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近年来脑卒中发病率持续增长,每年新发病例超过万人,发病率超过/10万,而每年因脑卒中致残者达万人,致死者高达万人。随着我国医疗技术和体制的日益完善,脑卒中致死率有所下降,而高达80%的致残率给病人个人、家庭、社会带来巨大的心理和经济负担。偏瘫肩痛(hemiplegicshoulderpain,HSP)是脑卒中病人发病后常见的并发症,一些研究报道其发病率为5%~84%,但发病率在不同人种、不同年龄发病病人中可能不一致。卢智等在调查例老年脑卒中偏瘫病人后发现,发病1个月、2个月、3个月的肩痛发生率依次为10.6%、24.4%、18.2%,3个月总的发病率为53.2%。Lindgren等的研究显示,大约有1/4的脑卒中存活者有发生过偏瘫肩痛的经历。偏瘫肩痛多发生在脑卒中发病后2~3个月,最早发病的为2周内,最迟发病1年发生肩痛。偏瘫肩痛不仅影响病人的肢体康复锻炼、康复依从性及康复信心,也大大降低了病人的生活质量,如果不及时进行正确的治疗和护理,易致肌肉萎缩、肩手关节痉挛等一系列不可逆的患肩病变。本研究主要综述国内外脑卒中后偏瘫肩痛的康复护理研究进展,以便为临床上更好地制定脑卒中偏瘫肩痛病人的康复护理方案提供依据。
1偏瘫肩痛发病及评估
1.1概念偏瘫肩痛是指脑卒中病人在发病后发生的患肩疼痛,病人的患肩处于静止位、主动运动、被动运动时出现程度不一的疼痛,疼痛多在肩关节外展、外旋加重,疼痛可发生于患病的任何时期,最早发生在脑卒中后2周,多发生在脑卒中后8~10周,常伴有肩关节半脱位和肢体肿胀等症状。疼痛抑制肌肉收缩,使病人不敢或不愿进行主动运动,形成恶性循环,进而导致病人住院时间延长,加重病人的经济和生活负担,自理能力大大下降等诸多不良后果。由于脑卒中后偏瘫肩痛病人对疾病认知、疼痛感知不一,而医生和护士在治疗护理过程中更多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