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鸽子
10月24日,科大讯飞开发者节在合肥开幕。
开幕式上,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执行总裁,消费者BG总裁胡郁分别从务虚和务实两个方面,介绍了计划,此外,有关AIUI开放平台的具体内容也在文中有详细介绍。
由于信息量比较密集,AI科技大本营第一时间拿到所有素材,希望能给读者带来最新最全的消息。
刘庆峰:人工智能未来像水和电一样,随时可以用
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的演讲,保持了一贯的激情澎湃。
刘庆峰在演讲中,总结起来,主要说了三件事:
第一件事:PR。在有关认知智能的三个国际比赛中,一是代替图灵测试的WinogradSchemaChallenge,二是美国国家标准技术研究院组织的KBP比赛,斯坦福大学牵头举行的SQuAD,科大讯飞均拿下了世界第一。
第二件事:如今赋能。如今,人工智能光靠算法不能打遍天下,算法、大数据、行业专家三个要素合在一起,因此在这个大逻辑中,单个企业不可能做所有事情,必须要有一个产业生态。而这,也就是为什么会有大会的最核心逻辑:给行业赋能,给每个人赋能,让人工智能像水和电一样,随时随地都可以使用。
第三件事:亮底牌。讯飞开放平台每天有超过45万的创业者围绕它做出各种应用、日均使用次数超过40亿;越来越多人工智能的创业方向都希望集成到科大讯飞的开放平台、AIUI中来。这样的生态不是停留在口头上,而是实实在在地已经推出了。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刘庆峰的演讲中特别提到了科大讯飞在教育和医疗中的案例,这些案例并不属于语音研究的范畴,而是图像识别范畴,由此,不仅很想发问,科大讯飞的战略目标到底是什么?未来是否想要覆盖全行业呢?
以下是刘庆峰的具体演讲实录,AI科技大本营稍作删节。供有需要的读者详细观看。
我今天想和大家分享一些内容。首先,人工智能对当前社会的改变,将会超出我们常人的想象。人工智能已经不仅可以替代我们传统的、重复性的体力劳动;在需要博士毕业才能学会的复杂脑力劳动,机器已经在越来越多的领域超过人类。这就是我们今天面对的现实。人工智能现在有两个主要的方向,一个是基于数学统计、建模的人工智能发展模式,以深度学习为代表;一个是对人类大脑科学的研究。
国际上有最新举行的几个有关认知智能的比赛,一是代替图灵测试的WinogradSchemaChallenge,考察机器的推理能力;
一个是美国国家标准技术研究院组织的KBP比赛,考察机器从海量知识中能不能自动发现有效信息的能力;
还有一个是斯坦福大学牵头举行的SQuAD,考察机器能否自动阅读理解。
从这三项比赛的最新结果,我们可推断人工智能以今天的技术水平,已可以在一个又一个的领域学习顶尖专家的知识,从而达到一流专家水平、超过90%的普通专业人士。
我特别高兴地告诉大家,我刚才列举的这三项国际比赛都有全球最顶尖的院所和机构都参加,我们中国的科大讯飞拿了全世界第一名。
今天我站在这里,我希望人工智能在未来不仅是单个企业、行业的事情,因为人工智能将影响到每一个地区、每个国家、每个人,所有人都不能脱离其中。
为什么?
有一个重要的逻辑是人工智能光有算法不行。在围棋这样的规则相对封闭的领域,人工智能已经可以开始不用学习。历史上的万个棋盘可以通过自我对弈、算法运算,甚至自我对弈都不要,人工智能直接一个算法就可以,这是规则可循的场合。但越来越多人类需要的领域并不一定有明确规则,比如高考作文评分,机器学习个顶尖的专家的评分,在改份卷子、顶尖专家组联合评价之后,机器就可以在作文评分上超过人类专家,但是它不能无师自通。科大讯飞在全国考试系统中已经在做这件事了。
我们在安徽开通的全国第医院,机器在肺病的影像诊断医院的普通医生,准确率超过94%,今年8月份刷新了国际权威医学影像比赛LUNA的成绩。机器不能无师自通,需要学习最好的专家对肺病的诊断之后才能达到这样的进步,然后不断往前拓展人工智能。今年8月26、27日,科大讯飞人工智能机器人“智医助理”全球首次参加了国家临床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的笔试测试,能不能通过考试,大家可以期待很即将正式公布的结果。我们充满信心,因为智医助理学习了53位医学博士掌握的医学教科书,学习了全球最顶尖的医学论文,还学习了协和医学院、医院医院的实际案例。
在教育领域,今年高考有14个省状元是科大讯飞智学网的用户,明年可能会超过20个。不仅是省状元,上千万的学生已经成为我们的用户,让学生们真正能够精准个性化地学习。所以人工智能光靠算法不能打遍天下,算法、大数据、行业专家三个要素合在一起,人工智能才能改变世界。
在大的逻辑中,人工智能单个企业不可能做所有事情,必须要有一个产业生态。
去年2月份科学杂志就已经预测,年之前全世界50%的工作会被人工智能替代。中国在年可能每四个人的工作,有三个会被人工智能替代。刚才李德毅院士也给出了这样的判断。去年科大讯飞的年度发布会上,我们告诉大家说,根本不用等到等到年,这个速度远比大家想象得快。
我们现在对人工智能有三个时间节点的判断,第一个时间节点是这一波人工智能的浪潮,这一波人工智能的产业红利在3到5年之内将会尘埃落地。谁能成为教育、医疗、司法等各个领域的行业龙头,3到5年内大的基本框架会确定。
第二个时间节点是,10年之内,一半以上的现有工作会被人工智能替代。
第三个时间节点,30年之内,目前还看不到人工智能具备自我觉醒的能力,人工智能要自己改程序来统治地球还是遥遥无期,而且我们也不希望会这样。
现在的算法是改变当前的生产效率,使人类不仅从繁重体力劳动中、还从复杂脑力总解放出来。如果说50%的现有工作岗位被人工智能替代,我们该怎么办?
一方面,科大讯飞在牵头,我们提了很多的建议,希望国家的管理体制和社保方案会有变化;未来也许人们不是5天工作和8小时工作制,人工智能会做到24小时工作制。
人工智能替代了人类50%的工作,但应该创造出更多有意义的工作,不仅仅靠的是龙头企业,靠的是技术提供方、千千万万个创业者。
在人工智能时代,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开发者,需要充满梦想和激情的创业英雄,这是今天的时代给我们的机遇,使得这次开发者节能够受到这么大的北京中科医院忽悠白癜风最好的外用药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