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可逆性脑卒中治疗专科医院 >> 可逆性脑卒中诊断 >> 卵圆孔未闭相关卒中栓塞可能并不反常

卵圆孔未闭相关卒中栓塞可能并不反常

 

白癜风诚信医疗 https://jbk.familydoctor.com.cn/bjbdfyy/

卵圆孔未闭(PFO)相关脑卒中确切的病生理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一般认为,主要是由反常栓塞所致,但其实许多患者体内并没有发现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明确证据。之前有研究表明,与心房颤动(AF)类似,PFO患者通常也会出现心房功能障碍,即存在“心房心肌病”表现,可能引起原位微血栓形成,最终使隐源性卒中风险增加。

作者:邱林

来源:北一心语

针对这一假说,一项来自意大利的研究利用患者特异性三维计算流体力学(CFD)分析,通过比较PFO患者与窦性心律者和AF患者的左心房血液停留时间(residenttime,Rt)的差异,评估其左心房血流淤滞的情况,借以反映PFO患者的心房功能,寻找高危PFO的特征。入选患者被分为3组:窦性心律(SR)健康受试者组(对照组)、窦性心律的PFO患者组和不合并PFO的AF患者组,每组各30人。90名受试者平均年龄47.4±7.5岁,其中男性51名。研究人员采用时间分辨CT扫描和经胸超声心动图(TTE)检查获得患者的左心房血流动力学的模型:TTE检查时需计算并分析左心房、左心耳的容积和功能;心脏增强CT检查测定各项参数后,应用计算机与流体力学理论,对心房结构、血流情况进行建模。血液停留时间(Rt)的计算基于“被动标量方程”,最开始用于冠脉血流速度的评估,有兴趣的读者可以阅读文章原文及相关材料;为能反映左心房整体血流淤滞情况,每个受试者采集左心房内规定好的15个点的Rt值取平均值。

图1:3组受试者左心房内血流流线模拟及血液停留时间的差异

结果显示,PFO患者的平均Rt值高于对照组(2.6±0.2vs1.5±0.2s,P<0.),而低于AF患者的Rt值(2.6±0.2vs2.8±0.3s,P=0.02)。再对所有PFO组患者进行头颅磁共振检查,发现存在脑内病变者Rt值高于未出现病变的患者(2.9±0.3vs2.3±0.2s,p0.0)。多因素分析表明,对于PFO患者,年龄和左心房Rt值是左心房最大容积>41ml/m2的独立预测因素。PFO患者的心房Rt值高于健康受试者,与AF患者相似,由此作者认为,左心房平均Rt值延长可以作为判断高危PFO的指标之一。图2:(A)3组受试者左心房血流平均停留时间(Rt);(B)磁共振成像(MRI)中有无脑损伤的PFO患者左心房Rt值比较心语点评卵圆孔未闭及其相关卒中是一个古老又年轻的疾病,目前有多种简便的方法来筛查这一发病率最高的先天性心脏病,但随着医学的进步,人们意识到,对这样一种貌似简单的疾病,我们还知之甚少,近年来,结构性心脏病领域内对PFO的研究逐渐升温。而这一切的前提,是对PFO基础病理生理学改变的深入探究。既往认为,PFO主要是提供了右向左分流的通路,栓子还是在静脉系统形成;近期一系列PFO封堵器临床试验的积极结果,似乎也从侧面验证了反常栓塞理论。但在现实中,真正存在明确血栓形成证据的PFO相关卒中患者比例并不高;微栓子假说也缺乏直接评价手段;虽然应用OCT对PFO进行观察可以发现附壁血栓的存在,但仍没有确切证据表明这是由上游来源的血栓导致的。同时,有研究发现,PFO患者存在左心房电生理和/或血流动力学的异常,这与房颤患者的心房情况有一定相似性;那么,有没有可能像房颤一样,心房本身的改变引发了血栓形成和卒中事件的发生?“心房心肌病”这一概念是否适用于PFO患者呢?意大利研究人员的这一小规模研究,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视野。通过CT和超声心动图检查结合建立的血流动力学模型,使人们有机会相对直观的“看到”左房内的血液流动情况,Rt值作为一种评价指标,能够反映血流瘀滞的程度,借以反映心房结构和功能。研究结果支持上文提到的心房心肌病假说,并且Rt值有潜力成为高危PFO的评价指标之一。引起心房病变的原因,目前推测还是右向左分流所致,但由于这种分流量本身不大,之前较少

转载请注明:http://www.soakf.com/wazz/2297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