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可逆性脑卒中治疗专科医院 >> 可逆性脑卒中饮食 >> 脑卒中的针灸治疗特色

脑卒中的针灸治疗特色

 

什么偏方能治白癜风 http://pf.39.net/xwdt/160309/4784128.html

中风又名卒中,是指脑血管缺血或出血性病变导致大脑神经元损伤,引发相应的运动或感觉障碍等一系列症状,属于临床常见病及多发病,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以及并发症多等“三高一多”的特点,是当前危害人类健康的三大杀手之一。

脑组织对缺血缺氧非常敏感,血流阻断30s脑代谢发生改变,1min后神经元活动停止,超过5min脑细胞随即死亡。急性脑缺血病灶由中心坏死区及周围的缺血半暗带组成,由于半暗带存在侧支循环,尚有大量存活的神经元,如果在3-6h的治疗时间窗之内使血流恢复,损伤仍然可逆。因此,超早期(3-6h以内)采用溶栓积极抢救缺血半暗带,是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的关键。与脑缺血不同,脑出血的症状主要是出血和水肿引起神经组织受压而非破坏,在血肿与脑组织之间常可见存活的脑细胞,故脑出血急性期应积极采取降低颅内压、改善脑水肿等治疗,最大限度地保持脑组织的完整性。

现代康复医学认为,中风偏瘫的康复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脑组织和脑血管病变的恢复,如侧支循环的建立、脑循环改善、脑水肿的消退以及血肿的吸收等;二是中枢神经系统的可塑性变化。前者乃脑卒中在急性期的临床诊治原则;而脑的可塑性是指大脑神经元的相互联系在内外刺激的干预下能够发生改变,即中枢神经系统在结构和功能上进行自身修改以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它涉及脑功能重组、次要通路启用、轴突和树突发芽、神经细胞的再生以及突触的增多与效率变化等各方面内容。脑组织的可塑性越强,神经康复的潜能越大。而针刺作为一种的特殊外周感觉刺激,它通过感觉的信号转导与反馈,不断输入和强化应答信息,从而引发脑组织的可塑性变化,促进脑功能的恢复。

我科根据多年治疗脑卒中的临床经验,总结推荐治疗该病可遵循以下原则:

一、把握针刺时机,尽早介入。

研究证实,中风早期是脑可塑性变化的敏感期,在损伤早期给予必要的康复治疗,能增加中枢神经系统的突触数量,促进新血管生成,使突触的连接以及轴突树突的分支增多,最终实现脑功能的重组与代偿。而针刺作为一种的特殊外周感觉刺激,它通过感觉的信号转导与反馈,不断输入和强化应答信息,从而引发脑组织的可塑性变化,促进脑功能的恢复。

现代研究表明针刺能促进病灶血肿吸收及周围水肿消退,并无脑出血再发风险。针刺治疗能够保护脑细胞,调节脑部供血,并及时处理卒中并发症。因此在中风急性期病情不再进展、生命体征平稳且不影响临床救治的前提下,针刺介入的时间越早,疗效越好。

二、把握患者整体状况,注重辨证施治。

中医的核心特色是整体观念下的辨证论治,针灸作为中医的重要分支之一,整体观念下的经络辨证是最常用的方法。脑卒中在中医整体辨证中多属本虚标实,肝肾亏虚、气血衰少为本,风、火、痰、气、瘀为标。然而卒中后恢复是一个漫长复杂的过程,不同阶段临床表现不同,病机随着变化,即使在同一阶段,不同的肢体部位往往也会有不同的临床表现,经络辨证也应该随着变化。以运动功能的丧失为例,软瘫期整个患侧肢体肌张力低下,腱反射减弱,随意运动消失,经络辨证应为阴阳俱缓,针刺治疗应该强刺激以提高患肢肌力和肌张力为主。痉挛期随着肌张力和肌力的提高出现了腱反射亢进和异常的运动模式,由于肌张力的异常分布甚至局部肌肉的痉挛,影响正常运动模式的形成,此时经络辨证应该在整体辨证的基础上针对局部肌张力的变化再次进行经络辨证来指导针灸治疗,达到降低异常肌张力的目的。如偏瘫上肢常以屈肌张力升高为主,经络辨证应为阳缓而阴急,针刺时阳经穴位为主,手法应该是补阳泻阴;下肢常以伸肌张力升高为主,经络辨证应为阴缓而阳急,针刺阴经穴位为主,手法应该是补阴泻阳。恢复期随着肌力的提高、肌张力趋于正常和出现的不同后遗症状,经络辨证应该在整体辨证的基础上根据具体情况和后遗症状来进行局部经络辨证。如下肢以伸肌张力升高为主,经络辨证应为阴缓而阳急,但是足下垂表现为足跖屈肌张力升高为主,经络辨证应为阳缓而阴急,针刺治疗足下垂应选阳经穴位。

三、把握病例特点,制定个体化的诊疗方案。

中风有急性期、恢复期和后遗症期之分,不同时期的针刺原则、方案及其预后并不相同;病人的年龄、性别、身体状况、病灶的部位、病灶的大小、性质,针刺介入的时间不同,病情不同,诊疗方案也不同;病人对针刺的应答能力、耐受力不同,诊疗方案也不同。

四、把握病情发展变化的规律,治疗与预防相结合。

“逆针灸”一词首见于明代高武的《针灸聚英》之“无病而先针灸曰逆。逆,未至而迎之也。”该疗法体现了未病防病、已病防变、早期干预等思想。脑卒中在康复过程中会出现肌张力的变化,从软瘫到硬瘫到痉挛。会出现并发症:肩手综合征、足内翻、脑萎缩,甚至是抑郁症,脑出血术后继发性癫痫等。在治疗的同时,可随着病情的变化,利用针刺的配穴、手法、针刺方法的改变等,预防或减缓这些并发症的发生、发展。

五、调动积极性,使针灸治疗的效用最大化。

脑卒中的康复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针刺治疗会让患者有疼痛感。患者的持之以恒的坚持,患者家属耐心的帮助、护理、鼓励和监督。医生细心的治疗,随着时间的迁延病情的变化调整个体化的诊疗方案,均是脑卒中康复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条件。另外,针刺的深入和持久给病人带来的恐惧感不断加深,而病人对病情康复的欲望是战胜这些困难的唯一动力。帮助病人树立信心战胜痛苦和恐惧,持之以恒的坚持治疗,才能达到针灸疗效的最大化。让病人更好的回归社会。

本期责任编辑:刘发青

医院

医者仁心


转载请注明:http://www.soakf.com/wadwh/1973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