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可逆性脑卒中治疗专科医院 >> 可逆性脑卒中症状 >>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52生活中的透镜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52生活中的透镜

 

点击上方蓝字   )

A.aB.bC.cD.d

2.下列关于透镜光学性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凡是过光心的光线,其传播方向都不变

B.经透镜后其光线是发散的,该透镜肯定是凹透镜

C.经透镜后其光线是会聚的,该透镜肯定是凸透镜

D.以上说法都正确

3.

一块长方体玻璃砖内有一个呈双凸面(球面)的空气泡,可以看作透镜。一束平行光束按如图所示方式射向气泡,则这束平行光将(   )

A.穿过气泡后仍保持平行

B.穿过气泡后会聚

C.穿过气泡后发散

D.不能穿过气泡,全部被反射

4.一种手电筒上所用的聚光电珠如图所示,其前端相当于一个玻璃制的凸透镜,为了使灯丝发出的光经凸透镜后变成平行光,应把灯珠放在(   )

A.焦点处

B.焦点以内

C.焦点以外

D.任意位置

5.在如图所示的光路图中,正确的是(   )

6.张家界因山而著名,吸引许多中外游客来旅游,有少数游客在山上游玩时将空纯净水瓶扔在山上,这样做既污染了环境,同时还可能引起山林火灾。这是因为当下雨时纯净水瓶装入水后,就相当于一个      透镜。晴天强太阳光照射它时,它对光线会产生      作用,可能会引起枯叶着火。因此我们在山中游玩时一定要注意保护环境。

7.晴朗的夏日中午,往树或花的叶子上浇水,常会把叶子烧焦,其原因是这时叶面上的水珠相当于         ,它对光起      作用,使透过它的光可能             而将叶子烧焦。

8.

往试管里注入清水,用橡皮塞堵住管口,留一稍大的空气泡。让阳光垂直照射试管,发现阳光透过空气泡在白纸上形成一橄榄状的暗影,如图所示,原因是                           ,用掌握的物理知识分析,阳光透过试管的其他部分,呈现在白纸上的是               。

9.给你一个透镜,不知道是凸透镜还是凹透镜,请你简要写出两种判断方法。

(1)                  。

(2)                  。

10.如图所示,可以利用不同的光学元件来改变入射光线OA的传播方向。请在图中分别画出两种合适的光学元件(只要求画出光学元件大致位置的示意图,但须与光学规律相符)

★11.小明有3个凸透镜,它们用同种材料制成,形状如图所示。

(1)你猜想它们的焦距是否相同?如果不同,你认为哪个焦距大?哪个焦距小?

(2)请设计实验证明你的猜想:简要写出实验步骤,画出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

(3)小明根据实验观察画出的三组光路图如图所示。根据这个实验记录,你可以得到什么结论?

参考答案

1.B 解析:使光线发散,这是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而凹透镜的形状是中间薄、边缘厚。

2.A 解析:凸透镜对光线起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起发散作用。会聚是指入射光线经透镜折射后,更靠近主光轴,但折射光线可能是会聚的,也可能是发散的。发散是指入射光线经透镜折射后更远离主光轴,但折射光线可能是会聚的,也可能是发散的。

3.C 解析:

在玻璃砖内部的双凸空气泡,易错误地认为是一个凸透镜。用切割法将玻璃砖在气泡处左右拉开一段距离,有气泡的玻璃砖等效为两个玻璃做成的凹透镜。根据凹透镜对光线的发散作用知,平行光先被右侧凹透镜发散,再被左侧凹透镜发散,最终会发散射出玻璃砖,故选C。

4.A 解析:此题以日常生活中的聚光电珠作为研究对象,将物理知识应用到现实生活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根据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结合光路的可逆性可知,从焦点发出的光经凸透镜折射后将平行于主光轴,所以选A。

5.A 解析: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过另一侧的焦点,故A正确;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即折射光线偏近主光轴,但B图中光线远离主光轴,故B错误;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即折射光线偏离主光轴,但C、D图中光线都靠近了主光轴,故C、D错误。

6.解析:装入水的纯净水瓶能透光,并且中间厚、边缘薄,此时就是一个水凸透镜,在一些特定的条件下,会因为会聚的阳光恰好使易燃物因温度升高而燃烧,发生火灾。

答案:凸 会聚

7.解析:叶面上的水珠相当于凸透镜,它对光起会聚作用,使透过它的光可能会聚于一点而将叶子烧焦。

答案:凸透镜 会聚 会聚于一点

8.解析:用作图法分析:画出玻璃管空气泡处截面图和没有水处的剖面图如图所示。可知有空气泡处相当于凹透镜,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阳光通过这部分后会形成一片阴影区;没有气泡的玻璃管相当于凸透镜,阳光通过凸透镜后会聚于一处,通过试管后会出现一条与试管平行的亮线。

答案:空气泡下的水相当于一凹透镜,对光线起发散作用 一条与试管平行的亮线

9.答案:(1)利用透镜的形状进行判断:用手去摸,中间厚、两边薄的是凸透镜 (2)利用透镜对平行光的作用进行判断:让透镜对着太阳光(或平行光源)移动,能会聚光线的是凸透镜,反之是凹透镜

10.解析:可选用平面镜、凸透镜、凹透镜。在选用平面镜时要注意反射角和入射角相等;凸透镜、凹透镜要注意画出主光轴。

答案:如图所示(画出两种即可)。

11.解析:要证明自己的猜想,关键在于测出三个凸透镜的焦距进行比较。测定凸透镜焦点最简单的方法,就是让太阳光平行于主光轴通过凸透镜会聚于一点。

答案:(1)不相同 A的焦距最大,C的焦距最小

(2)分别测出3个凸透镜的焦距,具体方法是让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在透过阳光的一侧前后移动白纸,直到白纸上出现一个小亮点(焦点),用刻度尺测量焦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就是凸透镜的焦距。比较3个凸透镜焦距的大小,看猜想是否正确。记录数据的表格见下表。

(3)同种材料制成的凸透镜,表面越凸,焦距越小(表面越扁平,焦距越大)。

相关内容

相关内容

1.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讲解+知识点+练习

1.2《运动的描述》讲解+知识点+练习

1.3《运动的快慢》讲解+知识点+练习

1.4《测量平均速度》讲解+练习

第一章《机械运动》复习:知识点+测试题

2.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讲解+知识点+练习

2.2《声音的特性》讲解+知识点+练习

2.3《声的利用》讲解+知识点+练习

2.4《噪声的危害和控制》讲解+知识点+练习

第二章《声现象》复习:知识点+测试题

3.1《温度》讲解+知识点+练习

3.2《熔化和凝固》讲解+知识点+练习

3.3《汽化和液化》讲解+知识点+练习

3.4《升华和凝华》讲解+知识点+练习

第三章《物态变化》复习:知识点+测试题

4.1《光的直线传播》讲解+知识点+练习

4.2《光的反射》讲解+知识点+练习

4.3《平面镜成像》讲解+知识点+练习

4.4《光的折射》讲解+知识点+练习

4.5《光的色散》讲解+知识点+练习

《光现象》复习:知识点+测试题

备注

备注:本资料电子教材,知识点均来自百度文库,图文素材来自七彩课堂,文字讲解部分来自物理备课大师,视频讲解来自腾讯视频。

我们尊重原创,如有侵权请后台联系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本文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内容为作者观点,并不代表本


转载请注明:http://www.soakf.com/wadzz/1917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