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我们来介绍一下难治性哮喘。
首先,我们来看一则病例。
患者,男性,65岁。自年12月至年3月,反复哮喘急性加重16次,每次加重均使用全身糖皮质激素、氨茶碱及抗生素治疗,并雾化吸入糖皮质激素及支气管扩张剂。急性加重间期也持续出现憋气、喘息、呼吸困难、胸闷等症状,1年内80%的天数都需要口服激素治疗,符合难治性哮喘诊断标准。日常用药:规律使用舒利迭50/、顺尔宁及茶碱缓释片,经常雾化吸入布地奈德(2mg/d)及支气管扩张剂。有糖尿病及高血压病史。年3月25日,因哮喘加重急诊治疗,静脉使用地塞米松,10mg/d、共5天,稍好转,但平静时仍感气短。
那么,这是一种什么疾病呢?
哮喘!!
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哮喘难以控制,反复发作呢?
什么是难治性哮喘?目前国内外对于难治性哮喘还没有完全统一的定义。ERS(欧洲呼吸病学会)和ATS(美国胸科协会)分别在年和年发表了难治性哮喘的共识意见,认为难治性哮喘是在大剂量吸入糖皮质激素(简称激素),甚至口服激素仍不能获得较好控制的哮喘。年版全球哮喘防治创议(GINA)指出,难治性哮喘患者通常对糖皮质激素(激素)的作用不敏感,并且经常不能达到与其他哮喘患者相同的控制水平。
年难治性哮喘诊断与处理专家共识指出,采用包括吸人性激素和长效β2受体激动剂两种或更多种的控制药物,规范治疗至少6个月仍不能达到良好控制的哮喘,称为难治性哮喘。
哮喘难以控制,反复发作,怎么办?
难治性哮喘的临床类型1、激素依赖性/抵抗性哮喘:这类患者常常存在持续的气流受限,气流受限的可逆性差,而且对激素治疗反应差,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激素抵抗,需要长期依赖大剂量吸入激素,甚至是口服激素。
2、脆性哮喘:分为两型。I型的特点是尽管大剂量吸入激素治疗,峰值呼气流速(PEF)仍然呈大幅度的波动和反复哮喘发作;Ⅱ型的特点是在哮喘控制良好的情况下,突然发生致死性的哮喘发作。
3、致死性哮喘:尽管这类患者在使用“适当”的治疗方法,但仍会发生致命或濒死的哮喘发作。发作时常伴有高碳酸血症和需要使用机械通气治疗。
导致哮喘难以控制的因素1、依从性差
2、呼吸道感染
3、上气道病变:如鼻炎、鼻窦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在难治性哮喘患者中十分常见。
4、环境致喘因素
5、药源性
6、胃食管反流(GRE)
7、社会和心理因素
8、烟雾暴露
9、肥胖
难治性哮喘的诊断标准参照ATS、ERS和GINA对难治性哮喘的定义,结合临床实际的可操作性,提出以下诊断标准:1、符合我国哮喘防治指南中哮喘的诊断标准;
2、排除患者治疗依从性不良,并排除诱发加重或使哮喘难以控制的因素;
3、按照我国哮喘防治指南,采用第4级治疗方案,即两种或两种以上控制性药物规范治疗和管理6个月以上,尚不能达到理想控制。符合以上3条标准的患者,可诊断为难治性哮喘。
难治性哮喘的鉴别诊断1、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ABPA)
2、变应性肉芽肿性血管炎(CSS)
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
4、支气管扩张症
5、慢性心功能不全
6、肺血栓栓塞症
7、囊性纤维化
8、声带功能障碍
9、α1抗胰蛋白酶缺乏症
10、复发性多软骨炎
11、气管异物和肿瘤
12、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
