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对数学从心理臣服是因为《美丽心灵》里数学家、因博弈论获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纳什说的话:“这个世界上任何东西都可以用数公式表示出来,这就是数学的魅力。”
虽然我一直不明白很多东西用数学公式如何表示,但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从此深深地印入我的脑海。
儿子逐渐长大,我也希望他可以喜欢数学。但在辅导他数学的时候,发现数学对于一个三、四岁的孩子来说非常抽象,为了寻找一种让他也让我更快乐、轻松的学数学的方法,我一直在查阅各种资料,了解科学地学数学的方法。这其中影响最大的理论可能是皮亚杰对儿童学数学的理论:对于2-7岁的儿童来说,是处于前运算阶段,这个时期的儿童在智慧方面有了新的飞跃,他主要运用符号的象征功能和替代作用,在头脑中将事物和动作内化,这种内化是将感觉运动所经历的东西在自己大脑中再建构,舍弃无关的细节,形成表象。在2-4岁是前概念阶段,儿童开始运用象征符号,在4-7岁是直觉思维阶段,儿童智力由前概念思维向运算过渡。但他们仍然缺乏守恒性、可逆性的概念,但直觉思维开始由单维向二维集中过渡。这个时期的儿童还不能进入到抽象思维,还要借助具体的事物来认识运算。
逐渐地,我也认识到:对于儿童来说数学并不是我们看到的运算能力,更重要的是儿童的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而中国的家长更重视或是说只重视运算。只想让孩子学会20以内的加减法,眼光更多地放在孩子运算的准确性和速度上。以为数学就是运算,所以会出现有的家长问我:你们说要给孩子数学方面的刺激,可是孩子在学前学会数学(这里他指的数学仅限于加减法运算),上了一年级怎么办啊?其实,对于孩子来说在学前要完成的是数学思维的建立,因为运算可以用计算器完成,而数学的思维是要用自己的大脑去完成的。这也是为什么在学前学过20以内加减法的孩子上了一、二年级数学还不错,进入三年级后,数学一落千丈的原因。因为他没有受过数学思维的训练!
那么,如何才能培养儿童的数学思维能力,如何才能让儿童借由具象化的物品理解抽象的数学思维呢?
我们来看一下三、四岁儿童在学习数学方面的一些表象:
一、无法理解相邻数的概念。你问他:15的后面是谁啊?他得从1开始数,数到15,才知道后面是16。但你问他:15的前面是谁啊,他就会有些困难。数数的时候,数到29、39、49、59.......时不知道后面应该接30、40、50、60......。
二、无法脱离具象的东西去运算。可以将具体的量进行点数进行计算,但脱离量无法上升到数的运算。
三、无法理解两位数、三位数所指的具体量。可能会认为11就是1个1和另一个1的相加。而不明白十位数上的1代表的是10。
四、无法理解质量守恒、面积守恒、长度守恒等概念。如:拿同样两瓶水,倒入不同直径的杯子,孩子会认为直径大的杯子水要少,因为水面较低。
这些现象在三、四岁儿童身上都会有表现。即使我们不断告诉他答案,但有时也不可能穷尽,难免挂一漏万。如何让儿童在初接触数学时,不要有很多的漏洞?让孩子可以建立一套完整的数学概念和思维体系?我一直在思考,一直在寻找。
终于,我找到了最好的方法就是蒙氏数学。
了解蒙氏数学的人都知道,蒙氏数学是蒙氏教育中最精髓的部分。他与我们一直以来教儿童学数学的方法有所不同:
一、我们传统教孩子认数是用分开量来教,比如1就是一个苹果,2就是两个苹果,3就是三个苹果,给儿童出示的是分开的量,而不是连续量。蒙氏数学一开始就通过“红蓝数棒”向儿童展示的是一个连续量,同时将量的发展状态展现出来。
二、给儿童展示了量的递增、递减关系。把量发展的状态展现了出来。如果想教给孩子认识1至10,他给孩子看的不是仅仅等量的10,而是不断递增的由1到10的,总共55个数量。
三、传统数学教学法就先从自然数1开始,然后依次是序数、相邻数、合成、分解、加减法。但蒙氏数学一开始在三岁时就是由整体到个体来进行的。直接接触真实量的递增状态,让孩子把握整体数量的关系,同时向儿童呈现上述的数学概念。一个“红蓝数棒”就可以让孩子了解所有的概念。
四、传统数学是以教为目的的,但蒙氏数学是让儿童自我认识、自我纠正,要求指导者尽量不要主动指正,要让儿童自我发现,自我纠正!只有这样,他所认知到的东西才会借由教具和动作内化成自己的认识。
举个琢琢的例子:
琢琢(四岁)在认识相邻数的时候遇到了困难。比如他在数数的时候,你突然打断他,然后再让他往后接时,他会表现得相当困难,往往会从1开始重新来数。所以每次当他数数,我们说话声音高,他都会很生气,因为他可能被我们打扰得忘记了正在数的数,如果要接下去数,一定得从1开始。针对这个问题,我让他使用了“板”,问题就迎刃而解。
他在操作这个教具的开始我发现他在摆放时,有很多数不知道后面是几,还得从1开始数过来,而且我认为的他本来应该知道的数字,他竟然会摆错,比如错把40当成34等,而且一开始摆到40左右就已很不耐烦了。但是当使用了第二次,第三次时,孩子终于找到了规律,如横排的特点,竖排的特点,他再也不用摆到45,不知道后面是几,再从头数了,他在误摆了以后,也可以自己纠错,并且很快就掌握了相邻数。
蒙氏数学教具的魅力实在太大了!
所以蒙特梭利女士说:“令孩子觉得数学困难的并不是数学抽象的问题,而是大人提供的方法错误所导致。
儿童15种常见行为背后的心理原因
父母给孩子最好的安全感,是相互尊重
不与自己对抗,你就会更强大
这么带孩子就毁了!可是你家一定天天在做
增进亲子关系的五个关键时刻,你必须知道
如何培养出具有毅力的孩子
你若不爱你自己,你便无法来爱我(萨提亚小诗)
哭泣是你内在的清理
请告诉孩子,为什么一定要上大学
孩子爱拖拉?真相是,你越急他越慢
孩子的童年,不应只是为成年做准备
为什么要培养孩子的特长,这是我见过最好的答案
你的做法决定了孩子的性格
如果您觉得文章有价值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