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本来是中老年高发疾病,但是由于压力过大,休息时间过少,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因为脑梗失去了生命。我们经常在新闻上可以看到,某某科技公司XX员工由于过度加班、压力过大导致突发脑梗塞而丧失年轻的生命。这是因为脑梗从病发到致残甚至死亡只需要很短的时间,甚至来不及送医急救。
虽然脑梗作为一种突发性脑部疾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但是随着年轻患者的增多,近年来我国脑梗的发病率呈现出年轻态,每年由于脑梗死亡的人数达万。其中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体重超标、高脂血症等病症都会引发脑梗。
脑梗又称缺血性脑卒中,我们所熟知的脑血栓、脑出血等都属于脑梗的类型。主要是由于脑动脉硬化导致脑部血液供应障碍,进一步促使血管内膜损伤和脑动脉管腔狭窄,进而因多种因素使局部血栓形成,导致动脉狭窄加重或完全闭塞,诱发脑组织缺血、缺氧甚至坏死。
脑梗发病很急,甚至不会出现前兆,长则会发病数小时,短则在几分钟,多表现完全性卒中,临床表现以猝然昏倒、不省人事、半身不遂、言语障碍、智力障碍,可并发严重脑水肿、颅内压增高甚至脑疝和昏迷。
由于脑动脉有一定程度的自我代偿功能,所以在长期脑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中,并没有明显的临床表现出现。但脑组织本身对缺血缺氧非常敏感,供应血流中断的4-6分钟内即可发生不可逆性损伤。之所以说脑梗很危险,就是危险在这。
脑梗多发于清晨,是因为脑梗的病发与机体的动脉血压、血浆中儿茶酚胺及纤维蛋白原活性等生理性昼夜变化有关。
1.血压波动
人的血压在昼夜间有明显的波动,整体上看,人在夜间入睡后血压会下降一定幅度,血流速度也随之减慢,清晨醒来则反之,这样就为清晨发生脑梗死奠定了生理病理基础。
2.血液凝固性改变
人体在凌晨2点到6点,血液中儿茶酚胺和纤维蛋白原的活性得到了一定的增强,红细胞压积以及黏度均相对增高,从而使血液凝固性增强。并且由于夜间长时间睡眠,期间没有水分的补充但仍有肾小球滤过,从而导致血浆丢失,血液变得更加浓缩、黏度更大。
3.睡眠姿势
睡眠时固定侧卧会使颈部扭曲压迫颈动脉,造成供血减少或静脉回流不畅,也可能成为脑梗塞易于清晨发生的因素之一。
所以我们平常可以多食用洋葱,洋葱含有丰富的前列腺素A能够扩张血管,降低血液的黏度,减轻血管的压力,从而可以有效预防血栓的形成;同时要注意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比如戒烟戒酒,因为尼古丁等有害物质进入到血液中会造成血液痉挛,使血管更容易硬化。
扫一扫,更健康,您的健康,我的责任!
健康-3288-
院址:随州市擂鼓墩大道96号(二桥头博物馆旁,加油站对面)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