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上方绿标即可收听
◆◆◆
知识讲解
幼儿思维的发展
常考题型:选择、简答、辨析
婴幼儿思维发展的趋势
幼儿思维发展的一般特点
幼儿概念、判断、推理的发展
幼儿思维能力的培养
例题:
小红知道9颗花生吃掉5颗还剩4颗,却算不出9-5=?这说明小红的思维具有()。
A.具体形象性
B.抽象逻辑性
C.直观动作性
D.不可逆性
答案:A
解析:依靠具体事物的表象以及对具体形象的联想而进行的思维是具体形象性思维的典型特点,题干中小红依靠事物形象时可以做思维判断,但涉及到抽象的数时无法进行判断,体现了思维具体形象性的特点。
例题:
下列表述中,与大班幼儿实物概念发展水平最接近的是()。
A.理解本质特征
B.理解功能性特征
C.理解表面特征
D.理解熟悉特征
答案:B
解析:幼儿晚期对概念的掌握主要是功用型。幼儿开始初步掌握某一实物的较为本质的特征,如功用的特征,或若干特征的总和。而大班幼儿抽象逻辑思维刚刚萌芽,对于事物的本质特征还不一定都能准确理解,因此B项更合题意。
例题:
桌上一边摆了3块积木,另一边摆了4块。教师问:一共有几块积木?从幼儿的下列表现来看,数学能力发展水平最高的是()。
A.把三块和四块放在一起,然后数一下点数
B.看了一眼三块积木,说出3,暂停一下,接着数4、5、6
C.左手伸出三根手指,右手伸出四根手指,然后掰手指数出总数
D.幼儿先看了3块,再看了4块,暂停一下,说7块
答案:D
解析:幼儿数概念的形成过程是从感知和动作开始。幼儿计数,起先不但要用眼看,而且要动手去数。以后,幼儿可以逐渐减少用手点数的动作,主要凭视觉掌握物体的数量,用眼看实物,嘴里默默地数。有时还用点头来帮助数数,似乎以头的动作代替手的动作。题干中幼儿的数概念的水平就已经脱离幼儿的感知和动作了。
例题:
青青的妈妈说:“那孩子小嘴真甜!”青青问:“妈妈,您舔过她的嘴吗?”这主要反映青青()。
A.思维的片面性
B.思维的拟人性
C.思维的生动性
D.思维的表面性
答案:D
解析:幼儿思维只是根据具体接触到表面现象来进行。题干中说明幼儿只从表面理解事物,不能理解词的转义。因此本题选D
例题:
小班幼儿玩橡皮泥时,往往没有计划性,橡皮泥搓成团就说是包子,搓成条就说是面条,长条橡皮泥卷起来就说是麻花。这反应了小班幼儿()。
A.具体形象思维的特点
B.直觉行动思维的特点
C.象征性思维的特点
D.抽象逻辑思维的特点
答案:D
解析:直觉行动思维指依靠对事物的感知,依靠人的动作来进行的思维。这种思维的进行离不开儿童自身对物体的感知,也离不开儿童自身的动作。题干中幼儿对“包子”、“油条”和“麻花”的认知是在其对橡皮泥的实际操作的基础上建立的,直觉行动思维离不开儿童自身的动作,动作在前,语言在后。
例题:
情境一:
一天晩上,莉莉和妈妈散步时,有下列对话:
妈妈:月亮在动还是不动?莉莉:我们动他就动。
妈妈:是什么使他动起来的呢?莉莉:是我们。
妈妈:我们怎么使他动起来的呢?莉莉:我们走路的时候他自己就走了。
情境二:
在幼儿园教学区活动中,老师给莉莉出示两排一样多的纽扣,莉莉认为一一对应排列的两排一样多。当老师把下面一排聚拢时,她就认为两排不一样多了……
(1)莉莉的行为表明她处于思维发展的什么阶段?举例说明这个阶段思维的主要特征及表现。
(2)幼儿这种思维特征对幼儿园教师的保教活动有什么启示?
答案:
(1)莉莉的行为表明她处于思维发展的具体形象思维(前运算)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特征有:
①思维具体形象。如孩子知道2个苹果加3个苹果是5个苹果,但不知道2+3=5。
②思维不守恒、不可逆。如两排相同数量的扣子,改变了排列方法,孩子会认为数量也发生了更改。
③认为外界一切事物都是有生命的。如孩子认为娃娃、椅子和她一样有生命有思维。
④一切以自我为中心。如孩子认为月亮跟着她在运动。
(2)幼儿这种思维特征对幼儿园教师的保教活动的启示有:
①要通过各种活动丰富幼儿的表象,在教学活动中重视幼儿在各种活动中所积累起来的感性经验,使幼儿能在头脑中形成清晰的印象。
②幼儿园开展的活动要坚持直观性原则,在为幼儿提供活动时要尽可能具体、形象、直观化,重视教具的形象、生动性。
今天就学到这里
认真识记一下知识点
上岸就多一份把握哦
今日投票
明日预告
下节内容:《幼儿情绪、情感发展》
导入练习:
下列哪种方法不利于缓解或调控幼儿激动的情绪()。
A.冷处理B.安抚C.斥责D.转移注意答案:C解析:斥责幼儿会让幼儿情绪更加激动,因为幼儿的情绪非常容易受到成人的感染。选项ABD都是有利于缓解幼儿情绪的方法。幼儿看见同伴欺负别人会生气,看见同伴帮助别人会赞同,这种体验是( )。A.理智感B.道德感C.美感D.自主感答案:B解析:道德感是幼儿评价自己或别人的行为是否符合社会道德行为标准时所产生的内心体验,它是在掌握道德标准的基础上产生的。看到同伴受欺负生气,看到同伴帮助他人赞同,是孩子评价别人行为是否符合道德标准时产生的内心体验,所以是道德感。复习回顾
第1天:儿童发展理论概述
第2天:婴幼儿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与发展趋势
第3天:幼儿认知的发展(感知觉、注意)
第4天:幼儿认知的发展(记忆、想象)
给你们安利一个靠谱的教师资格证备考组织,里边有助教有学委,有题目有考友,小伙伴们一起上岸~
扫码免费入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