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造影剂脑病目前尚无确切定义。
多指碘造影剂应用后短时间内出现的精神行为异常、意识障碍、癫痫发作、肢体瘫痪等中枢神经系统损害表现。多为一过性。
本节主要包含皮质盲、无菌性脑膜炎及造影剂永久脑损害。
皮质盲
1概述
造影后皮质盲最早于年报道。[Neurology;20:–]
指枕叶视皮质病变引起的中枢性视功能障碍,主要表现为双眼视力丧失,但瞳孔对光反射正常。
发生率:低渗造影剂为0.1~1%,高渗造影剂为4%,可发生于冠脉、脑DSA后,以椎动脉造影后较常见。
[Angiology,,47(8):-6.WorldNeurosurg,,75(1):83-6.PediatrRadiol,,39(11):-6.中国脑血管病杂志,,8(8):-5.]
2发病机制
血脑屏障破坏:枕叶BBB最薄弱,造影剂破坏视皮质BBB,导致细胞毒性损害;
椎基底动脉的交感神经支配相对不完整:脑血管自动调节保护能力差;[BrainRes.;:-]
脑血管痉挛:高压快速注射造影,引起血流动力学改变,导致脑血管痉挛;
特异质反应。
[IntervNeuroradiol.Mar;18(1):33-41.WorldNeurosurg,,75(1):83-6.AJNRAmJNeuroradiol,,24:-6.]
3临床表现
双眼视力丧失,但瞳孔对光反射正常(主);
运动性癫痫:Shibakirietal..等多个报道
头痛:Studdardetal.
瘫痪:中枢性面瘫Sageetal.;交叉瘫Utzetal.;偏瘫
意识模糊、流畅性失语、遗忘Lantos5例.
烦躁及肢体笨拙Parryetal.
Balint综合征:即皮层性注视麻痹,眼球随意运动消失,但自发与反射性眼球运动正常,常伴失语、失写、失用。
[ArchNeurol.;59:-.]
4影像学特征
CT平扫:正常或皮层显影不清,皮层下增强,脑水肿、蛛网膜下腔高密度类似SAH。
术后即刻+术后4天[ArchNeurol.;59:-]
MR表现:病灶多于顶枕区;T1呈等或低信号;T2及Flair高信号,Flair最明显,病灶常较小,且信号强度较弱。DWI多呈等信号,ADC等/呈高信号,提示血管源性水肿;若DWI呈高信号,提示合并细胞毒性水肿。
动脉瘤填塞术后12h皮质盲[AJNRAmJNeuroradiol25:–,February.]
[CatheterizationandCardiovascularInterventions57:47-49()]
由此可见:造影剂所致皮质盲与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症(PRLE)的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有一定相似性,故有学者认为,造影剂引起的皮质盲可能就是PRLE。[AmJNeuroradiol,,25:-.ArchNeurol;59:-.CatheterCardiovascInterv.;57:47-49.MedJAust;1::43-44.]
无菌性脑膜炎
1概述
年,ZweiflerRM等首次报道了1例在腰椎管造影后第2天出现无菌性化学性脑膜炎患者,体温升高,脑膜炎刺激征阳性,脑脊液穿刺未见明显异常,经治疗h后体温恢复正常[Neuroradiology,,37(2):-]。
2发病机制
3典型病例
患者59岁女性,间断头痛3天。既往有糖尿病、高血压及肾病史。10年前左眼术后失明。对多种药物过敏,术前尿蛋白2+,潜血3+葡萄糖3+,白细胞+;空腹血糖11.5mmol/L。脑DSA示:右侧大脑后动脉未显影。
术中应用碘普罗胺90ml;术后1h突发全头剧烈疼痛,恶心、出汗,非喷射状呕吐胃内容物,继之意识模糊、烦躁不安。查BP/mmHg,即刻血糖11mmol/L。
头痛后即刻CT,左侧脑沟裂内密度稍增高
术后14h意识障碍加重,发热,查体:T39.2℃,BP/90mmHg,意识不清,疼痛刺激后四肢均见活动,且双侧无明显差异。左瞳为术后改变;右瞳孔正常,光反射迟钝。抬颈有抵抗,巴氏征双侧阳性。
术后14h,脑MRT1、T2
术后14h,脑MRFlair
术后14h,脑MRDWI
?术后20h查CSF压力、常规、生化正常。持续高热,体温最高39.8℃。胸部CT提示支气管感染。
?48h,意识障碍减轻,嗜睡,生命体征正常。
?72h,症状恢复至术前。复查CT同术前。
造影剂永久性脑损害1典型病例
?用ml碘普罗胺行动脉瘤填塞,术后即刻右侧偏瘫,右侧感觉丧失及右侧忽略。
?1年后仍遗留右侧肢体痉挛。
?而1年后复查造影,用碘海醇ml未再发生神经系统损害。
[IntervNeuroradiol.Mar;18(1):33–41]
造影剂脑病的危险因素
高血压
脑缺血
肾功能不全
造影剂过量
后循环介入诊断、治疗手术
患者情绪紧张?
治疗无特异性,主要是对症。
白癜风早期能治愈北京哪里治疗白癜风效果最好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