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可逆性脑卒中治疗专科医院 >> 可逆性脑卒中病因 >> 可怕小伙聊着天突然哑了耽误1分钟死百

可怕小伙聊着天突然哑了耽误1分钟死百

 

29岁的小王(化名)来自安徽,是一名空调安装工。就在不久前,和同事正聊着天,突然嘴巴结巴起来,很快竟不会说话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10月26日,医院神经内科病康复出院,虽身体已基本恢复,但回想起这次生病的经历仍心有余悸。

小王说,那天,午饭后和工友坐一块儿聊天,聊着聊着他突然结巴起来,嘴角也变歪了,开始还断断续续能说话,可没几分钟,竟变得哑口无言,连声音都发不出来了,只能用手比划。当时他就慌了,工友看他不对劲,立即医院。

该院神经内科主任邵森通过CT等检查,考虑是脑梗死,建议立即进行溶栓治疗。邵主任说,对于脑梗死患者而言,时间就是大脑,每耽误一分钟,脑细胞都以百万级的数量死亡。不幸中万幸的是,小王在发病2医院,在4.5小时的溶栓窗时间内。溶栓治疗后,当天晚上,小王就能发出声音了,虽然口齿还有些含糊不清,而第二天早上,小王就能正常讲话了,语音清晰。半个月后小王出院,没有留下明显的后遗症。

△医院病床上

才29岁的年纪,小王怎么会脑梗死呢?

邵主任通过详细的问诊发现,小王原来是一位先天性心脏病患者,8年前做过心脏瓣膜置换手术,术后不规律服用华法林抗凝治疗,医院复查相关指标。由于人工瓣膜是作为异物植入体内的,血液与非正常的心血管表面接触后,启动了人体凝血反应,导致纤维蛋白与血小板凝块形成,使血液易在瓣膜及其附近发生凝固形成血栓,血栓栓塞是人工瓣膜置换术后的严重并发症。因此,小王很有可能是瓣膜血栓脱落导致的脑梗塞。

据邵主任介绍,脑梗死又称缺血性脑卒中,是脑卒中的一种类型,占全部脑卒中的80%,是指因脑部血液供应障碍,缺血、缺氧所导致的局限性脑组织的缺血性坏死或软化。多见于45~70岁的中老年人,但目前该类疾病也在慢慢年轻化。

脑梗死的临床表现以猝然昏倒、不省人事、半身不遂、言语障碍、智力障碍为主要特征。与其关系密切的疾病有:糖尿病、肥胖、高血压、风湿性心脏病、心律失常、各种原因的脱水、各种动脉炎、休克、血压下降过快过大等。因此,有此类疾病的人群或服用特殊药物的人群为脑梗死的高危人群,需要特别注意。

邵主任告诉记者,早期静脉溶栓再通是防止缺血性脑组织发生不可逆性损伤、降低致残率的最理想方法。但溶栓治疗有严格的时间窗,理想情况是要求发病时间在4.5小时内,时间越长,溶栓治疗的副作用越大,疗效越差,严重时容易引发脑出血等危害患者生命的并发症。据不完全统计,我国脑梗死病人约90%都没有在医院,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间。所以如何迅速识别脑卒中,特别是脑梗死患者,并尽快送医,意义重大。

了解脑卒中(中风)

及时发现脑卒中,做好预防

脑卒中

脑卒中俗称“中风”,具有发病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高和死亡率高四大特点,是危害我国居民健康的重大慢性病之一。

《中国脑卒中防治报告()》统计数据指出,40岁以上人群中,有15%人处于高风险。年《中国脑卒中防治报告》显示,我国脑卒中40-74岁人群首次卒中发病率由年的/10万上升到年的/10万,平均每年增长8.3%。脑卒中患病率同样呈现不断上升趋势。75%的脑卒中患者都要留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重度致残约占40%以上。我国脑卒中死亡率是欧美国家的4-5倍,日本的3.5倍。近年来我国居民每年因脑卒中死亡人数近万,死亡率为.3/10万,占总死亡的22.8%。

