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光羲唐
垂钓绿湾春,春深杏花乱。
潭清疑水浅,荷动知鱼散。
日暮待情人,维舟绿杨岸。
这首《钓鱼湾》是唐代诗人储光羲的作品,描写了一位青年以“垂钓”作掩护,在风光宜人的钓鱼湾,焦急地等待着爱人的到来。其中一句“潭清疑水浅”是由于光的折射使潭底在水中形成一个虚像,像的位置比潭底高,所以潭看起来要浅。今天开始我们就来学习初中物理八年级上的第四章《光的折射透镜》第一课时《光的折射》的内容,下面先来看一段视频:
在第三章《光现象》讲光的色散时,发现一束光经过三棱镜后,传播方向发生了偏折,可以分成了七种颜色的光。
生活中我们也会经常发现:把一支筷子斜插入水中,筷子看起来好像“折断”了一样。
这些现象是怎样形成的呢?我们先来观察一个实验,请看下面两个图:
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光的传播方向发生了偏折。
当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光的传播方向也发生了偏折。
01
折射现象光的折射: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的现象叫做光的折射。例如下图中激光可以随着水流改变方向就属于光的折射现象。
激光随着水流改变方向
上图说明:
AO为入射光线,OB为折射光线,过入射点O且垂直于分界面的直线NN’称为法线。入射角: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i。折射角:折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r。
2折射的特点光的折射现象有哪些特点呢?下面通过实验来探究光的折射特点。
探究光的折射特点
通过上面的实验,我们归纳出光的折射特点:
①光在发生折射时,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②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
③入射角增大(或减小)时,折射角也增大(或减小);
④光垂直于介质表面入射时,折射角等于零,即光的传播方向不变;
⑤光从空气斜射入到水或玻璃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而光从水或玻璃斜射入到空气斜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⑥在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这就是光的折射定律。正是由于光的折射定律,我们看到水中的鱼比实际的要浅一些。
光的折射作图:根据光的折射定律作图是中考的重要内容,因此同学必须要学会怎么作光的折射图,下面来看一个视频:
光的折射总结及作图
作图要诀:找入射点、作法线、作折射光线。
3小结光的折射
1.光的折射: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的现象叫做光的折射。
2.光的折射特点:①三线共面;②两线分居;③入射角变化,折射角也变化;④垂直入射折射角为零。
3.在折射现象当中,光路是可逆的。
4.折射作图:找入射点、作法线、作折射光线。
中考再现1.(?苏州05)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镜面反射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漫反射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B.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折射光线偏向法线方向,且比入射光线弱
C.红黄蓝三种色光等比例混合,可以得到白光
D.红外线可使荧光物质发光
2.(?苏州03)下列图示的光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3.(?苏州06)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月食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
B.光从空气射入水中,传播速度变小
C.物体通过平面镜能成正立、等大的实像
D.光发生漫反射时,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4.(?苏州29)某同学在做探究光的折射特点实验,如图是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时的光路,实验中发现,入射光线、折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
通过实验还得到如下数据:
入射角α
0°
15°
30°
45°
60°
反射角β
0°
15°
30°
45°
60°
折射角γ
0°
11.3°
22.1°
35.4°
40.9°
(1)分析表中数据,可得出结论:
①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将同时发生 和现象;
②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变化关系是: ,且折射角 (大于/等于/小于)入射角.当光从空气垂直射到水面时,折射角等于零.该同学根据上述实验中的发现和结论②总结出了光的折射特点.
(2)请你对该同学通过上述探究实验得出光的折射特点的过程作出评价.
是否存在不足?答:(是/否);请简要说明理由: .
请将你们认为正确的答案写在留言区,标准答案将在第二天晚22:00前留言公布!
博士物理赞赏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