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请认真看完,他可能影响你的一生。20世纪的物理学家们纠结的一个问题就是:光到底是波还是粒子?为了找到真相,大家决定做一个实验。用一个光子发射机对准双缝发射,假如光束是粒子组成,那他通过双缝后呈现在屏幕上时,就一定会留下两道杠,就像子弹从枪口射出一样,会直接打在屏幕上。假如光束是由纯波组成,那么屏幕上就会留下如斑马线一样的多道条纹。就像水波穿过缝隙时会形成两个波源,通过两道波的震荡干涉,屏幕上最终会出现一排斑马线。因此出现两道杠则是粒派,斑马线则是波派。
第一次实验时,光子枪对准双缝发射,结果是标准的斑马线。第二次实验时光子枪切换到点射模式,每次只发射一个光子,但是经过长时间的积累,还是出现了干涉条纹,明明两个狭缝中只有一个狭缝有光子通过,那这个光子是在和谁进行干涉呢?难道是在和自己干涉吗?到这里为止第一个问题出现,这便是量子力学的第一个定律:叠加态原理。物理学家带着不解开始尝试第三次实验,在屏幕前左右两边加装两个探测器,来看光子到底是从哪边的狭缝中穿过。通过观察光子只从左缝或者右缝单独进入,正当科学家都一切真相大白的时候,却突然头皮发麻,因为屏幕上出现了明显的两道杠。为什么加装探测器观察,就由斑马线变成两道杠了?这便是量子力学的第二个定律:观察者原理。
既然你观测了,就会引起叠加态的坍缩,并看到一个确定无疑的结果。因此光到底是波还是粒子似乎都说得过去。正当科学家们吵得不可开交时,爱因斯坦提出了一个大胆的假说,光量子假说,也就是后来的波粒二象性。即光子在传播的时候显示为波性,但在测量时却显示出粒子性。但波粒二象性知识性质而非本质。光既可以表现出波的性质也可以表现出粒子的性质,而这其中的变量只因为观测方式的不同。这一切的解释似乎都非常合理,但几十年后发生的一件事才是让经典物理学倒塌的关键。
年惠勒提出延迟选择实验,他们继续重复之前的实验,不过这次只有屏幕,而没有摄像头,科学家计算好光子穿过缝时的时间,当他穿过后,在最后快要落到屏幕前时加上探测器,结果无论探测器速度多快,最终在屏幕上一定是两道杠。反过来如果一开始有摄像头,哪怕在最后一刻撤掉,屏幕上一定是斑马线。原因就在于摄像头是在光子穿过狭缝之后才对光子造成了影响,但却能影响到光子穿过干涉缝时的状态,这就很有意思了。理论上讲,穿缝在前是"因",被探索在后是“果”,按照经典物理学的因果律,因能决定果,但这次实验中果却决定了因。也就是说微观世界中,未来确实能改变从前,截至目前这个问题都没有一个人能给出确切的解释。但是套用玻尔的一句话:在观测发生前,没有任何物理量是客观存在的。你会发现这一切都能解释,这就是量子力学神奇的地方。延迟选择实验后,物理学界无一人不再相信量子力学。
年玻尔将中国太极图案设计为家族族徽。足以看出玻尔对太极思想的痴迷程度,他认为太极图就是对量子力学最完美的解释。
中国古人在几千年以前就领悟到了整个世界的运转规律,从至大无外的宏观宇宙到至小的微观领域,其发展变化规律尽在太极之中。众妙之门,无所不在,相互相斥,无始、无终。
奇门数字能量线网络直播课程已经正式上线,诚邀广大朋友一切探讨易经、一切研究太极八卦的无穷魅力,我们特意开设了直播动态信息发布群,方便大家一切学习,有意者请先进群,勿喜勿入!!!
文章已于修改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