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吃对了吗?
阿司匹林应该怎么吃?突然停药危险吗?出现胃肠道出血后,患者还能再服用阿司匹林吗?现如今,阿司匹林已经是老百姓耳熟能详的一类抗栓药物,但它的适应证是什么,不良反应怎么防治,特殊人群在使用时应当注意什么,却很少有人能说得清楚。
年《中国心血管病报告》显示,估计我国目前共有2.9亿心血管病患者,心血管病占居民死亡构成在农村为44.8%,在城市为41.9%,每5例中就有2位死于心血管疾病,居各种死因的首位。阿司匹林是循证医学证据充分、适应症广泛和最佳成本效益比的抗栓药物,各国权威指南均将阿司匹林列为抗栓治疗的基础用药,是心脑血管疾病防治的基础用药。然而调查却显示,由于对阿司匹林临床地位认识不足以及顾虑其不良反应等原因,仍有部分能从阿司匹林治疗中获益的心脑血管病患者未能服用或长期服用阿司匹林,这种现象在基层尤为普遍。
为指导阿司匹林临床应用,10月31日,由中国老年学学会心脑血管病专业委员会、中国康复医学会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中国医师协会循证医学专业委员会、中国心脏联盟共同组织专家制订的《阿司匹林抗栓治疗手册》正式发布。对于医患都关心的一些问题,小新君贴心地做了梳理~1为什么阿司匹林能防治血栓栓塞性疾病?血栓栓塞性疾病已经成为全球最主要的致死和致残原因。血栓栓塞性疾病主要包括动脉血栓栓塞性疾病、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以及心腔内血栓形成等。动脉血栓形成主要累及心脏、脑和外周动脉血管。动脉粥样硬化是一个缓慢的过程,而斑块破裂及血栓形成却是瞬间发生的。血小板聚集是血栓形成的核心步骤,而阿司匹林具有不可逆性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因而能够防止斑块破裂时血小板聚集形成血栓,从有效到预防急性血栓事件。2阿司匹林对哪种类型的血栓性疾病有效?阿司匹林是抗血小板药物,主要用于动脉血栓栓塞性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对于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和心腔内血栓形成抑制作用较弱,其抗栓疗效明显弱于抗凝药物,不作为首选。3哪些心血管疾病患者单独使用阿司匹林?主要用于心血管疾病的一级预防和急性期稳定后的二级预防,包括:*具备中高危因素的一级预防人群(10年心血管病事件风险大于10%)*慢性稳定型心绞痛*急性冠脉综合征稳定后(通常1年后)*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取决于是否植入支架及种类)*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外周动脉疾病*缺血性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生物瓣膜置换术后(3个月后)*经皮主动脉瓣置换术后(6个月后)4哪些心血管疾病患者需要联合使用抗血小板治疗?阿司匹林是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抗栓治疗的基石,多数联合治疗方案均是在阿司匹林治疗基础上,主要包括:*某些高危的稳定性冠心病患者,如反复多次心肌梗死等*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1年内)*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1年内)*不稳定性心绞痛(一年内)*择期PCI围术期及术后(1年内)*闭塞性外周动脉疾病*部分缺血性卒中患者*部分血栓高危但不适合抗凝治疗的非瓣膜病房颤患者*伴有卵圆孔未闭的缺血性脑卒中或TIA患者,无法接受抗凝治疗*经皮主动脉瓣置换术后(6个月)5哪些人群应使用阿司匹林进行心脑血管疾病的一级预防?