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医院~
在生活中、临床上,经常听到有人说“手脚好像不是自己的,四肢像针扎一样,膝盖以下发凉、冰冷”。这种情况在天气冷的时候,或在空调房等冷环境时尤其明显。以老年人多见,但年轻人也不少。
其实这种情况多半是肢体循环不足引起的缺血性症状,这些都是血管外科方面疾病容易出现的症状。
那这种疾病的具体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应该如何治疗?平时又要注意什么?针对这些问题,医院脉管炎科来给大家进行讲解。
“针扎”“发凉”的原因
四肢出现针扎感,主要是四肢末梢神经损伤,从而引起神经感觉异常,多见针刺感、蚁行感、灼热感、麻木感等症状。膝盖以下发凉,是下肢供血不足的表现。由于足部离我们的供血泵(心脏)最遥远,所以更容易引起脚部的供血不足,所以脚部有冰凉感。
而以上症状的发生,可能都是与动脉狭窄、闭塞引起的供血不足有关。同时可能伴随的症状有间歇性跛行、足部颜色淤紫苍白、疼痛等。
箭头所标处为动脉狭窄处
动脉闭塞为何引起这些症状?
我们动脉的功能主要是将心脏泵出的动脉血,从心脏输送至全身各器官、组织等,以保证人体的正常功能。当动脉因为各种原因引起狭窄、甚至闭塞,就会出现缺血症状。最常见的如心肌梗塞、脑梗塞等,如果发生在肢体,就会出现上面的症状。
血管输送血液
哪些疾病会引起动脉供血不足?
引起肢体动脉供血不足的原因有很多。最常见的是老年性下肢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老年人动脉出现粥样硬化斑块,引起下肢动脉不同程度狭窄闭塞。初期症状有发凉、麻木、足底颜色淤紫等,后期症状有疼痛、足部坏死溃烂等。
动脉狭窄
其他较常见的原因有:
一、中青年好发的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症状基本和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相同,但是病理和年龄有区别。与长期大量吸烟密切相关。
二、风湿性血管炎:有些风湿性血管炎患者,肢体动脉搏动基本没有问题,但还是出现末端坏死溃烂。这种疾病主要是自身免疫性疾病,与自身风湿性疾病相关,引起血管性炎症病变,出现手指/足趾动脉血管闭塞。
三、急性动脉血栓形成:多见于有心房颤动的老年人。心房颤动患者容易形成血栓,血栓容易随血流冲向下肢动脉,遇到比血栓小的动脉分支就卡在小动脉上,造成动脉急性缺血。典型有“5P”征,苍白、无脉、麻木、感觉异常和运动障碍。这种疾病发病急剧,如不及时处理血栓,可在极短的几天时间内导致肢体不可逆性缺血坏死,轻则截肢,重则引起全身败血症危及生命,患者往往面临“要脚还是要命”的选择。
四、雷诺综合征:主要症状为四肢末端,尤其是手指/脚趾(手指多见)出现麻木、发凉、疼痛。可出现苍白、淤紫、潮红的三色变化。因为寒冷刺激、情绪刺激、压力、特殊工种等因素诱发。这种疾病在临床门诊中不少见,有部分患者因为手指出现干性坏死的原因前来住院治疗。
局部坏疽
如何治疗?
遇到上述症状,建议要及时就诊。以上都是动脉缺血性疾病,如果缺血严重还需要住院治疗,甚至要手术。临床中往往很多病人是因为“一拖再拖”而延误病情,认为能自行解决,甚至不告诉家人,结果本可以在前期得到及时控制的病情,拖到出现溃疡才就医治疗,这些难治性溃疡平均需要2-4个月的住院治疗才能好转。
一、积极治疗基础病。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高血脂、高胆固醇等疾病的患者,应该积极治疗,不可随便停药,要按医生叮嘱按时服药。上述疾病都容易加速动脉硬化,加快供血不足症状的发生。
二、彻底戒烟、保持运动的习惯。饮食方面,多进食蔬菜瓜果、牛奶。少食油腻、煎炸、生冷、高盐等食物。
注:以上内容仅作为科普参考,如有不适请及时就医。
文/脉管炎科钟镜锋
编辑/宣传发展组梁译尹
长按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