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可逆性脑卒中治疗专科医院 >> 可逆性脑卒中常识 >> 吃的越清淡就越健康日本权威专家吃肉不仅能

吃的越清淡就越健康日本权威专家吃肉不仅能

 

北京医院治疗白癜风费用 http://pf.39.net/bdfyy/

  多数人都认为控制卡路里、多吃鱼和蔬菜及粗粮是养生之道,其实这种想法是错误的。高龄者如果不食用肉类,可能会导致早死。日本权威学者熊谷教授、若林特任教授指出:吃肉不仅可以长寿,还能预防糖尿病和抑郁症……

  日本国内做过一项20年的介入研究。其结果显示高龄者如果正常摄取肉类,可以延缓老化速度。并且可以预防糖尿病的患病率,从而降低死亡风险。提出此论点的是人类综合科学大学人类科学部的熊谷修教授。

熊谷修教授和若林敬二特任教授(右)

  研究表明:

  1、一天食用80克,死亡风险可减少43%;

  2、吃瘦肉不如吃含有脂肪的里脊肉;

  3、要是沾上黑啤酒拷着吃,可以减少罹患大肠癌的风险;

  4、与西兰花和洋芹搭配效果更佳。

  东京都老人综合研究所就老化及生活习惯做了一系列的研究。研究对象为秋田县大仙市南外地域在住的65岁以上的老人,在年至96年的4年间,针对千人进行了生活饮食习惯的观察研究。60%的人原本是两天食用一回肉类,但在此4年间食用人群降至50%。而对油脂类、煎、炒、炸类食物的摄取也有所控制。结果显示随着以上物质摄取量的减少,血清蛋白值含量随之降低。

  也就是说,即使健康的高龄者,一直放任摄取量减少的话,也有可能陷入低营养状态。东京医科齿科大学名誉教授藤田紘一郎指出,血清蛋白是血液中含有的蛋白质。是身体组织再生及修复不可或缺、维持生命的重要组成物质。随着年龄的增长,该物质的量会随之减少。正常值为4.1-5.1g/dl,一旦低于3.5g/dl则属于新型营养失调症。低于3.4g/dl的人群,在一年后有半数的人不幸离世。

  熊谷教授的观察研究在年结束,再到年的4年间,开始指导居民增强对肉类、油脂类食物的摄取。结果显示,血清蛋白平均值基本达到4.3g/dl,这些人群有效的控制了自身的老化进程,与之相比没有达到平均值的人群则以20%的速度加快老化。到了65岁以上,一定要保持达到此平均数值才是王道。

  为什么肉类可以改善血清蛋白呢。那是因为摄取了各种蛋白质后,经胃消化后作为氨基酸被小肠吸收。肝脏通过氨基酸生成蛋白。整个过程需要消耗很多体内的能量,而能量的最好来源就是肉类中所含的脂肪酸。因此,生成血清蛋白最有效的途径就是摄取肉类。实验还证实了通过摄取肉类,也有效的改善了血液中血红蛋白的含量。

  血红蛋白的低下会引起贫血等症状,对高龄者来说,贫血是致命的。不但危机健康也是老年痴呆症等恶疾的罪魁祸首。而且,血红蛋白的有效改善还可以预防糖尿病和抑郁症。高龄者是罹患糖尿病的主要人群,通过摄取肉类,有效的控制了血红蛋白A1c的增加,也就是说骨骼和肌肉的强度相对增加,从而改善了胰岛素的抵抗性,达到糖尿病的预防功效。

  肉类可以提升综合胆固醇,很多人认为胆固醇的含量越少越好,其实这是针对中年人人群的数据。据各类研究显示,超过50岁数值稍高一点才是健康的。死亡风险也会相对降低。综合胆固醇含量低下的男性高龄者,容易产生抑郁倾向,而适当摄取肉类可以达到预防抑郁的效果。男性从60岁、女性从50岁开始,最好有意识的摄取肉类,每天坚持摄取80g。对于高龄者来说可能一时难以负荷,刚开始的时候可以每周摄取两回,逐渐达到摄取的标准。

  虽说一定的肉类摄取对身体有益,但是错误的烹饪方式也是导致大肠癌成为继肺癌之后,病死率第2位的又一黑手。肉在高温烧烤后会产生化学物质,也会生成黑、焦等物质。持续摄取是导致大肠癌、乳癌的重要原因。静冈县立大学食品环境研究中心的若林敬二特任教授指出,改变料理方式就可以有效预防大肠癌等的患病风险。

  研究显示在烧烤的时候使用啤酒浸泡的方式,可以有效减少PAH化学物质的产生。其中,使用黑啤的效果最佳。而且,和其他食材一同烹饪也是绝佳的选择,比如洋葱、西兰花,洋芹等。肉类与此种抗酸化作用较强的食材一同烹饪食用的话,更能达到预防癌症的效果。

来源:信息王

粗茶淡饭竟会加快这件事,

日本警示民众“要吃肉”!