不同指南对于阿司匹林一级预防人群的界定不同。一般建议中高危人群应该考虑使用阿司匹林长期治疗。《中国抗血小板中国专家共识》建议合并有下列3项及以上危险因素者服用阿司匹林75-mg/d,包括:男性≥50岁或女性绝经期后、高血压(血压控制到</90mmHg以后)、糖尿病、高胆固醇血症、肥胖(体质指数≥28kg/m2)、早发心脑血管疾病家族史(男<55岁、女<65岁发病史)、吸烟。同时,还应该评估出血风险,尤其是胃肠道出血风险,如心血管事件获益超过出血风险即推荐使用阿司匹林。6阿司匹林每天服用几次合适?阿司匹林用于血栓性疾病预防和治疗,通常为每日服用一次。主要原因为:阿司匹林在血浆中的半衰期是15-20分钟,但由于不可逆阻断血小板的COX(血小板无细胞核,不能重新合成COX酶),因此,其抑制作用在血小板的整个生命周期(大约10天)均存在。而人体内80%以上血小板功能受到抑制,就可以有效预防血栓事件的发生。此后,每天循环中约有10%的血小板更新,每天服用一次药以抑制新生成的、有功能的血小板。7阿司匹林何时服用效果好?目前没有定论,最重要的是长期坚持服用阿司匹林。心血管系统的多种生理活动均表现为昼夜节律,研究发现心脑血管事件高发时段为6-12点,清晨血小板更活跃,肠溶或缓释阿司匹林口服后需3-4小时达到血药高峰。因此,理论上而言,睡前服用阿司匹林可以更好的抑制清晨血小板功能。但是,没有随机临床对照研究证实睡前服用阿司匹林可以减少心血管病事件。因此,不必过分强调固定某一时辰服药。8餐后还是空腹服用?目前临床常用的阿司匹林为肠溶或肠溶缓释剂型,外有一层耐酸的包衣,保护它通过胃内酸性环境不被溶解,到达小肠碱性环境缓慢释放吸收,以减少胃肠道不良反应。如在饭中或饭后服,阿司匹林会与食物中碱性物质混合延长胃内停留时间,释放阿司匹林会产生胃肠道副作用。空腹服用可缩短胃内停留时间,顺利到达吸收部位小肠。因此,建议阿司匹林肠溶或缓释片最好空腹服用。9心血管病患者突然停用阿司匹林,是否会增加心血管事件发生的风险?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的患者,如因某种原因(如手术、拔牙、出现出血或过敏、不遵医嘱等)突然停药,会使心血管事件风险增加,尤其是血栓风险高的二级预防患者。研究表明,停用阿司匹林10-30天与患者心血管事件危险增加有关,停用阿司匹林是患者30天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围手术期停用阿司匹林也可导致急性血栓事件增加。因此,长期服用阿司匹林者因为任何原因停药均应十分慎重,在医生指导下采取相应措施。10如何避免阿司匹林与其他药物相互作用?严格把握阿司匹林与其他药物联合应用的适应症。尽量避免与相互用药物的联合应用,如其他水杨酸类、抗凝药、磺脲类降糖药、巴比妥类、苯妥英钠、甲氨蝶呤、糖皮质激素、碱性药物如碳酸氢钠等同服,必要时可延长给药间隔,以尽量减少其直接的相互作用。任何一种NSAIDs联合应用阿司匹林,均明显增加溃疡并发症的风险,建议预防性应用胃黏膜保护剂。岁以上老年人需要减量吗?在80岁以上人群中,应用阿司匹林预防心血管疾病的获益与风险评估证据不多。但是,年龄是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的高危因素。因此,如有适应症应该积极给与阿司匹林治疗。不能耐受常规剂量时,应该个体化处理,可酌情减量。12拔牙时是否要停用阿司匹林?牙科手术如简单拔牙无需停药,尤其是血栓风险高的患者。复杂的牙科操作可能需要停药。13胃肠道出血后还能再用阿司匹林吗?专家告诉小新君,过去临床普遍认为一旦出现胃肠道出血等不良反应,患者未来不再应用阿司匹林,但《手册》建议,患者在内镜下止血和(或)使用PPI后尽早恢复抗血小板治疗,同时密切监测出血情况。
白癜风手术多少钱北京哪个医院治白癜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