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省直三院即可订阅本 脑血管病,老百姓称为中风,包括脑出血、脑梗死、蛛网膜下腔出血等一系列脑血管病。据统计:我国每年新发脑中风近万人,每年死于脑血管病约万人,存活的患者中约75%致残,5年内复发率高达41%。高死亡、高致残、高复发成了这类疾病最典型的特征。而偏瘫、吞咽困难、语言障碍、认知障碍、血管性痴呆等是最常见的脑卒中后遗症,目前对这些后遗症治疗,唯一有效的方法就是综合康复治疗。
早期正确全面的康复治疗,不仅能够最大程度的恢复患者的肢体功能和语言功能,而且能够最大程度的提高恢复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和工作能力,减轻家人护理的负担,最终能够正常的回归家庭回归社会。但是,错误的康复治疗,不仅对患者无功,反而危害甚大,今天就来谈一谈中风康复的几大误区。
误区一:不用做康复治疗,打针吃药在家多休息静养就能好家里有人得了中风,话也不会说,饭也不会吃,最好的办法就是打针吃药,在大部分老百姓心里就是这么认为的。其实,对脑梗塞来说,如果脑血管堵塞造成大脑细胞如果持续缺血超过6小时,就会发生不可逆性坏死。现在还没有任何药物能够救活这些脑细胞,也就是说打针吃药都是没有任何效果的。当然急性期的一些药物,对防止患者再次发病,稳定病情是有效的。康复治疗是目前最有效的方法,但因目前大部分地区没有社区康复中心,医院也没有设立康复科,即便有康复科也没有康复治疗一些手法治疗,再加上老百姓没有康复观念,就造成中风后不去康复锻炼,而是一味的打针吃药,其结果是乱治疗白花钱,对恢复一点帮助也没有。
误区二:康复治疗要等到后遗症期才开始很多病人家属错误的认为,康复不分早晚,停一段时间后再开始康复也不晚。其实正规的康复训练开始的越早越好,康复效果越好。很多病人都错过了最佳康复期,也就是发病三个月内。事实上不论脑出血还是脑梗塞病人,只要病情稳定后,康复训练即可开始。一般来讲,脑梗塞患者只要神志清楚,生命体征平稳,病情不再发展,48小时后即可进行,关节被动的一些活动,维持其关节活动度,康复量循序渐进大多数脑出血病人可在病后7-14天开始进行。
误区三:康复治疗很简单,就是活动活动胳膊,活动活动腿这是很严重的错误观点。康复训练是经过康复医师和康复治疗师专业指导下指定的、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治疗师在给病人锻炼时具体到每一块肌肉、每一个动作都不是随意进行的。有时我在对新病号进行检查初次评估时,就发现有典型的肩痛、肩关节半脱位、肩手综合征等问题,这就是病人家属这个错误观点“随意活动胳膊”造成的。一旦出现这些问题,后果是很严重的,所以切不可自作主张的进行,要按照医生和治疗师的指导来做。
误区四:能迈开步走路就早走,认为下地走路越早,恢复就越快在康复锻炼过程中,很多患者包括患者家属都有一种想法:能走就下地走,就是让人搀扶下也要迈开腿走路,越走就会越有劲儿。其实这样走路只会越走越“坏”,太急的后果就是会出现典型的偏瘫步态,俗称”上肢跨栏””下肢划圈”步态,时间长就会形成自己的走路模式,很难纠正。所以在康复早期一定不能急,要像小孩学走路一样一步步来按“标准”来。如能在早期开始介入正规的康复训练,就能形成较为正常的正常的行走步态姿势。
另外,有两个现象要提醒患者家属,那就是护理用力过度会造成关节损伤;反复进行方法不对的练习,会导致痉挛加重。这两项非常值得 患者家属或没受过专门训练的护理人员出于对患者的关心,希望其早日恢复运动功能而贸然的在其患侧肢体不能主动做各种运动时就被动的给患者活动,就很容易造成患者软组织损伤,甚至关节脱位或骨折。虽然短时间看不出什么,但是已经在不知不觉中引起关节内部的是慢性炎症,损伤。
有很多病人锻炼很刻苦,但要讲究方法,方法不对,只会徒劳无功,甚至有害。大部分偏瘫患者患侧会出现肌肉痉挛,通过康复锻炼是可以缓解这种现象的,但如果训练方法错误是会导致加重。例如偏瘫手,一般情况下如果肌肉痉挛重,手指伸开练习是很困难的,但观察到有些患者反复练习抓握反而会使痉挛加重。所以康复锻炼要讲究方法才有效。
文/司晓培(康复科)
编辑/肖婧菁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