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又叫脑中风,其具有高发病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的特点。目前,这种疾病已经呈年轻化趋势,不再是老年人的“专利”,临床上30-40岁发生脑卒中的中青年人已屡见不鲜。专家提醒,民众应学习脑卒中常识,一旦发病,需在黄金治疗时间4.5小时内及时送医治疗。
近日,39岁的李先生在办公室突然倒地、右侧半边身体麻木。同事发现后,紧急将医院脑卒中中心。经检查,诊断为急性脑梗死,属于脑卒中的一种类型。据李先生妻子介绍,李先生是企业营销人员,长期应酬不断,而且常常醉酒回家,近几年还长胖了25斤。
医院脑卒中科室接诊的患者中,常有中青年患者主诉常感头晕头痛,肢体麻木,偶尔有眼前黑蒙的现象。“其实,这就是脑卒中的‘蛛丝马迹’。一旦经常出现类似情况,很有可能就是发生脑卒中的前兆,医院做检查。
抽烟喝酒、高脂肪饮食是诱因
最近几年患脑卒中的中青年较多,究其原因,主要是吸烟、饮酒、饮食过咸过甜、多吃肉类高脂肪饮食等方面有关。科室还曾接诊过一位更年轻的、只有28岁的脑梗死患者,平时爱抽烟喝酒吃大餐,发病前和朋友出去玩很劳累,回家又打了半夜麻将,喝了一顿酒,睡觉时感觉剧烈头痛、手脚麻木,到医院检查发现是脑卒中。
长期吸烟和大量饮酒的人,会促使血小板聚集和黏附于动脉血管壁上,久而久之形成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冠心病、高血压,大量饮酒和高脂肪饮食导致人体血脂代谢异常、糖尿病的发生,这些都是脑卒中的高危因素。
冬春季节,“降温”时加强防备
“近期因脑卒中住院的患者明显增长,老年人、中青年都有。”冬春季节是脑卒中高发的季节,中老年人特别是有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疾病以及发生过脑卒中的的各年龄段人群尤须警惕。
41岁的徐女士平时身体还不错,就是喜欢吃肉,有高血压病史。前几天天气骤变时的一天穿着单衣出门办事,突然发生说话不利索,连家属的名字也叫不连贯了,家属医院,确诊为急性脑梗死,经医护人员与其家属密切沟通,医院迅速开通脑卒中救治绿色通道,对徐女士进行了静脉溶栓治疗,所幸没有留下任何后遗症。
冬春季节气温易多变,为调节正常体温,人体去甲肾上腺素分泌增加,使得血管收缩强烈,血压升高,缺血性和出血性脑卒中都容易引发。另外,秋冬季节气候干燥,人体水分消耗较多,容易导致血液粘稠度增高、血流缓慢,血小板容易在血管壁沉积,引起脑血栓形成。
因此,秋冬季节要注意保暖,减少寒冷天气的室外活动,加强对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心脏病等基础疾病的管理。尤其要坚持监测血压,当发现血压偏高时,要及时咨询医生并做相应处理。
把握4.5小时溶栓治疗“时间窗”
“对于脑卒中患者来说,时间就是大脑,时间就是生命。发现脑卒中应及早送医,专科诊治!”一旦出现突然发生的剧烈头痛、恶心呕吐、神志不清、肢体麻木、失语、吞咽困难等症状,家属就须立即拨打急救电话,紧急将医院救治。
一旦患了脑卒中或疑似脑卒中,就要争分夺秒抢救。正常脑组织在缺血3小时后可能出现不可逆变化,6小时后缺血脑细胞出现坏死,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黄金治疗时间约为4.5个小时,也就是溶栓治疗“时间窗”,在溶栓医院并得到治疗,可在在脑细胞没有完全梗死之前,恢复供血供氧,恢复功能。
预防脑卒中从幼年良好生活习惯开始
脑卒中的预防,平时要以改变不良生活方式为基础,控制高血压,防治糖尿病,戒烟限酒,保持情绪平稳,保持大便通畅,饮水充足,坚持体育运动,饮食清淡,注意气候变化,定期进行健康体检。
已发生过脑卒中患者还要坚持规律服药,谨防复发。要注意的是,预防脑卒中要从幼年开始,因为动脉硬化的病理改变往往从幼儿时期就已开始,并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加重。
因此从幼年开始,就要适当控制高胆固醇及高糖食品的摄入,多吃蔬菜与水果,养成不偏食、不过量的饮食习惯,积极参加多种体育活动,良好的生活习惯将使人终身受益,远离脑卒中等疾病。
因此,冬春季节要注意保暖,减少寒冷天气的室外活动,加强对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心脏病等基础疾病的管理。尤其要坚持监测血压,当发现血压偏高时,要及时咨询医生并做相应处理。
医院脑卒中中心开展40岁以上人群免费体检活动,检查内容包括:心电图、血糖、血压,高危人群免费检查血脂、颈部血管彩超、血同型半胱氨酸等价值共为元的免费体检套餐。时间:每周二、周四全天(法定节假日除外)。地点:医院门诊楼1楼房间脑卒中免费筛查门诊。预约-95。(每周二,周四上午开展免费卒中筛查活动。需要提前电话预约或到卒中筛查门诊预约)。
每周五下午三点开展健康大讲堂活动,为广大市民普及健康教育知识,及脑血管病的护理知识。地点:医院新病房楼10楼阳光房。
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