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疾病所需药品在药店的销售比重一直都很高。其要求较高的专业知识,但能够为门店沉淀忠实的客户。因为这类患者病程长、用药需求大,如我们一线销售人员能够满足这一需求,一定对门店的业绩和患者的忠诚度、用药依丛性有很大提高。接下来我们一起认识一下心血管疾病之高血压。
高血压的定义
《中国高血压防治提南》将高血压定义为:未服抗高血压药情况下,收缩压大于等于mmHg和(或)舒张压大于等于90mmHg。患者既往有高血压史,当前正在服用抗高血压药,血压虽然低于mmHg亦应诊断为高血压。
(byPOP职业讲师张亮)
病因和发病机理
1、遗传。本病发病有较明显的家族聚集性,双亲均有高血压的正常血压子女以后发生高血压的比例亦高。
2、精神、神经作用。在外因的刺激下,长期的精神紧张、焦虑、烦躁等影响皮下中枢的功能从而导致高血压产生。
3、肾素-血管紧张素失调。系列反应影响心、肾、中枢和自主神经系统,从而使水滞留和周围血管收缩,最终产生高血压。
4、钠过多。钠过多后使细胞外液量增加,引起心排血量增高;小动脉壁的含水量增高,引起外周阻力的增高。
5、胰岛素抵抗。部分患者空腹胰岛素水平高于正常,存在胰岛素抵抗,增加肾脏对水、钠的重吸收。
高血压的诊断
根据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可确诊高血压。诊断内容应包括三方面内容:确定血压水平及高血压分级;无合并其他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判断高血压的原因,明确有无继发性高血压;评估心、脑、肾等靶器官情况;判断患者出现心血管事件的危险程度。
临床上高血压可分为两类:
1.原发性高血压
是一种以血压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而病因尚未明确的独立疾病,占所有高血压患者的90%以上。
2.继发性高血压
又称为症状性高血压,在这类疾病中病因明确,高血压仅是该种疾病的临床表现之一,血压可暂时性或持久性升高。
高血压的治疗原则和目标
治疗原则
高血压治疗包括非药物治疗和药物治疗两种方法,大多数患者需要长期、甚至终身坚持治疗。
高血压是一种以动脉血压持续升高为特征的进行性“心血管综合征”,需要进行综合性治疗。
定期测量血压,提高自身依从性,坚持长期平稳有效的控制血压。
目标
《中国高血压防治提南》设定了基本目标和标准目标:
标准目标:对检出的高血压患者,在非药物治疗的基础上,使用本指南推荐的起始与维持抗高血压药物,特别是那些每日1次使用能够控制24小时血压的降压药物,使血压达到治疗目标,同时,控制其他的可逆性危险因素,并对检出的亚临床靶器官损害和临床疾病进行有效干预。
基本目标:对检出的高血压患者,在非药物治疗的基础上,使用国家食品与药品监督管理局审核批准的任何安全有效的抗高血压药物,包括短效药物每日2-3次使用,使血压达到治疗目标,同时,尽可能控制其它的可逆性危险因素,并对检出的亚临床靶器官损害和临床疾病进行有效干预。
降压目标:一般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目标为小于/90mmHg;65岁以上老年人的血压控制目标为小于/90mmHg。
高血压的用药及预防
应根据患者的危险因素、靶器官损害及合并临床疾病的情况,选择单一用药或联合用药。具体应遵循4项原则,即小剂量开始,优先选择长效制剂,联合用药及个体化。
1)小剂量:应当从有效的最小剂量开始,根据病情需要,逐步增加剂量。
2)首选长效制剂:使用半衰期24小时以及以上、每日一次服药能够控制24小时的血压药物。服用方便,患者依从性好。
3)联合用药:原则上2级以上高血压为达到目标血压,常需随着合用药,或用小剂量的复方制剂。
4)个体化用药:有条件的患者可以通过基因检测技术,直接确定适合自身的药品,降低耐受性。
降压药物种类:①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②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③钙通道阻滞剂。④β受体阻滞剂。⑤利尿药。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小伙伴们可以把这一类别的药物称为“普利家族”,其作用机制是抑制血管紧张素转化酶阻断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而发挥降压作用。
那这类产品那么多,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到底如何专业的给患者推荐呢?
