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写:新京报杨畅
新媒体编辑:吴奇函
什么是流行?
是上世纪六十年代,大洋彼岸广播里传出的披头士,还是九十年代文青手上捧着的北岛、顾城?是年夏天众人口中的“Freestyle”,还是社交平台里不停变换的热搜榜单?
一直以来,“流行”的内涵在一代代的青年人中,不断得到解构与重组。某一天,这二字终于被李宇春捕捉,并纳入了专属于她的灵感备忘录。于是,在经历思考、内化之后,她写之以文字,唱之以旋律,最终,一张包含十首歌曲的、属于她的《流行》专辑,在年11月7日诞生了。目前,这张专辑在数字平台中的销售额已经突破了万元。
封面图内藏玄机!春春在下文给你解答噢(图源工作室供图)
在此次专辑面世后,新京报记者第一时间与李宇春工作室约定好了专访时间。十分荣幸的是,这是她首次深入解读这张十二年一轮回的新作品。于是,从专辑概念到十首歌创作过程,从歌词的文学性到向内生长的音乐思考,立体在我们眼前的,不是登上西方杂志的“时代标志”,不是闪耀在聚光灯下的“舞台皇后”,也不是出现在时装周里的“时髦偶像”——此刻坐在沙发对岸的李宇春,是一位对音乐极度负责的创作者,是一位不停汲取着养分、眼睛里闪烁着光芒的纯粹音乐人。
图源工作室供图
(ps:本文较长。因春春聊得真诚,所以为了把更多的内容呈现给大家,已经尽可能的少做删减,希望大家静下来耐心的和我们一起听春春聊自己和这张新专,一定会感动到你。文末还有记者手记和福利~这是今年,我们第二次专访春春。)
专辑概念
“流行”反写,并非要“反流行”
从上一张《野蛮生长》完整发布至今已过一年。其实在当下的乐坛中,一年发行一张唱片的速度已实属难能可贵。
李宇春告诉记者,在筹备专辑的日子里,她把80%的精力和时间给了创作,同时,为了完美呈现自己的思考和心境,她也推掉了不少音乐节目、真人秀节目,“我自己就觉得,虽然那些(节目)可能是大家会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