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龄患者
卒中多见于60岁以上人群。研究显示,年龄是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因素,随着年龄的增长,动脉粥样硬化程度会加剧,突发脑血管破裂或堵塞的情况增多,卒中风险明显增加。建议高龄群体定期体检,若发现异常可及时进行干预治疗,降低卒中发生风险。
高血压患者
高血压会明显增加卒中风险。研究显示,收缩压每升高10mmHg,缺血性卒中增加47%;舒张压每增加5mmHg,脑卒中风险增加46%。高血压患者应将血压尽量控制在/90mmHg以下,伴糖尿病患者应将血压控制在/80mmHg以下。但要注意,血压不是越低越好,血压过低反而可能造成大脑缺血,导致患者出现头晕、疲乏等症状。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根据自身具体情况合理降压。
高血脂患者
高血脂是引发卒中的危险因素。高血脂会加快动脉粥样硬化速度,促进斑块的生成和破裂,进一步加速血栓的形成。当栓子体积过大时,很可能在流动过程中堵塞脑血管,引发卒中。调查显示,血清中胆固醇含量每增加1.03mmol/L,缺血性脑卒中的致死率增加11%。有效降脂可使卒中风险减低25%,建议高血脂患者通过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调节等措施控制血脂。
糖尿病患者
糖尿病是引发缺血性卒中的独立因素。研究发现,糖尿病使卒中发生风险增加2-3倍。而且,血糖值越高,病情越重,预后越差。糖尿病患者应控制空腹血糖在7mmol/L以下,餐后血糖在10mmol/L以下。
房颤患者
房颤患者发生脑梗的风险比正常人高出5倍,由于房颤患者心脏跳动快且乱,导致心房中的血液不能全部泵出,瘀滞在心房中的血液形成涡流,容易生成血栓。栓子随着血液循环流向大脑,可能会堵塞脑血管,引发卒中。房颤患者应尽早治疗,纠正房颤症状,从而降低卒中发生风险。
吸烟嗜酒人群
吸烟会破坏血管壁结构,加剧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是诱发卒中的重要因素。吸烟量越大、烟龄越长,卒中的发病率越高,病情越重。戒烟可以减轻烟草对脑血管的伤害,降低卒中发生风险,应尽早施行。
另外,酗酒也会诱发卒中。因为过量饮酒会导致心脏功能紊乱、血压升高、脑血管异常,突发卒中。已患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要尽量戒酒。
卒中的危害性极大,不仅威胁生命还可能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高危群体应尽量避免卒中的发生。卒中高发群体应及早筛查、定期检测、积极治疗慢性疾病、纠正不良嗜好,有效降低卒中发生风险。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