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意和远方;
读书不光为当下的分数与位次,
还要有博大的情怀与远大的梦想。
达则兼济天下,如钟南山、李兰娟;
常则独善其身,如快递小哥、保洁阿姨。
战疫是最好的教材,
它能让孩子一夜长大,看清世界;
梦想是最好的教法,
它能让孩子仰望星空,看到灯塔。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
家国情怀,危难之中显身手;
同舟共济,风雨过后见彩虹。
本节课分两个版块进行。首先对第四章进行考点解读,结合《打靶精练》进行知识精讲:中考考点,解题方法,重难点解析,同时核对《打靶练习》,对第四章的知识做个结。然后对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进行知识梳理。
第一个版块:第四章考点解读
视频讲解
请大家拿出作业本,仔细核对一下第四章打靶精练!只有认真纠错,才能找到知识掌握的漏点,及时弥补不足
第四章光现象打靶精练纠错
例1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的是(C)
例2、由图下列光学现象及其解释正确的是(B)
A.图a中,浥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因此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B.图b中,木工师傅观察木板是否光滑平整利用了光直线传播的性贡
C.图c表示的是近视眼的成像情况,所佩戴凹透镜来校正
D.图d表示太阳光过三镜色散后的色光列情况
例3潜水员在水中看岸上的小鸟,在下列图中能正确表示其光线传播大致路径的是(C)
例4大能同学在课外按如图所示的装置做小孔成像实验。如果易拉罐底部有ー个很小的三角形小孔,则他在牛明纸上看到的像是:(B)
A.蜡烛的正立实像B.蜡烛的倒立实像
C三角形光斑D.圆形光心
例5、年7月1日上午9:30,在我国长江流地区发生了“日全食现象。如图所示,发生“日全食时太阳、地球、月球应处在同一直线上,则地球应在图中乙所示的位置。(填“甲”或“乙”)
例6古诗中有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壮美诗句,诗人观察到的落日并非太阳的实际位置,而是光线经过不均匀大气时,发生了折射而形成的虚像。太阳实际在图中的乙位置
例7如图一束光线斜射入容器中,在容器底形成一光斑,若向容器中逐渐加水,则光斑的位置将(B)
A.向左移动后静止B.向右移动后静止
C.先向左,后向右移动D.仍在原位置
例8、(11聊城)入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为60°,则反射角为30°若入射角増大10°,反射角将増大_10°_
例9、“九寨沟的镜海中有着“鱼在天上游,鸟在水中飞的美景奇观。这水中画面的鱼是由于光的折射_形成的_虚像;“鸟'“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虚_像
例10.(1)根据平面境成像的特点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
(2)如图所示是光进出玻璃砖的情况。请在图中画出该入射光线的折射光线的大概位置。
1、(07年)下图所示的四种光学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的是(C)
2、(08年)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B)
A.小孔成像B.用放大镜看地图
C.天鹅在水中形成的倒影D.在潜望镜中观察景物
3.有关光的现象中,说法正确的是(A)
A.阳光下,微风吹拂的河面,波光粼粼,这里蕴含着光的镜面反射
B.汽车在夜间行驶时,应打开驾驶室里的电灯
C.人在照镜子时总是靠近镜子去看,其原因是靠近时平面镜所成的像会变大
D.在暗室里,为了能从镜子中看清自己的脸部,应用手电筒正对着镜子照射
4.下列说法与反射规律不符的一项是(D)
A.入射角是0°,反射角也是0°
B.入射角增大10°,反射角也增大10°
C.入射光线逐渐靠近法线,反射光线也逐渐靠近法线
D.入射光线和反射面的夹角是20°,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是40°
5一束光线从空气斜射入水中,在水和空气的界面上会发生反射和折射现象.若使这束光的入射角増大,则下列判断中错误的是(B)
A.反射角变大B折射角变小
C.折射角变大D.折射角仍比入射角小
6透控器可以发射一种不可见光,叫红外线,用它来传递信息,实现对电视机遥控。不把遥控器对准电视机控制窗口,按一下按钮,有时也可以控制电视机,这是利用(C)
A.光的直线传播B.光的折射
C.光的反射D.光的可逆性
7.点燃的蜡烛通过平面镜成一个像,B是蜡烛火焰上的A点在平面镜中对应的像点,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B)
A.A和B的连线跟镜面垂直
B.A发出的任何一条光线都要经过B
C.A发出的光到达平面镜之前沿直线传播
DA发出的光到达平面境时传播方向会改变
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C)
A.医院里和食品加工厂及一些公共场合经常利用紫外线进行杀菌
B.一切物体发出的光中都有红外线;
C.只有高温物体才能发出红外线
D红外线有较强的热效应。
9.(?烟台)“万物生长靠太阳”,绿色生物的生长需要阳光。物理学研究表明,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由此可以推测,不利于绿色植物生长的光是(C)
A红光B.黄光C绿光D.紫光
10.(?德州)下列诗句中有关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D)
A“绿树阴浓夏日长”,树阴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B.“楼台倒影入池塘”,楼台倒影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C.“瀑水喷成虹”,彩虹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
D.“潭清疑水浅”,水浅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11(?泰安)如图所示,从点光源S发出的一条光线射向平面镜,经平面镜反射后射向墙壁上的0点处。请作出这条入射光线并完成光路图。
12(聊城).如图所示,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的像A1B1
13.(德州)利用图甲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在水平桌面上铺张白纸,再将玻板竖立在白纸上,把一支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板前面,再皇一支外形完全相同但不点燃的蜡烛B竖立在玻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它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
(1)把光屏放在玻璃板后,无论如何移动,都不能承接到蜡烛A的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
(2)图乙是小强某次测量蜡烛A到平面镜的距离L为3.50cm将蜡烛靠近玻璃板,像的大小将不变(选“变大”“变小或“不变”)
(3)若将玻璃板向左倾斜,如图丙所示,观察到蜡烛A的像的大致位置在图中的__②___(选填“①或“②)处。
14(枣庄中考)如图甲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图。
(1)实验时,不采用平面镜面采用透明薄玻璃板,不仅能观察到蜡烛的像,也便于确定像的位置_.
