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尔特·本雅明曾说过:“每一种形式的艺术在其发展史上都经历过关键时刻,而只有在新技术的改变之下才能获得成效。”
新媒体艺术是数字技术与艺术创作的融合,也是科学技术与艺术形态之间的融合,融合艺术与科技进步的创新。新媒体艺术从声、光、电、数字媒体技术的基础上出发,寻求综合的艺术再现形式,借助崭新的艺术形式来求突破,从而以多元化的语言展现技术所包含的精神本质。“新媒体创作实践与研究”课程授课对象为18级数字媒体技术(工科生),课程用时4周,共计48个学时,在讲授新媒体艺术基本知识理论基础上,通过新媒体装置艺术、新媒体影像艺术作品的创作方法和常用的技术手段与材料学习,开展了新媒体艺术作品创作设计和制作的教学实践活动,并对运用到的相关计算机软件进行了辅助学习,力主使学生的创意通过现有的技术手段较好地呈现出来,体现新技术条件下的美的追求和审美体验。课程的最后作业以科技和未来为主题,结合佛山城市文脉、城市夜游经济与公共空间文化艺术的需要,为佛山市灯光节或佛山市的公共空间设计可长期展览的新媒体艺术作品,并以设计方案的形式呈现,充分检验学生学习与实践的成效。
——任课教师:尤梵舟
小组成员:宁伟洲、冼思余、刘荣尚、叶智炫、邓伟聪、李鸿、张艺婵方案一:《佛·像》作品类型:新媒体艺术装置+沉浸式空间作品概念及说明:每个人对世界事物有着各种思绪,想要追求完美的德行和伟大的智慧,而对于那些生活在人们编造神话里的神明们的情感更是不可感受。探寻“神”的思想,一点点揭开“神”的面纱是人类从诞生开始就孜孜不倦在做的事情。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自以为拥有理解“神”的力量。当人给“神”接入脑机接口,窥探“神”的思想情绪,会看到什么?球形阵列屏幕内是一个沉浸式空间,观众可以进入观看插有脑机接口的“佛像”与球形阵列屏幕中的影像。方案二:《未来之径》作品类型:Mapping作品概念及说明:“真理之川从他的错误之沟渠中通过。”人类的发展宛如摸着石头过河,纵使其中苦难重重,纵使途中伤痕累累,我们依旧前进着,因为我们知道不断尝试,不断判断才造就五彩斑斓的现在。而在路途中,我们要通过什么来判断哪条路才是人类未来的道路?随着时代的变化,人类判断的方式正在迅速演变,在过去,我们由于认知的限制,人们普遍相信超自然力量的存在。指导行为的,是一种“冥冥中”的天意。随着科技进步,人们逐渐走出宿命论和神定论的限制。而且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机械和数据的判断已经比人为更接近客观,此情此景下,人类要如何定义未来?这条未来之径或许能带来不同的思考。作品在桥梁上设立贴有全息镜像膜的顶棚,投影仪对顶棚进行投影,影像会反射到桥面上,对影像本身进行解构,形成新的影像。小组成员:林晓筠、陈心晴、黎艺怡、梁晓晴、梁子欣、刘琪方案一:《时间,生命,结束,开始》作品类型:新媒体灯光装置作品概念及说明:DNA是生命的组成,在一代又一代的生命中延续。其形正如沙漏,蕴藏着时间的痕迹;时间是生命的沙漏,待沙漏中最后一颗沙粒落下,生命结束;沙漏倒转,亦是新生命的开始。装置的主体参照DNA的造型,象征着生命;其形恰似沙漏,象征着时间的不可逆性和生命的循环性;亦如阶梯,象征着生命的发展。四周散落的圆球,如同从沙漏中逃离的时间颗粒,它们打破了时间流动和生命发展的规律;而装置底部的时间之轮依旧在转动,生命可以脱离时间吗?如果可以,它们又将去往何方?这是结束,亦或是新的开始?
方案二:《双生》作品类型:沉浸式空间作品概念及说明:作品整体由两个大型蝴蝶茧构成,两个茧由红色丝线连接着,暗含双生之意。通过双生蝴蝶初生命运的对比来引起人们对男女平权的重视。其中一个代表受束缚的女性,即使有那么多封条缠绕,她也想飞出去看看外面世界的这份坚强。小组成员:杨宗烨、胡振华、周炜、欧鑫源、何晓钗、吴海敏方案一:《海底隧道》作品类型:沉浸式空间作品概念及说明:运用镜面,玻璃与光的结合,混淆观者的视觉感官。配合白色的发光板,体现未来感与科技感的风格。通过透明或半透明的材料反射,使光与空间在特定条件创造奇妙的氛围,带给观众各式各样的体验,隧道下的玻璃水箱在光的照射下波光粼粼,让人身临其境,仿佛置身于汪洋大海,带来别样体验。方案二:《未来醒狮》作品类型:新媒体灯光装置作品概念及说明:装置为一个长宽高均为3米的醒狮头,外表为不锈钢材质,加以LED灯条缠绕。该装置融合了佛山本地醒狮文化和经济产业背景,意在传扬佛山流传至今的醒狮文化以及蓬勃发展的佛山经济。方案三:《科技梦幻灯》作品类型:新媒体灯光装置作品概念及说明:以绚丽的灯光为形式,通过灯光矩阵的变幻呈现多样的视觉体验。具有在商业区提供引流,丰富消费者购物体验等功能。
小组成员:刘航、姜民隆、杨毅、潘有龙、卓晓雪、梁冬冬方案一:《水上拳威》作品类型:新媒体灯光装置作品概念及说明:运用衍射原理和人眼视觉效应,融入影像和光影技术,制造伪三维全息效果,烟雾的加入进一步加强了沉浸式体验,全新诠释了传统剪纸与佛山武术之美,为人们带来了极致的视听盛宴。小组成员:胡泽团、洪楫钿、郑军、江金鸿、吴荣锋方案一:《时间穿梭》作品类型:沉浸式空间作品概念及说明:以圆形时钟为大体形状,将抽象时间具象化,用灯光的不同颜色代表人一生中的过往、现在和未来,通过灯光颜色的变化,七彩斑斓代表未来,白色代表当下,黑色代表过往。人们总是一边幻想着未来的一片灿烂,却总感慨当下生活的平淡,只有当时间消逝在生命的进程中,回首过去的时候,才知道放慢脚步。
编辑:尤梵舟
审核:李越琼
图文提供:18数字媒体技术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