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卒中日”
年10月29日是第14个“世界卒中日”,今年的宣传主题是“预防为主,远离卒中”。脑卒中俗称“中风”,被称为“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在全球,每45秒就发生1个卒中新发或复发病例,每3分钟就有1人死于卒中。脑
卒
中
解释:脑卒中(脑中风)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是由于脑部血管突然破裂或因血管阻塞导致血液不能流入大脑而引起脑组织损伤的一组疾病。特点:高患病率、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诱因:生活方式、环境、遗传等多种因素共同导致的疾病。危害:脑卒中是目前导致我国人口致死致残的首要病因。我国每年新发脑卒中余万人。根据《中国卫生和计划生育统计年鉴》和《中国卫生健康统计提要》,脑血管疾病是中国农村和城市居民第一位死因,且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上升。年脑血管病占我国居民疾病死亡比例在农村人群为23.18%、城市人群为20.52%,这意味着每5人死亡中就至少有1人死于脑卒中。我国脑卒中的防控形势非常严峻。重点:可防可治脑卒中的分类
脑卒中,即“脑血管意外”,俗呼为“中风”,分为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缺血性脑卒中俗称为“脑梗死”、“脑梗塞”,出血性卒中俗呼为“脑溢血”。
如何快速识别脑卒中
“中风”是一种适用于国内的迅速识别脑卒中和即刻行动的策略。“1”代表“看到“1张不对称的脸”;“2”代表“查两只手臂是否有单侧无力”;“0”代表“聆(零)听讲话是否清晰”。如果通过这三步观察怀疑患者是中风,可立刻拨打急救电话。如何防控脑卒中
脑卒中可防可治。生活饮食习惯与脑卒中的发生关系密切,如高盐高脂饮食、吸烟、饮酒、缺乏体育锻炼等都已证实是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因此,脑卒中的预防要以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的"健康四大基石"为主要内容。
日常生活行为要注意以下10点
(1)饮食要清淡。(2)适度增加体力活动,不要超量运动。(3)克服不良的嗜好,如吸烟、饮酒、久坐等。(4)防止过度劳累、用力过猛。(5)老年人应防止过快改变体位,防治便秘。(6)注意气候变化。(7)每天饮水要充足。(8)看电视、上网等不要太久。(9)保持情绪平稳。(10)定期进行健康体检,发现问题早防早治。如果您是高血压患者等脑卒中高危人群应重点注意以下4点:
(1)高血压患者,应注意控制高血压,坚持服用降压药物。(2)高胆固醇血症患者,应注意控制胆固醇,坚持服用降血脂药物。(3)糖尿病患者和高危人群,应积极防治糖尿病。(4)心房纤维性颤动或有其他心脏疾病者,应控制心脏病等危险因素。脑卒中患者如何康复?
脑卒中患者常存在各种后遗症和功能障碍,导致患者生活不能自理,需要及时康复治疗。
脑卒中患者长时间卧床可以导致肌肉萎缩、关节挛缩变形等问题。因此脑卒中康复一定要尽早进行。脑卒中后康复治疗的最佳时间是在发病后3个月以内。脑卒中康复治疗方法包括康复医疗处置、物理疗法、作业疗法、言语治疗、心理治疗等。康复治疗通常分为三级:包括发病早期在病房的康复治疗,在康复中心的康复治疗以及出院后在社区或家中的继续康复治疗。
脑卒中急救:一定要“快”脑卒中患者中,有60%~80%是脑梗死患者,以脑梗为例,当脑梗发生时,神经细胞在缺血几分钟内就可能发生不可逆性坏死。因此,在发病3小时内越早接受溶栓治疗,发生坏死的神经细胞越少,患者的残疾风险也会越低。专家简介倪守俊
副主任医师脑病科主任
山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神经内科委员会委员,济宁市中医药学会中风脑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先后于解放军91医院、第医院从事神经内科诊疗20余年,擅长脑梗塞、脑出血、周围神经病的诊断和综合治疗,对中风、头痛、头晕等疾病有深入研究。
编辑
颜 硕
审核
倪守俊
运营
医院宣传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