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世界权威医学期刊《柳叶刀》发表的一项国际研究成果显示:
如果在生活中控制好九大因素,即避免肥胖和吸烟,控制糖尿病,避免抑郁和年龄相关的听力损失等就可将罹患老年痴呆症的风险降低35%。这些都是可干预的风险因素,现在开始采取行动也不晚!快转给咱爸妈看看~
1.保护好听力确保老年还有不错的听力,是可控制的九大因素之一!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一项研究发现,中度及重度听力损失的患者更容易罹患痴呆症,在年逾60岁的人群中,36.4%的痴呆症患者与听力损失有所关联。
保护听力要从年轻时开始,建议年轻人少用耳机,尤其是在嘈杂环境里听音乐、打电话,这是最伤听力的行为。如果一定要耳机,要记住“60-60”原则,即音量一般不要超过最大音量的60%,连续使用耳机的时间不宜超过60分钟,每次听半小时为宜。
此外,远离噪声,低盐饮食,避免接触耳毒性药物,适当运动等都是避免听力下降的有效方法。
2.有个好心情保持好心情,预防抑郁症也非常重要。抑郁症会导致睡眠和行为障碍,进一步成为痴呆的危险因素。降低抑郁症的发生,需要坚持运动,多接触阳光,多参加集体活动,作息规律,避免重大刺激,减少熬夜。如果出现情绪低落,精力下降,兴趣减少,以及变得自卑、认为前途暗淡悲观,食欲下降,自伤或自杀的观念或行为,就需要排除是否有抑郁了。
3.爱学习教育程度与痴呆的发生也有关系。多项研究表明,教育程度越低的人,未来发生痴呆的风险也越高,而良好的教育,能显著降低未来痴呆的发生风险。因此从儿童时期就进行良好的教育,有助于防止将来发生痴呆。
不仅如此,学习好也会降低老年痴呆的风险!瑞典卡罗琳学院的研究人员对超过名65岁以上的老年人进行了20多年的跟踪调查发现,在学校表现最差的人中,21%的人更容易患老年痴呆症。那些成绩优秀的人患老年痴呆症的风险下降了39%。
4.爱交际爱交际对于预防老年痴呆也同等重要。哈佛大学对名超过65岁的志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发现,孤独的人比拥有很多朋友的人更容易遭受认知能力下降的困扰。研究表明,通过社交来保持大脑一直接受刺激,可以有效预防老年痴呆症。
5.少抽烟在《内科学文献》网络版上刊发的一项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研究显示,与不吸烟的同龄人相比,每天吸两包烟的成年人患阿尔茨海默病的几率要高%,患血管性痴呆的几率要高%。所以,吸烟对痴呆症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当然,对于烟民来说,戒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如果尝试了很多方法都无法戒断,可以求助专业的戒烟门诊。
6.多运动各种锻炼方式都可能在预防痴呆发生中起到正面的作用。锻炼可以减少高血压、糖尿病、动脉硬化的发生,从而大大降低痴呆风险。锻炼还可以促进脑神经的联系和脑储备功能,从而减少和预防痴呆的发生。
其中慢跑、游泳、打太极拳、瑜伽等是比较推崇的预防痴呆的锻炼方式,一方面可以使身体协调性和有氧运动进行较好的匹配,同时还可以愉悦身心,有助于脑功能的改善。
7.控体重高血压、高血糖、肥胖也是导致老年痴呆症的三大风险,所以做好“三控”很重要!
北加利福尼亚州进行的一项研究发现,肥胖者(BMI≥30)患痴呆症的危险增加74%,超重者(BMI25.0~29.9)患痴呆症的危险与那些正常体重者(BMI18.6~24.9)相比增加35%,尤其是中年肥胖对增加患痴呆症危险更大。
8.控血糖年欧洲糖尿病协会(EASD)年会上公布的一项研究显示:2型糖尿病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偏高会增加老年痴呆症的患病风险,血糖控制不佳(糖化血红蛋白≥10%)的患者比血糖控制良好的人群罹患痴呆的风险高出50%。这预示着预防老年痴呆时,应注意改善血糖控制。所以糖友们一定要控制好自己的血糖。
9.控血压《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杂志)曾刊登一项研究发现,中年时收缩压越高,到老年时认知功能越差。收缩压每增加10mmHg,中等认知功能损害人数增加7%,严重认知功能人数增加9%。而另一项刊登在《柳叶刀》上的研究则发现,50岁舒张压高的人,到70岁时认知功能低下的比例明显升高。因此,中年高血压应当积极治疗。
来源:健康时报
延伸阅读
得了脂肪肝,有没有什么办法不吃药也能好?现在很多上班族既管不住嘴,也迈不开腿,因此,看到体检报告单上「脂肪肝」三个大字时,没什么好惊讶。
女性腰围超80厘米,要小心脂肪肝
检测自己有没脂肪肝的一个方法,是看体重。
医院肝病中心主任医师陈金军主任提供了一个小公式:
身高(㎝)-=标准体重(㎏)
如果发现超重,就要警惕脂肪肝了。
另一个方法,则是自测腰围。
若女性腰围超80厘米,男性腰围超90厘米,就属于腹型肥胖,也是脂肪肝的「后备军」。
陈主任说,如果想进一步确认是否患有脂肪肝,B超是最简单快捷的手段。
B超可以查出脂肪肝是轻度、中度还是重度,看出有没有肝脏的脂肪变性。
但如果要检查肝脏有没有炎症,还需要进一步的抽血检查。
抽血检查的指标主要有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谷氨酰转肽酶。
一般而言,女性的谷丙转氨酶应不超过19,男性不超过30。假如超出这一数值,就意味着肝脏有炎症,最好要做进一步治疗。
谷氨酰转肽酶过高则意味脂肪肝患者出现肾脏、糖尿病、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
陈主任解释说:「这三个酶任何一个高了,都要小心。」
同时他也提醒大家,检查前48小时不要做剧烈运动,以免影响检查结果。
脂肪肝只要没肝硬化,都能逆转
在还没发展到肝硬化时,无论是轻度或中度脂肪肝,都是可逆的。只要认真管理,治愈的可能性非常大。
治疗脂肪肝的第一步就是合理饮食,控制体重。无论脂肪肝是否伴随炎症,只要把体重减下来,都能使病情向好的方面发展。
有些人认为患脂肪肝而且转氨酶高,需要吃药治疗。
陈主任指出,就算转氨酶升高,只要配合合理的饮食与运动,还是可以调理好的,脂肪肝一旦调理好,转氨酶也会降下来。
脂肪肝预防要做「嘴上功夫」
陈主任主张患者要少吃甜食,控制糖类的摄入。
很多甜味饮料中都含有单糖成分,进入体内后很容易转化为脂肪,冰淇淋一类食物也不可以多吃,白糖、砂糖更是少吃为妙。
煮饭做菜时也要尽量少吃油,菜转碟时有一层薄薄的油就够了,如果厚厚一层全是油,就已经超标。
摄入过多脂肪,肝脏的分解和转移能力跟不上,脂肪就会堆积在肝脏,造成脂肪肝。
单靠饮食预防脂肪肝还远远不够,进行有氧运动也非常重要。
陈主任表示,在体重正常时,每周要进行3次运动,每次半小时。运动方式可以按自己的喜好选择,跑步,骑车,打太极等都可以。
若体重超标,就要增加运动量:一周运动时间需要达到分钟。
此外,还要保持良好的作息,有充分的睡眠时间。
来源:39健康网
赞赏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