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可逆性脑卒中治疗专科医院 >> 可逆性脑卒中治疗 >> 给孩子讲题为什么容易急眼

给孩子讲题为什么容易急眼

 

为什么成年人给小孩子辅导作业(尤其是低幼年龄段的小孩子)的时候容易急眼?甚至于某些火气比较大的家长会直接拎起棍子打孩子?

因为相对于成年人来讲,所有的小孩子都是智障……

如果你不承认的话,那么现在给你带入一个场景:

两个成年人在讲题:3+6x8=?A:是72吧B:不对,是51,应该先乘除再加减,6x8得48,再加上3不是51么?A:额,对,多谢。你在换一个场景,大人跟孩子在讲题:3+6x8=?孩子摇摇笔,一脸懵逼的看着你,默不作声。两分钟后,你开始血压飙升:让你算呢?3+6x8等于几?让你算呢?孩子:“我不知道,我不会算”。然后你压下火气,想想这个孩子是自己生的,不是别充话费送的,要有耐心。你:“学校里面没学么?没事,你先试着做做看,做错了也没关系”孩子在你的鼓励下想了一会,怯生生的说了句:“19?”“怎么可能是19?你是怎么算的?你给我说说你到底是怎么算出来得19的?”孩子:“那,是21?”你怒极反笑:“还21?你咋不说是23呢?”孩子松了口气,默默的在本子上写了23。你:“我说23就23啊,来来,你告诉我这个23是怎么算出来的,你把它给我写在本子上。”这个时候孩子默默地拿出来了他新买的文具盒,拿出前两天刚买的卡通形状的橡皮。额,这个时候你突然想起来这个文具盒是前几天一起出去的时候孩子吵着闹着非得要的,你在办公室里,一分钱恨不得掰成两半花,然后孩子呢?要东西的时候怪积极……想着想着,血压又上来了。可这个事孩子不知道啊,他还在慢条斯理的擦着答案,然后写着:3+6=9

9x8=

这个时候又卡住了,孩子一脸无辜的望着你,小嘴瘪了瘪:“我不会算了”。你这个时候已经在爆发的边缘:“八九多少你不会算吗?”孩子眨了眨无辜的大眼睛说:“老师没教”。你绷不住了,顺手拿起旁边的东西朝孩子丢了过去:“没教,你再说老师没教。”等过了一会,你稳了稳情绪,冷着脸:“把99乘法口诀表背一遍”。孩子一脸鼻涕和眼泪的开始吭叽:“一一得一,一二得二……”等背到八九七十二的时候,你冷眼看着他说:“还说老师没教,八九多少?”孩子崩溃大哭:“老师教的是八九七十二,没教九八多少?”…………

这样的场景相信大部分家里有小学生的家长都不陌生,更有甚者,到了这个时候手里的小棍子已经举起来了,毕竟对于大部分家庭而言,逻辑思维已经没有办法沟通的时候,那么武力就变成了唯一解决问题的方式了。

但是结果呢?题该不会还是不会……

既然如此,那么作为家长我们就需要了解小学阶段的孩子,他们的逻辑思维水平大约处在哪个阶段?

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我们大概可以了解到:

感知运动阶段在0-2岁前运算阶段在2-7岁具体运算阶段在7-12岁形式运算阶段在12-16岁

也就是讲,基本上学龄前、幼儿园、小学、初中的年级划分以及教科书的内容都是根据这个规则去搞的。

那么我们就来具体的聊一聊具体运算阶段的特点。

所谓的具体运算阶段,也就是讲这个时候小孩已经从表象的思维中解脱出来了,他们的认知结构已经有了抽象的概念,因而能够进行一些简单的逻辑推理,但是表现在运算上仍然离不开具体事物的支撑,同时逐步掌握了守恒性和可逆性。

那么什么叫必须依赖内容和图形呢?

我们看一下小学的数学题:小明家有三只猫,一只猫有四条腿,有两只鸟,一只鸟有两条腿,那么小明家的动物一共有几条腿?但是中学生的题目是:已知A=2,B=4,C=5,D=6,求A和B的乘积与C和D的乘积之和。初中生的题目属于形式运算阶段,可以完全脱离开实际内容与图形,直接依赖符号概念进行计算,当然这种方式也更适用于成年人,毕竟相对于成人来讲,什么鸡鸭牛羊之类的完完全全是干扰。但是12岁以前的小孩子就不行,人的大脑要到12岁以后才会发育到和成年人的大脑一样重。小学生的大脑没发育完全,在计算的时候必须要依赖于具体的内容和图像大脑才能理解,这是生理问题跟孩子聪明与否一点关系都没有。

什么叫逐步掌握守恒呢?

就比如将,把一瓶水倒进一个细管里,然后问孩子,水变多了还是变少了?基本上大部分的小孩子的答案都是变多了。这个就是没有掌握体积守恒。对于生活中的物质形态变化,小学生还没有办法完全掌握,必须需要经过几个阶段才可以,这个也是孩子生理发育的正常现场,和大脑的发育息息相关。

6-7岁,掌握数量守恒

7-8岁,掌握物质守恒,长度守恒。9-10岁,掌握重量守恒,面积守恒12岁,掌握体积守恒这个也就是为什么,基础几何要在4年级的时候才学,因为到了9-10岁左右才掌握了面积守恒,才知道一个长方形裁成的两个三角形之和与原来的长方形的面积相等。在这个年级之前,你是怎么教都没有办法让孩子理解掌握的。

这个也就是为什么不提倡孩子太早入学原因,孩子学得早不代表孩子就一定学得快,长期垫底,容易打消孩子对学习的积极性,到最后荒废学业。

如果家长不了解孩子大脑的发展规律,就很容易出现文章一开始的那种状况,然后一发不可收拾。

到最后,得出结论:“这孩子就是比别人笨”。

其实这件事说白了,就是大人和小孩的思维模式不兼容,鸡同鸭讲,对牛弹琴。

小学阶段辅导孩子作业,就要根据孩子的思维模式来搞。

说的直白点就是,画图形,举例子,多联系生活。

其实98%的孩子智力都没问题,绝对不会影响小学阶段的学习任务。

人的智商的确是有差异的2%的小孩极度聪明,16%的小孩聪明,64%的小孩正常,16%的小孩比较笨,2%的小孩是真的笨。

就我国的教育而言,绝大多数小孩子努力努力在小学阶段考个95分左右是完全没有问题,甚至于讲就英语跟数学而言,小学阶段考个满分的问题也不是很大,所以大部分的家长大可以不必这么焦虑。

家长如果焦虑了,那么后果是什么?必然的要逼孩子学习?催促,叨叨,惩罚,冷暴力,打骂等等,那么这么做的后果是什么?

一部分小孩可能会被打击的失去自信,从而整个心态都会出问题,那么结果呢?显而易见的是我们所有人都不愿意看到的。

一个孩子连最基本的学习心态都崩了,你觉得他还能够搞好学习这件事么?我承认确实有一部分孩子小学期间不优秀,甚至初中的时候成绩拖后腿的,但是人家用了不短时间直接一飞冲天的,但是你有没有在深挖深挖,那些孩子的成绩到底是什么搞上去的?答案是百分之七八十,他们的身后有着不止一位的学霸爹妈。

作为大多数的普娃家长的普通爸妈,我们没有那些学霸父母的特殊能力,但是我们也可以放缓自己,在小学阶段孩子的成绩跟排名真的有那么重要么?

说的再直白点,老师


转载请注明:http://www.soakf.com/wazlyy/2211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