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中国人喜欢说:给孩子上规矩。其实我们更愿意说,那叫给孩子“习惯养成”。
从古至今,国内国外的教育大家们都说过类似的观点:教育的核心不只是传授知识,而是学会做人。
孔子说: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
叶圣陶说: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是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习惯。
罗素说:人生幸福在于良好习惯的养成。从小养成良好习惯,优良素质便犹如天性一样坚不可摧。
习惯
是一个人存放在神经系统的资本,
一个人养成好的习惯,
一辈子都用不完它的利息;
养成一种坏习惯,
一辈子都偿还不清它的债务。
年世界各国诺贝尔奖得主在巴黎聚会,
有人问一位诺贝尔科学奖得主:
“您在哪所大学、哪个实验室?
学到了您认为是最主要的东西呢?”
这位白发苍苍的老学者回答道:
“是幼儿园。”
“在幼儿园能学到什么东西呢?”
“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们,
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
东西放整齐,
吃饭前要洗手,
做错事要道歉,
午饭后安安静静地休息……”
出乎意料的回答直接说明了
幼时养成良好习惯
对人一生起到的作用和深远影响。
幼时是培养习惯的最佳时间。
幼儿习惯的培养,
大多都是靠着父母的示范和引导。
孩子就是一块天然的石头,
是否能雕塑成精美的作品,
功夫还在每个家长。
那么,
哪些习惯是孩子从小就需要培养的?
我们又该如何培养呢?
小编在上周
发布了一篇关于习惯养成的文章
《习惯养成应当从孩子小时候就开始》从8个开始培养8大习惯从语言开始培养孩子的文明习惯
从进食开始培养孩子的规则习惯
从相处开始培养孩子的社交习惯
从穿衣开始培养孩子的劳动习惯
从作息开始培养孩子的卫生习惯
从活动开始培养孩子的运动习惯
从阅读开始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
从游戏开始培养孩子的动脑习惯
↓详情点击↓好习惯成就好孩子习惯养成应当从孩子小时候就开始
孩子养成这些良好习惯!
家长要注意这八个方面!
有利的环境
提供固定、安静、良好的学习环境,
让孩子一踏入这个环境,
就有氛围全身心地投入学习。
耐心的引导
告诉孩子原因,
让他们了解为什么要培养这些习惯。
当孩子在落实习惯培养的过程中
遇到问题时,
耐心地引导他们,
不要期望一次成功,
耐心多次才可以。
及时的称赞
当孩子做的好的时候,
一定要及时地表扬他们,
让他们知道是哪个具体的行为做得好,
值得表扬。
增强孩子的自信,
促进习惯养成。
良好的示范
父母让孩子养成的习惯,
首先看看自己是否也做到了。
身教胜于言传,
有些道理说很多遍,
不如自己做一遍。
想让孩子做事情专注一心一意,
就不要一边看电视一边做其他事;
不做分散孩子注意力的事儿。
坚决的态度
培养习惯的过程中,
当孩子不配合,
或者效果不理想时,
父母一定要坚决地表明自己的立场,
给孩子界限,
知道有些规矩是必须的!
默契的合作
父母首先意见要统一,
不要在孩子面前态度分歧,
有不同意见私下交流讨论。
否则当着孩子的面,
会阻碍孩子良好习惯的养成。
制定规则
将习惯落实成具体的规则和计划去执行。
比如放学后有一个明确的学习时间,
不随意更改;
学习的时候尽量不做其他事情等。
增添趣味性
顺应孩子的天性,
不妨给枯燥的计划加点趣味性。
比如父母和孩子一起比赛、
做到可以换取奖励,
做不到就要换取“小惩罚”等等。
用游戏的方式孩子更容易接受。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
习惯不是一天养成。
成人养成习惯尚要21天,
更别说是幼小的孩子。
不要忽略生活的日常,
点点滴滴都是在培养孩子习惯的好时机,
请多用一些耐心和爱,
将幼小的树苗浇灌。
智慧陪伴
与您一起给孩子高质量陪伴
为家长每天陪伴孩子、亲子互动打造。每天分年龄段向家长提供20分钟精选亲子智慧课程。
耐心、坚持、陪伴,未来天,邀您与孩子和我们一起走过!
优尔教育
慧玩乐学 让孩子爱上动脑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