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超重肥胖等是脑卒中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年我国18岁及以上居民高血压患病率为25.2%,糖尿病患病率为9.7%,高胆固醇血症患病率为4.9%,肥胖率为11.9%,超重率更是高达30.1%。随着我国城镇化、工业化、人口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快,过量饮酒、吸烟、身体活动不足等个人不健康生活方式广泛存在,脑卒中发病、患病和死亡人数仍有上升趋势。而国内外成功经验表明,及早控制危险因素和规范治疗,提高卒中预防意识,掌握卒中预防知识,可有效降低卒中的发生。因此开展脑卒中早诊早治,对高危人群进行筛查与综合干预十分必要。

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脑卒中

风险评估分级判定

1脑卒中危险因素及人群风险判定标准。

1.高血压

符合以下任意一条即可:

a.高血压病史(医院诊断)。

b.筛查测量结果显示血压升高(收缩压≥mmHg或舒张压≥90mmHg)。

2.房颤或瓣膜性心脏病

符合以下任意一条即可:

a.既往病史(医院诊断)。

b.心电图显示心房颤动。

3.吸烟

主动吸烟:一生中连续或累积吸烟6个月及以上者定义为吸烟者。

戒烟者:是指吸烟者在调查时已不再吸烟者,并坚持6个月以上。

4.血脂异常

符合以下任意一条即可:

a.既往脑卒中病史(医院诊断)。

b.测量血脂,总胆固醇≥6.22mmol/L(mg/dl),甘油三酯≥2.26mmol/L(mg/dl),高密度脂蛋白<1.04mmol/L(40mg/dl)其中一项或多项异常可判定血脂异常。

5.糖尿病患者

符合以下任意一条即可:

a.既往脑卒中病史(医院诊断)。

b.本次现场测量显示血糖升高,随机血糖≥11.0mmol/L或空腹血糖≥7.0mmol/L。

6.很少进行体育锻炼

以每周运动≥3次、每次中等强度及以上运动≥30分钟或从事中、重度体力劳动者视为经常有体育锻炼。反之,则为缺乏运动。

中等体力劳动是指手和臂持续动作(如锯木头等);臂和腿的工作(如卡车、拖拉机或建筑设备等运输操作);臂和躯干的工作(如锻造、风动工具操作、粉刷、间断搬运中等重物、除草、锄田、摘水果和蔬菜等)。

重度体力劳动是指臂和躯干负荷工作(如搬重物、铲、锤锻、锯刨或凿硬木、割草、挖掘等)。

7.明显超重或肥胖

BMI≥28为肥胖。[(BMI=体重(kg)/身高^2(m2)]。

8.有脑卒中家族史

有脑卒中家族史。医院明确诊断

a.既往脑卒中病史。医院明确诊断

b.TIA病史。医院明确诊断

2高危人群、中危人群、低危人群判定。

高危人群

具有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房颤或瓣膜性心脏病、吸烟史、明显超重或肥胖、缺乏运动、脑卒中家族史等8项脑卒中危险因素中3项及以上者,或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或既往有脑卒中者均评定为脑卒中高危人群。

中危人群

具有3项以下危险因素,但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心房颤动或瓣膜性心脏病三种慢性病之一者,评定为脑卒中中危人群。

低危人群

具有3项以下危险因素且无高血压、糖尿病、心房颤动或瓣膜性心脏病等慢性病患者为脑卒中低危人群。

如何针对不同人群进行综合干预?

高危人群

开展血压测量,血糖、血脂检查,糖化血红蛋白和同型半胱氨酸检验,颈动脉超声检查,有心律不齐者做心电图检查。明确高危人群危险因素暴露情况和疾病特征,对高危对象制定随访干预计划,由基层医疗单位分别在满6个月、12个月时开展1次随访。其中,满12个月时随访应针对高危人群开展体格检查,血压测量,血糖、血脂检验,卒中病人应进行MRS评估。

中危人群

开展血压测量,血糖、血脂检验,糖化血红蛋白检查,同型半胱氨酸检查,心律不齐者做心电图。依据国家卫生计生委脑卒中防治血压、血糖及房颤指导规范开展综合干预和指导,并由基层医疗单位在满12个月时开展1次随访,了解并控制其相关危险因素。

低危人群

开展血压测量,血糖、血脂检验,糖化血红蛋白检查,同型半胱氨酸检查,心律不齐者做心电图,予以健康生活方式指导,并持续开展科普宣教活动。

年10月29日是第十三个“世界卒中日”。

宣传主题是“战胜卒中,再立人生”。

口号是“早诊早治”。

觉得文章不错的,请点赞


转载请注明:http://www.soakf.com/ways/1973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