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本文之前,请您先点击本文上面的蓝色字体“张老师上课时间”再点击“ 注意:在中考中经常在验电器的题目当中考查这句话,尤其要提醒考生注意电荷、电流、自由电子这三个关键词,很多考生都是错在审题上。2、电流表不能直接与电源相连。 注意:在电路图的分析中尤其要注意此点,当然在画电路图或连接实物图的时候考生自己也要避免出现这样的错误。3.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安全电压应不高于36V,家庭电路电压V。 注意:此处只强调一点,安全电压为不高于36V,不能说安全电压是36V。4.金属导体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玻璃温度越高电阻越小)。 注意:在实验题中经常考查此条结论,一般情况我们在分析电路时不考虑温度影响。如果电阻的U-I图是曲线,那么就要考虑温度影响了。5.能导电的物体是导体,不能导电的物体是绝缘体(错,“容易”,“不容易”)。 注意:明确导体和绝缘体的概念,虽然考查的次数很少,但是一旦考了就是很容易丢分的地方。6.在一定条件下导体和绝缘体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注意:例如玻璃在高温下熔化以后,可以导电。7.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有: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温度(温度有时不考虑)。 注意:探究电阻大小影响因素的实验经常考查,要注意控制变量。有些题目会让考生提出猜想,最好从这四条中选取。概念上也要清楚电压、电流不影响导体电阻。8.滑动变阻器和电阻箱都是靠改变接入电路中电阻丝的长度来改变电阻的。 注意:电路图和实物图互画的时候,滑动变阻器的调节作用要保证一致。电阻箱读数时应注意量程和分度值。9.利用欧姆定律公式要注意I、U、R三个量是对同一段导体而言的。 注意:在电学计算中经常考查这一点,列式的时候一定要问自己一句,公式中的所有物理量是否对应同一电路中同一个导体。10.伏安法测电阻原理:R=U/I伏安法测电功率原理:P=UI。 注意:实验题有时会让考生填写实验原理,其实就是要我们填一下公式,所有小伙伴们无须惊慌。
11.串联电路中:电压、电功、电功率、电热与电阻成正比。并联电路中:电流、电功、电功率、电热与电阻成反比。 注意:此点是串并联电路的基本应用,在考生拿到电学题目时,就应先分析电路属于串联还是并联,并且自然的想到正比反比关系。如果做不到的话,那就是知识掌握还不够熟练了哦~~~12.在生活中要做到: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 注意:一定要记住低压危险,不可以碰。但是高压更危险,靠近都不可以。就能记住啦。13.开关应连接在用电器和火线之间.两孔插座(左零右火),三孔插座(左零右火上地。 注意:这是在安全用电这部分知识经常考查的内容,考查形式无非是选项的判断,或者是家庭电路电路图的判断,只要我们记住这三句话,3分到手没问题。14.“VW”的灯泡比“V40W”的灯泡电阻小,灯丝粗。 注意:根据R=U2/P,P越小R越大。灯泡电阻大小主要由粗细决定。15.家庭电路中,用电器都是并联的,多并一个用电器,总电阻减小,总电流增大,总功率增大。 注意:不光是家庭电路,学校以及办公室的电路中用电器都是并联的。并联电路电阻越并越小,所以总电压一定的情况下,总电流增大,总功率增大。16.家庭电路中,电流过大,保险丝熔断,产生的原因有两个:①短路②总功率过大。 注意:单选、多选和填空题经常考查这个知识点,记住就好。17.磁体自由静止时指南的一端是南极(S极),指北的一段是北极(N极)。磁体外部磁感线由N极出发,回到S极。 注意:对于磁体的一些基本概念,需要牢记。18.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注意:常识了,没有什么需要强调了,只要不看错题就好。19.地球是一个大磁体,地磁南极在地理北极附近。 注意:地球的南北极,和地磁的南北极是反的,一定要注意。20.磁场的方向:①自由的小磁针静止时N极的指向②该点磁感线的切线方向。 注意:对磁场方向的一个概念问题,应注意是小磁针N极所指方向。
21.奥斯特试验证明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电生磁、电流的磁效应),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磁生电、发电机)。注意:奥斯特和法拉第两位伟大的物理学家的事迹千万不要搞混。22.电流越大,线圈匝数越多电磁铁的磁性越强(有铁心比无铁心磁性要强的多)。注意:电磁铁磁性与什么因素有关,一共三条:①电流强度、②匝数、③有无铁芯23.电磁继电器的特点:通电时有磁性,断电时无磁性(自动控制)。注意:电磁继电器是电与磁这一章经常考查的一个知识点,它在电路中充当一个开关24.发电机是根据电磁感应现象制成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法拉第)。