鉴于此,我给小伙伴们总结一张表,表中会把各产品的禁忌和特点说明:
“普利家族”(ACEI)小结:
优势:高血压的治疗不仅在于降低血压本身,而且对心、脑、肾等靶器官的保护也很重要。普利系统与其它降压药物比较,可能有独特的肾脏保作用。
对于高血压并发糖尿病为首选降压药物,可以缓解本类患者肾功能减退及视网膜病变的进程。
在心脏方面是目前公认有效治疗心力衰竭的一类药物,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有效药物。
劣势:服用“普利家族”药物导致咳嗽是这类药物共同的不良反应。
伙伴们,小结部分内容可是联合用药提升客单的理论依据哟!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
同样的,为了方便小伙伴们记住,这类药物我们可以称为“沙坦家族”。其作用机制有点复杂,但是用一句话记一下:通过阻断血管紧张素受体而发挥的降压作用。
药店常见的药物和各药物的禁忌以及特点同样用表呈现给大家:
“沙坦家族”用药(ARB)小结:
优势:高血压是引起脑卒中的重要危险因素,本类药物能显著降低心脏及脑卒中发生率。被国内外指南推荐为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首选药物之一。“沙坦”系统中的缬沙坦也是唯一被证实对心肌梗死患者心脏有保护功能的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
“沙坦家族”无明显劣势,但是本类药物不能与“普利家族”合用,受益不多,还有可能增加不良反应的可能。
伙伴们,2-3周达到降压效果提示我们什么?
没错,疗程用药!
钙通道阻滞剂
钙通道阻滞剂主要是能过阻断血管平滑肌细胞上的钙离子通道,发挥扩张血管、降低血压的作用。这类药物我们便于好记可以称呼为“地平家族”。
同样,小编,上表...
“地平家族”用药(CCB)小结:
优势:钙通道阻滞剂有效而及时的控制血压,还可用于心绞痛的治疗,并且有较好的耐受性。对改善冠状动脉血流有益,有效预防脑卒中。特别是第三代氨氯地平和拉西地平,其本身具有长效作用。
劣势:本类药品特别第一、二代产品不良反应相对较多。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时应避免使用。
β受体阻滞剂
这类药物在治疗高血压时作用机制是阻断β受体减慢心率,降低心肌收缩力,降低心排出量从而起到降血压的作用。具备这样机制的降压药我们简称为“洛尔”家族。
这一家族相对来说复杂一些,都说把复杂的事简单化是本事,看来体现本事的时候到了“待我冲上前去,将他整理清清楚楚”。(景琦来了...)
“洛尔家族”用药小结:
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是第一代,其产生不良反应大,且药物之间相互作用广泛,通常不作为首选。
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是第二代,在常规剂量下,降压效果好,不良反应小,降低脑卒中及心血管病死率。
a、β受体阻滞剂是第三代,是最常用也是最重要的降压药。
利尿降压药
通过利钠排水,降低高血容量负荷发挥降压作用。在药店常用的这类药物主要是氢氯噻嗪和吲达帕胺以及布美他尼、螺内酯、氨苯蝶啶。
利尿降压药小结:
利尿药不再是首选降压药。
利尿药是比较理想的降压解决方案中的联合用药。
还是最最最最最最后的总结:
都说感觉知识复杂一定不专业,专业之后便简单。对于高血压,简而言之:心血管系统有足够的血液充盈是形成动脉血压的首要条件;次之是循环系统容积的大小。
如果血量增多或容积变小那么血压就会高,同理,相反的条件血压就会低。所以降低血压选择药物时要么降低血量,要么增大容积。
降低血量的药物多是各类利尿药。
增大容积的是另外四类药物。(普利、地平、沙坦、洛尔四大家族)
OK,把上面所有内容搞定,心血管疾病之高血压的用药基本不会存在问题了。相关专业知识参考了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药物比较与临床合理选择》
感谢前辈们的付出,如果小伙伴们看了有帮助的话,再下面点留言撩我一下,不胜感激!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