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距离高速公路约米的停车场中,一辆白色拖车上的巨大铝管引人注目。这只铝管每分钟能吸收数百升由30多万辆汽车和柴油卡车排放的废气。
而年轻的化学工程师ArianSaffari则蜷缩在拖车里,将收集到的气体注入一个复杂的过滤系统。这些废气中包含了硫酸盐、硝酸盐、铵、炭黑和重金属颗粒,这些微粒比人类头发丝直径小倍。
在南加利福尼亚大学(USC)ConstantinosSioutas实验室中工作的Saffari表示,这些微粒由于过小,无法被很多空气污染监测设备精确测量。
这些直径通常小于0.2μm的“超微”颗粒被划分至俗称PM2.5的粒径范围内。而PM2.5这一空气污染物级别涵盖了直径2.5μm及以下的微粒。在谈到毒性时,微粒的尺寸显得尤为重要:直径越小,越容易接触到细胞,因此氧化压力的程度也就越高,其结果是会产生化学活性分子,比如某些能够破坏DNA及其他细胞结构的过氧化物。
是否存在联系?
吸入超微颗粒污染物已被确定是一种健康风险,因为它能够引发诸如哮喘、肺癌等疾病,最近甚至还发生了引发心脏病的案例。而且,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它还能伤害大脑,加速认知老化,甚至可能增加阿尔茨海默氏症及其他痴呆症的患病几率。
目前空气污染与痴呆症之间是否存在联系仍有争议,甚至该观点的支持者也提出警告,表示需要进一步研究证实两者之间的因果关联,并要清楚微粒是如何进入大脑并在里面兴风作浪的。
然而,越来越多的流行病研究、动物模型和人类脑部造影的最新发现,以及能模拟暴露在PM2.5环境中的高精尖技术,全部将警报升级。事实上,一项长达11年的流行病研究显示,生活在高出PM2.5标准值环境中的老年女性罹患痴呆病的几率高于正常环境两倍。(标准值是由美国环境署给出的12μg/m3的限值。)USC凯克医学院流行病学家陈居泉(音译)表示,如果这个调查结果在普遍人群中被证实了,那么世界范围内大约21%的老年痴呆病的诱因将归咎于空气污染。
另一项研究则加深了人们对该问题的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