注意:发电机——电磁感应——法拉第——原理图没有电源——应用:麦克风——机转电25.电动机是根据通电导体在磁场中要受到力的作用这一现象制成的,电能转化为机械能。注意:电动机——通电导线磁场中受力——原理图有电源——应用:扬声器——电转机26.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①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②切割磁感线。注意:考生经常忘记闭合电路这个条件,不形成闭合回路电流不能导通。27.磁场是真实存在的,磁感线是假想的。注意:磁场是客观存在的一种物质,磁感线是为了描述磁场假想出来的。28.磁场的基本性质是它对放入其中的磁体有力的作用。注意:磁场的一个基本性质,记住即可。实际题目的考查并不常见。29.白光是复色光,由各种色光组成的。注意:这个知识点是初二时学习过的,但是在中考考点中不常见。30.光能在真空中传播,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注意:光的传播不需要介质,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31.光是电磁波,电磁波能在真空中传播,光速:c=3×m/s=3×km/s(电磁波的速度)注意:电磁波不是中考考查内容,光速必须要熟记数值。32.在同种均匀介质中光沿直线传播(日食、月食、小孔成像、影子的形成、手影)。注意:考生一定要注意这句话在填空题中要写全,漏掉同种均匀也是不给分的。年和平区模拟卷曾经考查过这个点,错误率很高。33.光的反射现象(人照镜子、水中倒影)。注意:中考的单选题经常考查光的反射现象,并且图要看清,一般都会配图考查。34.光的折射现象(筷子在水中部分弯折、水中的物体、海市蜃楼、凸透镜成像、色散)。注意:光的折射一定要注意光路图中光路方向,这个是考察点。并且折射的完整光路图还要把反射画出来。35.反射定律描述中要先说反射再说入射(平面镜成像也说“像与物┅”的顺序)。注意:这是选项里容易混淆错误的点,虽然是简简单单的一个顺序问题,可是也要千万小心。36.镜面反射和漫反射中的每一条光线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注意:漫反射、镜面反射遵循反射定律,所有光学现象遵循光路的可逆性。37.平面镜成像特点:像和物关于镜对称(左右对调,上下一致)像与物大小相等。注意:平面镜成正立等大虚像。38.能成在光屏上的像都是实像,虚像不能成在光屏上,实像倒立,虚像正立,物在凸透镜一倍焦距以外能成实像,小孔成像成实像,实像都是倒立的,能用眼睛直接看,也能呈现在光屏上。注意:实像都是倒立的,能成在光屏上;虚像都是正立的,在光屏上不能成像。这条规律能让考生审题的时候得到更多的已知条件。39、放大镜、平面镜、水中倒影是虚像,虚像是正立的,只能用眼睛看,虚像不能呈现在光屏上。注意:几个成虚像的例子。40.凸透镜(远视眼镜、老花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近视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注意:要注意会聚作用指光经过透镜向主光轴偏折,发散作用指光经过透镜偏离主光轴。
41.凸透镜成实像时,物如果换到像的位置,像也换到物的位置。注意:当物与像之间距离大于4f时,这条成立。等于或小于则不成立。42.在光的反射现象和折射现象中光路都是可逆的。注意:光路可逆性应用范围可以更广,适用于初中阶段的所有光学知识。43.凸透镜一倍焦距是成实像和虚像的分界点,二倍焦距是成放大像和缩小像的分界点。注意:这条能帮助考生记住凸透镜成像规律。44.眼睛的结构和照相机的结构类似。注意:去年眼睛和眼镜已经不在中考考察范围内,今年未知,不考概率比较高。45.凸透镜成像实验前要调共轴:烛焰中心、透镜光心、和光屏中心在同一高度,目的是使凸透镜成的像在光屏的中央。注意: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操作步骤中很重要的一环,三心在同一直线同一高度。46.熔化、汽化、升华过程吸热,凝固、液化、凝华过程放热。注意:物态变化中考单选必考,也会出现在比较靠前的位置,吸放热不能记混。47.晶体和非晶体主要区别是晶体有固定熔点,而非晶体没有。注意:只提到了固定熔点,没有提到凝固点。48.物体吸热温度不一定升高,(晶体熔化,液体沸腾);物体放热温度不一定降低(晶体凝固)。注意:此条对于解释内能部分吸放热与温度变化关系很关键。49、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大,因为温度是内能的标志;物体内能增大,温度不一定升高,如晶体熔化。注意:两句话都是很易错易考的名句,需要牢记。50、在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加,但温度不一定升高;物体放出热量,内能减小,但温度不一定降低。注意:此条与48类似,但是加入了内能的变化。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