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庆发现汉代至南朝大型墓葬群计划路让道建遗址公园
从墓葬中发掘出土的文物。
昨天下午,肇庆市举行发布会,向外界正式公布了在肇庆发现大型古墓群和考古发掘情况。据悉,目前共清算出3座汉墓、1座东晋墓、5座南朝墓和灰坑3座、水井3口,出土陶、瓷、滑石、银、铜、铁、玛瑙等不同质地的文物300多件。
推测古墓所在地为望族墓地
据介绍,在这9座古墓中,3座汉墓为3种不同形制的土坑竖穴墓,长均在6米以上。其中“亚”字形和带棺床的长方形墓为西江流域首次发现。3座汉墓出土130多件随葬品,计有陶耳杯、陶豆、滑石方炉、滑石双扳罐、滑石璧、青铜剑、陶提筒、陶壶、陶鼎、珠饰等。
东晋墓为长方形单室砖室墓。出土器物20件,主要放置在封门处,有青瓷果盒、青瓷耳杯、青瓷盆、青瓷碗、青瓷四耳罐、银钗等。
5座南朝砖室墓,其中平面呈“凸”字形的4座,平面呈长方形的1座,均为单室墓。其专业治疗白癜风的医院中4号墓结构最为复杂,墓室长10米、宽3.3米,墓室内装潢有仿当时木构建筑的人字形斗拱、棂条窗、棱角牙砖、枋额、普柏枋、拱拴、门闸,尤其是墓后壁用特制异型砖所装潢的花墙极为罕见。
3号墓保存最为完好,墓室长8.6米,门高达3.2米,在广东极其难得。结构上为提高墓室的高度,局部加承券达六层之多,充分反应当时砖砌建筑技术的精深。随葬器物中的三足陶凭几及陶柱础形器更是该时期广东出土文物中从未出现过的。
据悉,在1处墓地内同时发现如此多的大型墓葬,从汉朝至南朝近500年,墓群排列井然有序,相互之间无叠压打破关系,表明该处应为当时有身份、地位的望族墓地。
回放:道路改造中发现古墓葬
2004年11月4日下午6时,肇庆市公安局110接报康乐中路道路改造工程挖土施工中发现古墓。在随后的现场勘察中,初步鉴定该墓为晋至南朝时期的墓葬,属券顶砖室墓,全长约7~8米、宽约2米,座向西北偏东南,范围较大。该墓葬地表封土已被推平,部份券顶被运泥车压毁。
鉴于该墓葬群位于居民密集的康乐中路段,为了避免文物遭受破坏,肇庆市文化局立即要求施工单位暂时停工,并连夜购置竹木围栏进行保护,安排工得了白癜风怎么办作人员通宵值班保护现场。
根据所掌握的基本情况,肇庆市文化局即向省文化厅报告。11月30日,肇庆市文化局与市政管理局签订协议,省考古所正式对古墓葬进行考古发掘工作。发掘工作于2005年1月12日顺利完成。
展望:原计划道路改道建遗址公园
据介绍,这一古墓葬群具有较高价值。1是从汉朝到南朝500年间墓群排列井然有序,不同朝代的大型汉朝土坑墓与南朝砖室墓同处1地,在广东地区尚属首例;二是汉土坑墓(亚字形)的范围之大、形制之特别,是肇庆地区首次发现。3是南朝砖室墓其范围之大,和形制、等级、规格之高,出土文物之精美和丰富,特别是墓葬中建筑形制的发现,如斗拱、棂条窗、影壁墙、门闸、棱角牙砖等为肇庆首次发现。
该墓地的发现和保护对研究广东及西江流域这1时期的埋葬风俗、墓葬的形制、历史文化、工艺技术、政治、经济等都是难得的第一手重要珍贵实物资料。为保护这一古墓葬群,肇庆市已决定将原来计划的康乐中路适当改道,将古墓与旁边的宋城墙、披云楼、包公井等一并建成一个遗址公园。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