但是吃法有讲究

根据日本厚生省《平成27年(年)国民健康营养调查》,年纪越大,营养不足,BMI20以下的状况越严重。每五位80到84岁的老人就有一位被归类为“低营养族群”,85岁以上的人则有1/3没有摄取足够营养。

我们讲,吃得越清淡,老化就越严重。

这是因为老年人胃口变小后,三餐要是粗茶淡饭,热量和营养素就会不足,免疫力因此下降。营养不足使得因心肌梗塞、狭心症等心血管疾病死亡的风险变大,“若高营养族群的死亡风险是1,低营养族群的风险就是2.5倍”。

为此,我们的邻国日本曾警示他们的民众:长期营养摄取不足,死亡风险可能倍增,认知机能也会下降。

一项调查结果表明,不吃肉的人比两天吃一次肉的人患痴呆症的概率要高一倍。

▲BMI指数查询表

肉炖一小时,是营养宝库

日本长寿之乡冲绳的长寿老人都有吃肉的习惯,他们基本上每天都吃肉,而几乎没有人患心血管系统的老年病。

他们喜欢吃肉,但制作方法却与众不同,不是顿顿炒肉、炸肉,而是:把肉煮2~3小时后在汤里加上萝卜或海带,然后再炖1小时才食用,他们把这种菜叫“营养宝库”。

这样子的做法,肉经过长时间的炖煮,其不饱和脂肪的含量明显增加,胆固醇含量会大大下降,这种肉既含丰富的营养,又不会引起心血管疾病,是延年益寿的营养佳品。

东京都老年综合研究所副所长柴田博士说,肉食中含有多种丰富的氨基酸,它们可以使血管保持柔软,预防动脉硬化和脑中风,提高对传染病的免疫能力。

由此可见,影响健康的原因并不是食物本身,而是人类的处理方式、食用量。

绝对禁吃荤菜并不能保证健康长寿,相反,可能造成蛋白质等营养素供给不足,而最终加快、导致死亡。

所以,每人都应安排合理科学的膳食,在荤食方面不应取偏颇态度,只有科学处理好荤素的关系,才能吃出健康,吃出长寿。

延迟老化的吃饭方式很简单

延迟老化的饮食方式,专家提出下列饮食重点:

1

红肉白肉都要吃,都不多吃

银发族容易缺乏营养,少吃一餐就会让骨头、肌肉虚弱无力。每一餐都要吃,年纪越大,食量越少,更要重视营养是否充分摄取。

老年人在吃肉(包括内脏)时要掌握这样一条原则,即少量、多样化。肉食多样化,可增添人的食欲。有人提出:“吃畜肉不如吃禽肉,吃禽肉不如吃鱼肉。”这话是很有道理的。

一般来说,老年人的饮食,应以鱼、奶、蛋为主再辅以其他肉类食物,每天吃50克红肉为宜;运动量大的老人,可多吃一些,达到每天75克左右。

患有高血脂、糖尿病等慢性病者,则应少吃红肉,一周可吃1~2次,以每次不超过50克为宜。

鱼肉是肉食中最好的一种,其肉质细嫩,比畜肉、禽肉更易消化吸收。同时鱼肉中脂肪含量低,对防治心脑血管疾病更为妥当,常吃鱼还有健脑作用。因此,肉类选择上,提倡多吃鱼。

2

三餐份量均衡

三餐份量均衡分配,可以让肝脏稳定合成白蛋白,使合成代谢反应安定运作。

3

充分摄取动物性蛋白质和抗氧化食物

动物性蛋白质食物含人体必需胺基酸,建议摄取量比国际饮食参考摄取量再多一些。抗氧化食物可以清除体内自由基,减缓老化速度。比如一些深海的鱼。

4

不要只挑软的食物吃

咀嚼能力反映身体的老化程度,为了维持咀嚼能力,建议选择适当食物,每口食物慢慢咀嚼。

5

维持口腔环境的清洁

每半年到牙医报到一次,检查牙齿,洗牙保持口腔环境清洁,以维持咀嚼能力,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并发症风险。

6

适当外食

我们当然推荐大家在家里吃饭,但也不要认为外面的食物都是有毒的。

50岁以后,大家可以积极创造想吃的欲望,就算一个人,也可以到不同的餐厅用餐,挑战味蕾,一周来一次,穿上最喜欢的衣服,带上自己的伙伴们,出门享受一次年轻!

7

多炖少炒,是最理想烹饪方式

在蒸、炒、炖、煲等烹饪方式中最适合中老年人的是炖和煲。所谓炖,就是不加油,直接把肉放入涡中,加入适量的冷水煮。老年人的咀嚼能力大多衰退,而炖出的肉质鲜嫩柔软,更符合老年人的饮食习惯。

采用炖食的方法,饱和脂肪酸可减30%~50%,不饱和脂肪酸则有所增加,胆固醇含量下降,营养更好。

8

得有些病时,要少吃肉

老年人之所以要吃肉,目的就是从肉食中吸收优质蛋白质。但是蛋白质却不利于急性高血压患者,优质蛋白质在人体内的代谢产物尿素要经过肾脏排出体外,增加了肾脏的负担,所以肾炎患者忌食高蛋白食物。

如果老年人患有感冒的时候,则不宜吃鸡肉,否则会久治不愈。因为感冒后大多有发热、多痰或咳嗽等症状,而鸡肉可以加重这一症状。感冒患者更不宜吃热量较高的其他肉制品,如羊肉、狗肉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soakf.com/wahl/20367.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