(2)在竖立的玻璃板前点燃蜡烛,可以看到蜡烛在玻璃板后面的像,取一支外形相同但不点燃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它跟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在比较物与像的大小关系时,蜡烛B替代的是蜡烛A(选填“蜡烛A或“蜡B的像”),看到蜡烛是由光的反射(选填“反射”或“折射”)形成的。
(3)移去蜡烛B,在其原来位置上放置一块光屏光屏上不能_(选填“能”或“不能)呈现蜡烛的像。
(4)实验过程中如果玻璃板没有垂直架在纸上,而是如图乙所示倾斜,蜡烛盘的像应是图中的_A2__(选填“A1A2A3)。
第二个版块: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知识梳理
知识梳理要求:1.打开课本,找到答案:
课本画一遍,作业写一遍,用心背一遍。
2.共分四个知识面,一定要用心研究课本。
3.大约用时15分钟,可以只写答案不抄题。
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
基础知识梳理
一、透镜:
1.透镜分为两类:_____________的叫做凸透镜,对光有___________作用.__________的叫做凹透镜,对光有__________作用。
2.(1)透镜上通过两个球心的直线叫____________.
(2)主光轴上有一个殊的点,叫做_________,凡是通过该点的光,其传播方向________;(3)凸透镜能使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光线会聚在一点,这个点叫做___________.符号为__________.__________到___________的距离叫做焦距,用字母________表示
3.凸透镜有______个______(填实或虛)焦点,凹透镜有_____个_____(填实或虚)焦点。
把点光源放在凸透镜的焦点上,发出的光经凸透镜后会变为___________光
4.用实验方法估凸透镜(远视眼镜)的焦距:将凸透镜________太阳光,再把一张纸
放在它的________,改变__________与_________的距离,直到纸上的光斑变得_______、_________,测量这个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记录下来,即为焦距。
5.相同的口径,凸透镜厚度越大,焦距越短,对光的会聚作用越______(填强就弱)。
二、生活中的凸透镜
6.①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___________,成______._______的_________像。物体的像被记录在胶卷上,经过显影、定影后成为_________,再用它洗印就可以得到相片。
⑦投影伩的镜头相当于一个_________,能成______.______.的_______像。投影仪上平
面镜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使得射向天花板的光能在屏幕上成像.
③放大镜也是一个__________,它能成________._________的__________像
凸透镜成像规律:
三、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7.在做“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应在光具座上依次放置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并调节它们的高度,使烛焰中心、凸透镜光心、光屏中心在___________。凸透镜所成像的特点是由__________距决定的。
8.实像:能在_____上呈现的像,它是由_____________会聚而形成的。
虚像:________在光屏上呈现的像,它_________由实际光线会聚而形成,而是由_________或________的反向延长线相交而形成的。
9填写下列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表格:
10期律总结:①焦点f是成_______像与________像的分界点,2f处是成_______实像与________实像的分界点,即:一倍焦距分虚实、二倍焦距分大小
②成实像时,物距减小,像距________,像也__________.物距增大,像距______像也
__________;成虚像时与之相反:物距减小,像距也减小,像也_______;物距增大,像距随之增大,像也______。
即物近像远像__________(实像),焦距以内反变化(虚像)。
③实像一定是_______立的,像、物在透镜的__________侧;虚像一定是______立的,像、物在透镜的______侧。
四、眼晴和眼镜:
1.我们常见到的近视镜、远视镜、老花镜都是_________,其中属于凸透镜的是_______
12.眼球好像一架照相机,_________和_________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把来自物体的光会聚在________上,形成物体的像。眼晴通过________来改变晶状体的形状,当它放松时,晶状体比较______(厚就薄),能看清_______(近或远)处的物体。
13近视眼只能看清______处的物体,看不清_______处的物体。产生近视眼的原因是晶状体太_______(厚或薄),折光能力太______(强就弱),或者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长,因此来自远处某点的光会聚在视网膜________(前就后)。近视眼应该用_____矫正。
14.远视眼只能看清________处的物体,看不清______处的物体,应该用______矫正。
15透镜焦距越短,折光本领越_______。透镜焦距的倒数叫做透镜_________,某透镜焦距为0.25m,则其焦度为_______,度数为________焦距为______度和-度的眼镜片,________的镜片是近视镜片
五、显微镜和望远镜
16.显微镜的目镜、物镜都相当于一个________。物镜成________._______的_______像;目镜的作用则像一个普通的________,成________._______的_______像的像。
17.望远镜
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成一个________._______的_______像,目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________,成________._______的_______像的像。
18.物体对眼晴所成视角的大小不仅和_______有关,还和_______有关。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