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工作要求,我今天必须早点赶到公司。起床后,第一时间就收拾东西奔赴地铁站了。
生活总是会给我们开一些我们意想不到的玩笑。
由于同事的一些非正常操作,导致产品受到影响。清晨醒来准备完成写作任务,打开电脑就收到邮件提醒,原有的写作计划与时间安排就这样被打破了。
有些意外发生后,人们通常是需要讨论一下,为什么会发生意外,到底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面对责任压力的时候,人们总是会带着一定的情绪去发言,这时候就会不经意间展示出平时所不常见的一面。诡辩、指责、逃避,各种日常大家不认同的行为就会在这种场景下暴露无遗。
图片来自Pexels
讨论中,有一个细节引起了我的思考。
东西做错,可能是执行人员没有明确任务要求所致。问起事前是否对任务目标有过详细了解。答曰,忙得没时间看,做得时候边做边看。
忙,似乎成为了人们一切不作为的通用理由。
因为忙,我没时间这样,我没时间那样。那,为什么有时间去“忙”呢?有多少事是我们必须得去“忙”的呢?有些需要必做的事没有及时做,甚至是没有做。那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事存在呢?一个工作任务分配到具体责任人身上,那这个人的时间就应该有一段是属于这个事的。事有主次之分,那时间分配就应当有对应的优先级别。
在日常的协作中,我们的时间往往不只是属于我们自己的。与人共担某个任务,那在某一时间段内,我们的时间是属于这个任务参与者所有人的。由于某个人在这个时间段内某一项的不作为,所有的参与者本质上都是这个“不作为”的受害者。
富兰克林讲过,浪费别人的时间等于谋财害命,浪费自己的时间等于慢性自杀。
但生活中,我们总是会遇到这样那样的无谓的事,在浪费我们的时间和生命。有人可以不自重,但我们需要自爱。生命是如此宝贵,时间作为每个人都有的,每天都在消逝的一笔不可逆的财富,是最经不起浪费的。
在有限的时间内,让我们尽量做点有意义的事。我们早起,是为了过得更充实;我们行动,是为了过得更饱满。浪费时间是可耻的,我们通过自律、提高效率,是为了有更多的时间做更多的有意义的事,就算浪费也要浪费在美好的事物上。
今天,因为一个小插曲,打乱了我晨起写作的节奏。好在又因为白天各种事务繁杂,把写作这事延后到了晚上快11点才能执行。时常看到有自媒体人自嘲说,“我要日更,不做太监!”真正自己也实际行动了,才发现原来坚持做一个事是如此困难。自身原因尚可控制协调,客观原因就总是令人唏嘘了。
不管怎样,能坚持的好习惯,还是要坚持的。有些美好,是必须达到量的积累,才能有幸体验到的。
因为事件A占用了我的时间,所以我就没时间做事件B了。
下次再有人这样回答我的问题,我就开掉他。
不会利用时间的人,不值得合作。
极端环境,可以辨别人的本性。
年1月30日
Word统计,上文共计字
承蒙错爱,请赏“好看”!?
六点行动赞赏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