难治性哮喘防治原则(一)药物治疗
1、激素:难治性哮喘患者常需要同时给予大剂量吸入性糖皮质激素(ICS)治疗。
(1)ICS:常用ICS的大剂量是指每日吸入二次丙酸倍氯米松~μg,布地奈德~μg或丙酸氟替卡松~μg;
(2)口服激素:常用的口服激素及推荐初始剂量:泼尼松龙片,每日30~40mg;甲泼尼龙片,每日24~32mg。当哮喘症状达到控制并维持一段时间后,逐渐减少口服激素剂量并定期通过哮喘控制测试(ACT)和肺功能测定等监测哮喘控制水平。对于激素依赖性哮喘患者,应确定最低维持剂量,长期口服治疗。
2、短效β2受体激动剂:吸人短效β2受体激动剂(SABA)可以迅速缓解哮喘症状,对SABA的需要量是评定哮喘严重程度的指标之一。
3、长效β2受体激动剂:长效β2受体激动剂(LABA)和中~高剂量吸入激素在中~重度哮喘的治疗中具有互补和协同作用,可以有效改善肺功能、预防哮喘的急性加重,因此LABA和大剂量ICS的联合治疗应用于难治性哮喘是必要的。
4、茶碱类药物:对于哮喘患者,茶碱既有舒张支气管的作用,也有抗炎和免疫调节作用。
5、白三烯调节剂:加用白三烯调节剂对于已经吸入激素(无论口服激素与否)的哮喘患者,有改善肺功能和减少SABA需要量的效果。中~重度哮喘患者口服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可减少ICS的剂量。
6、抗lgE单克隆抗体:具有阻断游离IgE与IgE效应细胞(肥大细胞、嗜碱粒细胞)表面受体结合的作用,但不会诱导效应细胞的脱颗粒反应,从年起GINA推荐将本品作为治疗难治性哮喘的治疗方法之一。
奥玛珠单抗:目前中国已上市的药物为索雷尔(Xolair,奥玛珠单抗),其与膜IgE胞外段M1预激活区结合抑制合成IgE的浆细胞生成,其作用持久。目前只为皮下(SC)给药。过敏性哮喘:Xolair至mgSC每2或4周(超过mg时分剂量多于一个注射部位以限制每个部位不超过mg)。通过治疗开始前测量血清总IgE水平(IU/mL)和体重(kg)确定剂量(mg)和给药频数。
7、免疫抑制剂、抗代谢药和可节减激素的药物:通过安慰剂对照的随机双盲试验结果证实,甲氨蝶呤和环孢素A可以显著减少口服激素依赖性哮喘患者口服激素的剂量。
(二)患者教育与管理
1、提高治疗依从性
2、掌握各种吸入装置的使用方法
3、准确评估和监测哮喘病情:常用的评估工具有哮喘控制测试(ACT)、简易峰流速仪监测(PEF)和记录哮喘日记。
(三)避免环境刺激
1、有效避免变应原
2、减少或避免空气中有害刺激因子,如氮氧化物、臭氧、二氧化硫、酸性气溶胶、甲醛和生物污染物(如内毒素)等。
3、戒烟
(四)心理治疗
难治性哮喘新的治疗方法1、新型的ICS、ICS/LABA及ICS/LABA/LAMA复合制剂:(1)环索奈德;(2)ICS/LABA复合制剂:这类复合制剂有环索奈德/福莫特罗、氟替卡松/福莫特罗、糠酸莫米松/福莫特罗和糠酸莫米松/茚达特罗等。
2、生物制剂:
(1)抗IL-5治疗:目前美国FDA已批准上市的抗IL-5药物为美泊利单抗及瑞利珠单抗,但在中国仍未上市。
①美泊利单抗:美国FDA于年批准上市,是首个获批的IL-5单抗。适应症为≥12岁、血嗜酸性粒细胞≥/μL或过去1年中有1次血嗜酸性粒细胞≥/μL的重症哮喘。用法为mg皮下注射,每4周1次。
②瑞利珠单抗:美国FDA于年批准上市。适应症为≥18岁、血嗜酸性粒细胞≥/μL的重症哮喘。用法为3mg/kg静脉注射(20-50mg),每4周1次。
(2)TNF-α治疗
3、新方法:支气管热成形术
一旦出现哮喘难以治愈,反复发作的情况,千万不要灰心。应及时就医,谨遵医嘱,寻找原因,积极防治,哮喘症状是会逐渐缓解的!!!
赞赏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