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合并脑卒中的发病特点是什么?
糖尿病是脑血管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糖尿病患者发生脑卒中的危险性明显高于一般人群。英国著名的UKPDS研究发现,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每增加1%,发生脑卒中的风险增加12%,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每减少1%,发生脑卒中的风险降低12%。而且糖尿病患者发生脑卒中的年龄较非糖尿病患者年轻。缺血性脑卒中比出血性脑卒中更常见。在缺血性脑卒中/TIA患者中,无论是急性期还是恢复期,糖代谢异常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一般人群,约半数以上的脑卒中患者存在糖代谢异常。糖尿病合并脑卒中以中、小程度梗死为多见,CT检查可见多数病例为多发性腔隙性脑梗死。糖尿病也可以致患者出现严重的颈动脉粥样硬化,并引发颈动脉栓塞导致不可逆性脑损害。
糖尿病患者的血压应如何管理?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应严格控制血压在/80mmHg以下,降压药物首先考虑使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血管紧张素I受体拮抗剂(ARB)。这些药物对肾脏有保护作用,且有改善糖、脂代谢的益处。当需要联合用药时,应以ACEI或ARB为基础,亦可应用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或钙离子拮抗剂(CCB)。
糖尿病患者合并脑卒中的预后如何?
脑卒中急性期高血糖既是机体严重应激反应的标志,也是卒中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脑卒中患者入院时高血糖与其远期死亡率升高呈独立相关。与血糖正常的患者相比,合并糖代谢异常的卒中患者率中后神经功能恢复更加缓慢,并发症更多,再发急性心脑血管意外风险更大。那些接受溶栓治疗的脑卒中患者中,无论是动脉取栓还是静脉溶栓,高血糖均与颅内出血发生率独立相关。糖尿病患者脑卒中死亡率增加3倍,死于脑血管并发症较非糖尿病患者高2~4倍。
脑卒中患者的血糖应该怎样管理?
高血糖加重脑卒中后的脑损害。缺血性脑卒中/TIA的二级预防的血糖管理原则是:在避免低血糖的前提下,使血糖控制到接近正常水平,以减少微血管及大血管并发症。血糖控制目标应个体化,避免低血糖,对于糖尿病病史较长、有严重低血糖病史、预期寿命有限、已发生明显微血管或大血管并发症、并存多种疾病的患者,应采取相对宽松的降糖治疗策略与目标值。
发生脑卒中后,糖尿病患者应该如何预防脑卒中的再次发生?
(1)生活方式改变:这些改变包括限盐、戒烟、减轻体重、多摄入低糖水果、蔬菜和低脂肪产品、规律的有氧身体活动以及限制酒精摄入。
(2)抗栓治疗:非心源性缺血性脑卒中或TIA患者,推荐使用抗血小板治疗而非口服抗凝药,以降低卒中复发及其他心血管事件风险。选择抗血小板药物应当个体化,应综合患者的危险因素、经济情况、耐受性及其他临床特征作出选择。对于对阿司匹林过敏或者作用不佳的患者,可以使用氯吡格雷。但如果脑梗死或TIA是房颤所致,二级预防就应该首选抗凝治疗而不是抗血小板治疗。
(3)降压治疗:绝对的目标血压水平和降低程度不确定,应当个体化。但血压平均降低大约10/5mmHg可以获益。年糖尿病治疗指南中建议的降压目标是/80mmHg。
(4)调脂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或TIA患者,推荐用强化降脂效果的他汀治疗以减少脑卒中的发生。将LDL-C降幅50%或将目标LDL-C水平设定为1.8mmol/L),以取得最大获益。
(5)降血糖治疗:根据糖尿病治疗指南进行诊治。在避免低血糖的前提下,使血糖控制到接近正常水平。
糖尿病患者全面控制以上各项危险因素,方能更好的预防脑卒中再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