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也称为脑中风,是由于大脑里面的血管突然发生破裂出血或因血管堵塞造成大脑缺血、缺氧而引起。临床分为出血性和缺血性两大类,其中,出血性卒中包括临床上诊断的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出血患者多表现为剧烈头痛、频繁呕吐、半身瘫痪甚至昏迷不醒等症状,严重者甚至很快死亡;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一般发病较急,头痛剧烈,以中青年人居多;缺血性卒中包括脑梗塞(或称脑梗死)、脑血栓形成、脑栓塞等,一般症状较平缓,绝大多数患者意识清楚,表现为半身瘫痪或无力、言语困难、肢体麻木等。
发生脑卒中后的就医原则是:及早送医、专科诊治。
及早送医:脑卒中治疗强调就医时机,正常脑组织在缺血3小时后可能出现不可逆变化,6小时后缺血脑细胞出现坏死。如果脑梗死患者在3-6小时内施以溶解血栓治疗,就可能在脑细胞没有出现完全梗死前恢复氧供和血供,从而恢复全部或部分功能。
专科诊治:发生脑卒中后,应该选择有条件提供早期诊断、早期血管评估、医院,由专业的神经科医生进行治疗。医院应该能够提供24小时不间断的CT检查,有磁共振、脑血管造影仪器设备,具有专业的神经内外科和放射科医生。
医院后,神经内科医生会询问病史,因为病史中涉及到患者的发病时间、发病时的状态、发病后的症状,这对病情、病因和下一步治疗的判定都是必不可少的,这时需要家属尽量详细、尽快告知医生上述重要信息。医院后,急着让医生给患者做CT、脑电图等检查,不耐心回答医生的问题,反而会贻误病情,耽误治疗。询问病情后,医生会对患者进行生命体征、意识、瞳孔、语言、视力、肢体力量和感觉等方面的检查,以判断病情的轻重,并决定采取何种治疗措施。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