运算阶段,他们的认知结构中具备抽象概念,能够进行简单逻辑推理,能够凭借具体事物或从具体事物中获得的表象进行逻辑思维。(结合实际举例)综上所述,明显王老师并不了解此阶段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仍然用教中学生的方法来教小学生,所以才导致困惑。解决困惑的对策:针对于学生认知发展老师应该做到如下几点:(1)了解学生的认知发展与学习准备。学生的已有准备状态是新的教学出发点,根据学生原有的准备状态进行教学,就是教学的准备性原则。(结合实际举例)(2)教学要适应学生认知发展的水平。对小学生要根据其认知发展的具体、直觉水平进行教学,对中学生要根据其认知发展抽象水平占优势的特点进行教学。(结合实际举例)(3)教学要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促进儿童由最近发展区水平向独立的解决问题水平的转化。(结合实际举例)总而言之,教师应该针对于学生发展情况进行教学。16.答:埃里克森把人的人格发展分成八个阶段,每个阶段的个体发展中都有一个紧要的亟待解决的普遍性的心理和社会矛盾。每一阶段的危机都是一个“转折点”。埃里克森认为在青少年期(12~18岁)的核心任务是建立同一性,克服角色混乱。青少年如果能够综合多种因素的影响,认清自己,就会形成积极健康的人生理想,获得自我同一性。否则,就会造成角色混乱,导致暴力和攻击现象。例如材料中,群殴、杀害教师的青少年正是建立自我同一性的关键时期,不恰当的环境和教育、管理方式导致学生产生混乱,没有建立良好的自我同一性。青少年正处在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作为学校老师应该正确引导学生认识自己,综合多方面因素的积极影响,形成正确的人生理想。

小编推荐阅读

主科专业好差,要不要换个小专业来考?

-10-17

写给已上岸老师的一封信,上岸不是终点,是起点

-10-09

为什么说21年是教师招聘考试最难考的一年?

-10-05

为什么说21年是教师招聘考试最难考的一年(中)?

-10-06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soakf.com/wadwh/1992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