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天气忽冷忽热,昼夜温差相差十几度,很多老年人易诱发脑梗。学习一下如何抓住脑梗的早期信号,掌握一定的急救常识。
发作症状:言语含糊、嘴角歪
高血压、房颤、吸烟、糖尿病、运动少、体重超标、高血脂、有家族史是发生脑梗的8个关键危险因素。男性45岁以上,女性55岁以上,具备两项以上高危因素,最好口服阿司匹林。
尽早发现脑梗的征兆也很重要。“如果有人出现言语含糊嘴角歪,应该引起重视。”有一个快速识别脑梗的方法,具体是让患者做三个测试:语言测试,请患者复述一句短语,如说话不清楚或者无法说话;微笑测试,请患者“露齿”或微笑,一侧面部表情不正常;举手测试,请患者闭眼,如双臂平举10秒钟,一个手臂无法维持。“患者只要出现这三个症状的任意一个,医院。”。
急救:及时溶栓治疗是关键
当脑梗发生时,神经细胞在缺血的短时间内就可能发生不可逆性坏死。因此,在发病3小时内接受溶栓治疗,发生坏死的神经细胞越少,患者的残疾风险也会越低。
但从发现患者患病、医院、检查、用上溶栓药,一系列的步骤需要很长的时间,医院,可尽量缩短这一时间,降低致残率。医院有绿色通道和卒中团队,患者入院后医生快速检查,以判定患者是否适合溶栓治疗,如适合,便立即进行溶栓治疗,确保患者得到及时、规范的救治。“救护车到来之前,家人可先让患者就地平躺,将头侧向一边。”。
预防:起床吃饭说话要慢
预防脑梗的发生,应该做到4个慢,放慢生活节奏。
起床慢一点。醒来时不要急于坐起,赖床几分钟,让身体从睡眠到苏醒有个反应过程。伸伸懒腰,使血液慢慢流动,靠在床头坐三五分钟,给心脏一个适应过程。双腿下垂,在床沿上坐一两分钟。在这个缓慢起床过程中,心跳会慢慢加快,让脑供血状况有所改善。
吃饭慢一点。如果刚从外面回来,先喝点温水,过10至15分钟后再进餐。每顿饭的进食时间至少在25分钟以上,一定要放慢速度,增加咀嚼时间。
说话慢一点。老人应刻意放慢语速,则相当于努力让自己处于平心静气的状态。此时,大脑会变得安静,肌肉容易放松,气血畅通,身体各部分机能组织运转都会更协调。
排便慢一点。排便用力是大忌,建议老年人最好选择坐便方式。排便结束后,站起来的动作也要尽量慢一些。排便不畅应多吃蔬菜水果,多喝水,多做运动。
如有疑问,欢迎咨询我们!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