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迟选择实验中实现量子波粒叠加的艺术图图片来源:《自然—光子学》
光是由粒子组成的,还是以波的形式在介质中传播,在科学史上一直是辩论主题之一。20世纪,人们认识到光可以是粒子和波,但不能同时存在。然而,光的本质一直在挑战人们的理解和直觉。物理学家约翰·惠勒提出了“延迟选择”思想实验。在这个实验中,外部观察者可以选择单个光子表现为粒子还是波。有趣的是,粒子和波态之间的选择可以推迟到光子进入实验装置之后。近年来,惠勒的思想实验及其变体在实践中得到了应用。“由于光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不仅可以实现这样的思想实验,而且可以设计新的实验。”该论文通讯作者、南京大学教授马小松说。南京大学固体微结构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物理学院和微结构科学与技术协同创新中心的研究人员在早期工作的基础上,开发了延迟选择实验的量子版本,即单个光子的粒子态和波动态处于相干叠加态。实现波—粒叠加状态的关键是通过其他光子的量子态控制光子在粒子态和波动态之间的转换。但是,这种“量子控制选择”的方式,必须使控制单元与主实验区距离足够远,才能保证其彼此之间没有相干性。学界将这一要求称为“爱因斯坦定域条件”。于是,研究人员在一项涉及两个相距米的实验室的光学设备实验中,最终证明光不仅可以处于波态或粒子态,还可以处于这两种状态的量子叠加态。此外,他们还证明,这种量子波粒叠加的性质是可以调整的。该实验是第一个严格在爱因斯坦定域条件下的量子延迟选择实验,为最终开发量子技术的新实验能力开辟了新道路。转载文章来自:中国科学网
▍免责声明
○图片文字采集自网络,我们尊重知识与版权,转载需注明来处。
○版权归创作人所有,我们尊重著作人的所有合法权益,如有侵权请告知或者留言,我们将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光能科技——炼金仪此新版炼金仪可根据元素不同的原子重量闪动(.6次/s),多种不同元素光谱,可加速身体吸收。补充身体缺乏的微量元素,清除体内重金属。(大脑同时接收频率,光子信息增强。)
炼金仪视频展示:
曼陀罗光之脉冲炼金仪是一种万色的固态光源,经过编程重新创建元素,微量矿物质,顺势细胞盐的光谱共振资料库,并输出代表每种元素的精确颜色。传感器检测到身体状态后,便会控制元素光模块,仪器会根据接收到的状态不断调整身体当下所需的元素。详情咨询
长按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