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Posteriorreversibleencephalopathysyndrome,PRES)是一种比较少见(但不罕见)的临床综合征。近年来,随着影像检查的普及,对该类疾病的认识越来越深。
因为该综合征患病人群的特殊性,除神经科外,心内科、肾内科、血液科、风湿科、肿瘤科、移植科等科室也经常会遇到。
熟知该综合征的影像表现对其及时、合理的诊疗十分重要,下文将该综合征的临床及影像表现做一归纳总结,欢迎大家补充。
定义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是指一些特定的临床状态引起的、可逆的、脑皮层下的血管源性水肿,常合并各种急性神经症状。
生理及病理众所周知,因为人体血压及颅内压的动态变化,大脑灌注压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正常状态下大脑灌注压维持在50~mmHg之间,通过脑血管压力反应、化学调节和自主神经的调节,脑血流量才能处于稳定的状态(见图1)。特别是前两个因素,在生理状态下对于脑血流量的调节起主要作用。
图1脑血流量调节
在病理状态下,血压波动过大超过血管自我调节能力,或循环中过度的细胞因子释放导致内皮功能受损,自主神经不足以调节灌注压时,会引起一系列不良后果,导致脑血管通透性改变(见图2)。
图2脑血管通透性改变
临床表现急性或亚急性发病,几小时到几天。临床常表现为:癫痫、头痛、视觉障碍、意识改变等。
好发人群:血压急剧波动(波动而不是单纯高压,基础血压低的患者发病时血压可正常)、肾衰竭、细胞毒性药物使用、子痫和子痫前期、器官移植术后免疫抑制、自身免疫性疾病等。
影像分型1.顶枕型
最常见,以顶枕部为主,即「脑后部」(图3~5)。
图岁女性,孕30周,子痫
图岁女性,骨髓移植术后,癫痫发作
图岁女性,骨髓移植术后2周,头痛呕吐,视物模糊
2.全脑分水岭型
图岁男性,酗酒病史,突发神智不清
图7全脑分水岭型
3.额上沟型
图8额上沟型
4.中央变异型
图岁男性,突发头痛、头晕,血压/mmHg,治疗前后对比
图10中央变异型
鉴别诊断1.可逆性脑血管收缩综合征(RCVS)
图岁女性,偏头痛病史,产后突发剧烈枕部疼痛
病因:毒品、产后、肿瘤、CNS损伤、抗抑郁药、SAH,导致脑血管张力失调。
临床表现:急性剧烈头痛(雷击样)、伴或不伴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或癫痫发作。脑脊液检查结果正常,诊断需排除动脉瘤破裂SAH,通常为单相病程。可给予钙离子拮抗剂(尼莫地平)治疗,预后良好。
影像特点:证实脑动脉节段性收缩,3个月后基本恢复。
2.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ADEM)
图岁女性,视力下降,意识改变2天,发病前两周有上呼吸道感染病史
广泛累及脑和脊髓白质的急性炎症性脱髓鞘疾病,好发儿童和青壮年,多为散发,无季节性,感染或疫苗接种后1~2周急性起病。影像可见散在、多发脱髓鞘病变,CT低密度,MRI长T1长T2信号;急性期病灶可强化。
3.静脉窦血栓形成
图岁女性,头痛,意识改变3天
急性或亚急性起病,临床症状无特殊性。各个不同时期影像表现不同:肿胀、水肿、出血,预后取决于是否能早期诊断治疗。
治疗与预后1.无特异性治疗,对症治疗为主;
2.解除特定的临床状态;
3.降血压不宜过快,防止继发缺血梗死;
4.大部分预后良好,临床和影像可逆(图18~19)。
图岁女性,HIV感染,慢性腹泻,急性胰腺炎,癫痫和视力下降
图19为图18病例治疗后复查结果
七颗星
关于我们
大连七颗星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是国内唯一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业生产微创治疗脑出血手术配套器械的现代化企业;公司是由多名高级知识分子为骨干构成的集产、学、研于一体的、以满足临床需求为目的的一家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力量雄厚,具备较强的生产和研发能力。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