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可逆性脑卒中治疗专科医院 >> 可逆性脑卒中治疗 >> 皮亚杰的认知和情感发展理论20

皮亚杰的认知和情感发展理论20

 

接上文《皮亚杰的认知和情感发展理论》---19行为的社会化,我们今天继续来说一说前运算思维的特征。

皮亚杰指出,儿童的活动与其思维之间关系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最初的阶段是直接作用于环境的感知运动阶段。第二个阶段(从出生到两岁),所有的图式都是感知—运动性的。它们依赖于儿童的活动。第三个阶段(七、八岁以后)是运算阶段或逻辑思维阶段,儿童已能在某种程度上不依赖当前的感知的、运动性的活动来进行推理(具体运算阶段)。

在两岁到七岁之间是前运算阶段或前逻辑阶段,它是超越了感知—运动性智力的一种进步,但还没有达到下一个阶段的逻辑运算的水平。认知行为仍然受感知活动的影响。活动通过表征性功能而内化,但思维仍为感知所束缚。前运算思维的特征,对于认知的持续发展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它们又是逻辑思维形成的障碍。这些障碍有自我中心化、集中化和缺乏可逆性与跟踪转换的能力等。今天我们先来说一说第一个特征,自我中心化!

自我中心化

皮亚杰用“自我中心化”来概括前运算时期儿童的行为和思维的特征。这个阶段上的儿童不能够从他人的角度去看问题,也不能够理解他人的观点。他相信每个人都按与他相同的方式去思考,每个人所想的都与他一样。儿童从来不会对自己的思想发生疑问,因为他认为自己的思想,在他所涉及的范围内,是唯一可能而且必定正确的思想。

在感知—运动阶段,儿童一出生就完全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在感知运动的意义上。不能把自己与环境区分开来),并且在生命头两年的大部分时间内,一直是如此。在每一新的认知结构(图式)或更高级的推理刚刚获得和使用之时,思维肯定总是带有自我中心化的特征。在后面,我们会看到,逻辑思维(形式运算)已完全形成的青年,在运用新获得的结构时,也会有严重的自我中心化。与认知的其他特征一样,自我中心化的程度在整个前运算阶段并不是固定不变的。二至四岁的儿童,其自我中心化的程度要比六至七岁时严重得多。随着儿童的成长,自我中心化缓缓地减弱。但在新的认知结构获得之时,它又以一种不同的形式出现。可见,自我中心化这一特征总是以某种形式渗透在发展的各个时期的思维中。

自我中心化的思维尽管是前运算时期思想必不可少的一个特征,但它在某种意义上却限制着这一时期智力结构的发展。因为理性从不要求儿童对自己的思维提出疑问或证实自己的概念,所以这个时期的智力发展受到了阻碍。但自我中心化却是这个阶段和任何新获得的认知之特质的最初运用所必有的自然的要素。

上图是救援队在世青东校区集结,对新乡市牧野区进行救援,自河南开始下大暴雨以来,河南多个地区受灾,但,昨天新乡卫辉,一个我们应该记住的日子!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soakf.com/wazlyy/2182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