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
击
关
注
中风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率、致残率均很高。近年来,首次发病年龄有年轻化的趋势,遏制和降低脑卒中的发病率、死亡率、致残率已成为世界卫生工作者面临的重要任务。中风虽有来势急骤、发病突然的特点,但在中风突发之前,常有预兆出现,如能及早治疗,认真预防,可以避免或延迟中风的发生,即或发生,亦可因防治及时而改善预后。
今天小海就邀请裴清华主任,来和我们聊一聊中风有哪些先兆,我们又该如何预防呢?
裴清华
主任医师
医学博士
硕士研究生导师
出诊时间:周三下午
现任职北京中医院脑病科主任医师,教授。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脑病专业委员会第一届理事会理事。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脑病分会常务理事。北京中医药学会第一届中医全科医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具有多年从事中医内科临床、教学、科研工作的经验。医院神经内科从事临床工作多年,精研中医经典理论。
擅长治疗:中西医结合诊疗神经及精神系统疾病,如中风及后遗症、失眠、健忘、心境障碍(焦虑、抑郁)、帕金森病、癫痫、痴呆、周围神经病变、脊髓病变、头痛、眩晕、肢体麻木疼痛等。
中风先兆有哪些?给您提个醒儿其一,患者年龄多在40岁以上,既往有肝肾不足或气血亏虚病史。
其二,近期内无明显内外界原因,反复发作一过性、可逆性的以下症状:
(1)突然出现头昏目眩,视物旋转,晕甚则欲仆,恶心、呕吐或头脑发胀,头重脚轻,摇晃不稳;
(2)突然感到一侧或两侧肢体麻木、抽动、挛急、感觉减退、软弱无力,或一侧肢体有蚁行感;
(3)突然出现语言蹇涩,甚至失语、失读;
(4)突发单眼黑矇或失明、复视、幻视;
(5)突发吞咽困难或口眼歪斜,不自觉口角流涎或面肌抽搐;
(6)突然出现全身异常疲惫,倦怠懒言,嗜睡;
(7)精神改变,短暂的意识丧失,个性的突然改变和短暂的判断或智力障碍;
中风先兆是中风的前驱症候,它表示患者机体病理改变已达到了一定危险程度,中风随时可能发生。中医强调治未病,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因此,对中风先兆应采取多种有效的预防措施,以防微杜渐。
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调查表明:吸烟、酗酒、高盐、高脂饮食、久坐少动等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与中风的形成和发展有密切关系。
通过改善个人生活习惯,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就可使中风的发病率大大降低。
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提倡高蛋白、低盐、低脂、富含维生素饮食。一日三餐按时用餐,每餐八分饱即可,有条件者可少食多餐,定时定量。
起居规律,注意外界气候变化,调适温寒。通过运动强健体魄,劳逸结合,坚持每天适量强度的散步可以适度地降低中风风险。杜绝不良习惯,尤其是烟酒。
控制高危因素现代医学对脑卒中的前瞻性研究已确定出许多中风的高危因素如:
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和其他心脏疾病、血脂异常、脑供血动脉狭窄、肥胖、血液流变学异常、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等。
早期发现,积极干预、控制和调节这些因素,控制血压,预防和控制其它相关疾病如冠心病、风心病、糖尿病及高脂血症对中风先兆的预防具有重要意义。
积极去除诱发因素根据临床观察,中风先兆的发生多有七情失调、过度劳累、寒冷刺激、饮食偏嗜、大便秘结等诱因,及早去除这些因素,就有可能防患于未然。
尤其是保持大便通畅,不要临厕努责,必要时可酌情选用些润肠通便的药茶,如决明子茶等。
注意生活规律,避免过度劳累,保证充足睡眠,善于充实或调养精神生活,保持心境平和,避免紧张和不良情绪。气温在0℃以下和32℃以上时易中风,故应寒温适宜,洗澡时间不宜过长,水不宜过冷过热。冬天从空调房间出来动作宜缓,注意保暖。每年12月份、1月份为中风高发季节,要注意防寒保暖。
医院
-
北京市朝阳区松榆北路5号楼
扫描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