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李是个冠心病患者,因为严重的血管狭窄,最后没办法放了支架。他后来了解到,引起血管狭窄的主要原因就是血脂高,导致的血管垃圾增加,才引起了心血管狭窄。老李问我:既然血脂这么坏,多吃点药把血脂降到0不行吗?当然不行!一方面吃药吃多了,不但不能把血脂降到0,还会增加药物副作用;更何况血脂也不是一无是处!第一、血脂包括四项,其中高密度脂蛋白还是好血脂血脂其实不是一个指标,血脂包括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其中有一个高密度脂蛋白属于好血脂,能够减少血管垃圾,预防动脉粥样硬化,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所以这一项血脂高一点对人体是有好处的,低了反倒会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所以,从这一点讲,并不是血脂越低越好,就像这个高密度脂蛋白这个血脂,越高越好!第二、即使是“坏”血脂也不是越低越好除了高密度脂蛋白,其它三项简单的可以叫作“坏血脂”,也就是这3项血脂升高,就会增加血管垃圾,增加心脑血管疾病风险。但也并非越低越好。目前常用的血脂标准:总胆固醇2.8~5.17mmol/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04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3.4mmol/L高危人低密度目标是<2.6mmol/L极高危人低目标是<1.8mmol/L。胆固醇也有自己好的一面:1、胆固醇能维持细胞正常的生理功能。2、胆固醇转化为胆汁。3、胆固醇能够参与合成激素。如果胆固醇低于人体正常的生理需求就会出现:1、胆固醇低容易患上抑郁症,特别是老年人。2、胆固醇低容易引发脑出血。3、胆固醇低降低免疫力。4、胆固醇低影响智力发育。当然,说胆固醇有一定的好处,不代表胆固醇没有坏处,胆固醇高了肯定会造成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增加,所以,如果胆固醇,尤其低密度脂蛋白升高,一定要重视。甘油三酯:正常的甘油三酯能为人体提供一定的能量及热量,脂肪是构成身体细胞的重要成分之一,尤其是脑神经,肝脏、肾脏等重要器官中含有很多脂肪。脂肪在体内还构成身体组织和生物活性物质,如细胞膜的主要成分,形成磷脂、糖脂等。此外还有保护内脏器官,滋润皮肤,和防震作用。虽然血脂中甘油三脂不是最坏的,但一旦甘油三酯升高,且长期升高,对人体也是有害的!简单说甘油三酯升高,搬运甘油三酯的载体就会随之增多,这时候乳糜微粒、极低密度脂蛋白就会增加,虽然甘油三酯对动脉粥样硬化直接影响不大,但低密度脂蛋白的升高,我们说了低密度脂蛋白是最坏的血脂,这个血脂升高就会增加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引起心脑血管疾病;所以甘油三酯升高后,间接的会引起心脑血管疾病高发;除此之外,甘油三酯如果高于5.65,或者更高还会引起急性胰腺炎,尤其是甘油三酯本身就高,加之酗酒猛吃,那么就更容易导致急性胰腺炎,从而致命。在3个所谓的“坏血脂”中,最坏的就算是低密度脂蛋白,是血管垃圾最大的制造者,低密度脂蛋白应该降到多少合适呢?年胆固醇管理指南同样做出了明确的推荐:严重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也就是单纯的高血脂,并没有别的心脑血管疾病,低密度脂蛋白≥4.9mmol/L,即可予以高强度他汀治疗。年龄40-75岁的糖尿病患者,或心脑血管疾病若低密度脂蛋白≥1.8mmol/L,即可启动中等强度他汀治疗。我国最新降血脂建议:年10月11日,中国胆固醇教育计划新闻发布会在京召开。这6类患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至<1.4mmol/L。此前,我国相关指南所建议的目标值是<1.8mmol/L。按照这一专家建议,超极高危患者包括:1.虽然经过他汀等降脂药的充分治疗,在2年内仍然复发心血管事件者(例如急性冠脉综合征、缺血性卒中、短暂脑缺血发作、急性肢端缺血等);2.心、脑或外周动脉多血管床动脉粥样硬化性血管疾病;3.心脑血管疾病合并糖尿病;4.发生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1年之内的患者;5.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4.9mmol/L者;6.冠状动脉多支血管病变(两支或以上主要冠状动脉狭窄超过50%)。如果服用他汀,低密度脂蛋白还是不大便,必要时联合依折麦布和或PCSK-9抑制剂,。这种治疗策略更符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有助于更好的改善血脂异常防治现状、降低我国居民心脑血管病风险与致死致残率。所以,血脂并非越低越好,部分血脂是好血脂;就算坏血脂也有好的一面;但对于心脑血管疾病的朋友,一定记住,最主要是
转载请注明:
http://www.soakf.com/wazlyy/224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