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自网络
近一周以来,56岁的胡先生觉得自己视力下降得厉害,看东西不清,眼前朦朦胧胧。有时走着走着,还会不小心撞到左侧的行人。胡先生以为是劳累所致,并未太在意。然而近期朦胧感越来越厉害,休息之后并没有缓解,于医院想要查个究竟。
医生拿着脑部CT的结果,指着大脑枕叶堵塞的血管告诉胡先生,导致他视物模糊的原因不是劳累过度,也不是“老花眼”,而是脑梗塞——中风了!
胡先生一脸不可置信,眼不歪口不斜,能走能动的,只是看东西模糊,怎么就是中风了呢?
据了解,中风,又称为脑卒中,是一组以脑部缺血或出血性损伤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其中,超过80%的脑中风为脑梗死。脑梗死的典型症状包括口眼歪斜、单侧肢体无力、双耳听力下降等。除此之外,中风还有一些非典型症状,如双眼向一侧凝视,一侧或双眼视力丧失或模糊,眩晕伴有呕吐,严重头痛,出现意识障碍或抽搐等。这些看似跟中风不相关的症状往往为人们所忽视,从而贻误病情。
由于就医不及时、错过了溶栓的最佳时间,胡先生医院神经内科八病室进行抗血小板、护脑等保守治疗。
尽管视物模糊的情况有所改善,但想要彻底恢复,后续还需要持续的康复治疗。
神经内科八病室副主任丁玲提醒,脑梗死发生后,应尽早识别,并在4.5小时黄金时间窗内接受静脉溶栓,或在24小时内对大动脉闭塞性脑梗死予以血管开通,是挽救生命、改善预后的关键。
潇湘晨报记者梅玫通讯员丁玲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