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慢性病发病率呈快速上升趋势。据统计,我国慢性病死亡占总死亡人数的比例高达86.6%,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等慢性病导致的疾病负担占总疾病负担的近70%,其中脑卒中(俗称中风)发病年轻化趋势加剧,近50%的中风患者为40-64岁的中年人群。面对脑卒中,我们到底要怎么做才正确呢?今天的温州医官为您开讲!
本期嘉宾
孙军
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医院副院长、首届瓯越名医
国家高级卒中中心、国家卫计委脑卒中(中风)防治基地、医院神经外科院士工作站、省神经外科区域专病中心、市脑血管病(脑中风)质控中心、市脑科学科群中心、市脑血管病学科群等学科带头人。
国家卫计委脑卒医院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卫计委卒中中心管理委员会委员;国家卫计委出血性卒中介入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卒中学会神经介入学组委员;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编委;省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血管组副组长;省医学会神经外科学会委员;省医学会介入分会常委;浙江省抗癌协会神经肿瘤分会常委;温州市神经外科学会副主委。
专业特长:擅长脑动脉瘤、脑动静脉畸形、颈脑动脉狭窄闭塞等脑血管病(中风)的微创治疗,包括介入及显微治疗;脑及脊髓肿瘤的显微手术治疗。
门诊时间:周一上午
脑卒中通常分为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两大类。缺血性脑卒中即脑梗死,包括:
(1)脑血栓形成多由动脉粥样硬化引起脑血管局部病变形成血凝块堵塞脑血管而发病。
(2)脑栓塞可由多种疾病所产生的栓子进入血液,阻塞脑部血管而诱发,心脏疾病为最常见的原因。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以反复发作的可逆性、短暂性失语、瘫痪或感觉障碍为特点,是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的前兆。出血性脑卒中包括:
(1)脑出血指脑实质血管破裂出血,不包括外伤性脑出血。多由高血压、脑动脉硬化等引起。
(2)蛛网膜下腔出血由于脑表面和脑底部的血管破裂出血,血液直接流入蛛网膜下腔所致。常见原因有动脉瘤破裂、血管畸形等。大部分脑卒中是可以预防的。我们要纠正错误的观念和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有意识地控制脑卒中的危险因素,比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另外,对体内已经形成的病理变化,如颈动脉斑块造成狭窄等,要引起重视,可考虑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或颈动脉狭窄支架植入术。做到早预防、早诊断、早治疗,有效防止脑卒中的发生或复发。
(图片来自于网络)
(图片来自于网络)
美国心脏病/卒中协会推荐卒中识别方法——FAST,作为快速辨别卒中的一种手段。FAST(面部Face,上肢Arm,语言测试Speech,时间Time)可以用于正确判断大部分的急性卒中。
(图片来自于网络)
①首先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并把以下情况说清楚:a.您或其他现场联系人的姓名和电话号码。b.患者的大致情况,如姓名、性别、年龄及主要症状。c.要求急救车到达的具体地点和该地点附近的明显标志,如建筑物或公交车站等。
d.待急救电话的接听者告诉您可以挂电话时您再挂断,然后马上派人去等候急救车,同时保持您或其他现场联系人的电话畅通。必要时不要放下电话,询问并听从医生指导进行处理。
②使患者仰卧,将头偏向一侧,以防止痰液或呕吐物引起呛咳,或回吸入气管造成窒息。如果患者口鼻中有呕吐物阻塞,应设法抠出,保持呼吸道通畅。如患者未清醒,切忌盲目给患者喂水或饮料。③解开患者领口钮扣、领带、裤带、胸罩,如有假牙也应取出。④如果患者是清醒的,要注意安慰患者,缓解其紧张情绪。宜保持镇静,切勿慌乱,不要哭喊或呼唤患者,避免造成患者的心理压力。⑤不要舍近求远,脑卒中患者早期处理一刻千金,必须分秒必争,不医院而延误抢救时间。⑥在没有医生明确诊断之前,切忌给患者服用药物,防止加重病情。在整个运送过程中家属最好尊重急救医师的建议。
更多精彩内容点击上方音频!
来源:主持姜一源
编辑:潘多多
审核:李聪
终审:廖继红
你可能错过
亲,温州马上要有新的航站楼用啦!
这个你喝过吗?营养还不如一个鸡蛋!坑
这位“外卖小哥”好拼,为了红很疯狂!
温州惠民路封闭施工,如何绕行?看这里!
最新发布!每分钟7人确诊患癌,4人死亡!癌细胞最喜欢你做这7件事…
赞赏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