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幻化成热
有阳光的地方就十分温暖。
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灶等都应用了光能转化热能的性质。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光能的一部分就会通过各种方式转化成其他能量形式,为人类所用。可是,为什么是光能的一部分,而非全部?
这个解释起来就太复杂了,决定转换效率高低的因素太多太多,具体例子也要具体分析。
可是,想必大家常有这样的感受——红色的光更容易让人感觉“热乎乎”,蓝紫色的光却让人感觉那么“冷冰冰”,这是为什么?
那是因为红色的光更容易被物体吸收,而蓝紫色的光却很难被吸收。所以,虽然紫光能量比红光大(紫光频率大),人们也很难在紫光照射下感觉到热。
2.基本单位
严格来说,光是一种电磁波,它既具有波动性,也具有粒子性。所以,从其波动性来说,光就会有一定的波长和频率,且在真空下光速c是恒定的,约3.0×10^8m/s。这三个量满足如下条件:速度。
光是由一份份的光子组成,光本身就有能量。光能也是可以算出来的,即,其中h是普朗克常量,大小是一定的。
光的频率一般是不会变的。就像人的声音一样,音量可能会变化,但是音色一般不会变化,所以你的手机、电脑才能识别出哪个才是它可爱的主人的声音。
所以,光的波长、速度就是千变万化了。那这些变化到底遵循什么规则呢?
当光从一种材料入射到另一种材料(后称“介质”)时,像透明的玻璃,波长、光速就会发生变化。如果这种介质相对于空气的折射率为n,光速就会变成:,相应的波长也变成:。
而且,光入射到介质表面时,也会发生诸如折射、反射等好玩的现象。
3.照度
当桌上放了一张铺平的白纸,在近似平行光的日光下熠熠生辉。
这张纸被照亮了,可是它所接收的光通量该怎么计算呢?这里就要用到另一个物理量了,那就是——照度。单位:勒克斯(lx)。
与发光强度相似,照度就是单位面积所接收到的光通量。它的计算公式就是:,平均照度的计算公式:。
4.发光强度
当光受到了束缚,再也不是那个可以照向四面八方的光···
如果一个本可以向四面八方发光的灯泡被一个罩子罩了起来,它的发光区域就变成了一个锥形区域了。这时候,用发光强度来表征光更适合。
发光强度,就是光源在该方向单位立体角内发出的光通量,即光通量的空间密度。单位:坎德拉(cd)。
它的计算公式就是:,平均发光强度就是,分母就是立体角的大小。
5.光通量
光,让你的眼睛无法闪躲却又不敢直视。可如何定义耀眼的光呢?
光通量,就是光源在单位时间内,向周围空间辐射出的使眼睛引起光感的能量。单位:流明(lm)。
以人眼光感最强烈的黄绿光作为标准,规定辐射功率为1W的波长为nm的黄绿光,主观视觉量,也就是光通量,为lm。
当其他波长的光的辐射功率也为1W时,他们的光通量都满足公式:。其中,为相应波长的光辐射功率;为相应波长的光谱光效率。
注意,上面的公式针对的光都是单色光,也就是只有一种波长的光。如果是复色光,需要把每种光的光通量累加。
6.创世之光
光分为了可见光、紫外线、红外线、无线电波、微波、X射线、γ射线。
光有波粒二象性,光子根据波长不同携带不同的能量;进入不同介质时要发生反射和折射,并且速度变化要服从折射定律;根据空间密度有不同的强度,通过平面要表现出不同的照度,从光源发出时携带了不同的亮度。
7.光亮度
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
前面所解释的物理量都是关于客观(被光照射到的物体)的。而对于主观(光源本身),到底怎么有什么样的性能,也很重要!
一张同样大小的纸,一张黑色,一张白色。用完全一样的光源照,为什么白色的会显得更亮?
因为当纸反射光是,它也可以被看作光源。它反射的光进入人眼,使人产生不同的光感。这里就要用到一个新的物理量来解释了,它就是——亮度。。
亮度就是:发光体在视线方向上单位面积发出的发光强度。单位:cd/m2。注意,它是一个复合单位了。
最后,你们发现了吗?光通量,光强度,光照度以及光亮度,互相之间是存在一定关系的。它们的关系总结为下图。
赞赏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