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集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高经济负担五大特点于一体。脑血管疾病呈现出显著的年轻化趋势,40-64岁的劳动力人群已占到40岁以上的中风发病人群的50%。致残率惊心:幸存者中3/4的患者,有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缺陷和劳动力丧失,重度残疾近50%。
不论是年轻人还是老年人,认识脑卒中,了解致病原因,明确危险因素,积极预防,做好干预和控制,才是最靠谱的办法。
了解脑卒中相关知识
脑卒中”又称“中风”、“脑血管意外”,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是由于脑部血管突然破裂或因血管阻塞导致血液不能流入大脑而引起脑组织损伤的一组疾病。包括缺血性和出血性卒中。
脑卒中的预警信号
当家人或身边的人突然出现下面任何一条症状的时候,就应该高度怀疑脑卒中。脑卒中的预警信号可以通俗地概括为5S(Sudden):
(1)突然口嘴歪斜、流口水,胳膊腿活动不灵;
(2)突然说话不清晰、不会说话或不能理解别人的话,意识不清楚;
(3)突然头晕、走路不稳、摔倒;
(4)突然单眼或双眼失明;
(5)突然出现剧烈头痛、呕吐。
如何快速识别缩短院前延误
正确识别症状,缩短院前延误,提高生存质量。无论是出血性脑卒中还是缺血性脑卒中,都会破坏周围脑组织的神经细胞,神经细胞是不可再生的,所以脑卒中严重时功能损伤是不可逆转的,同时可出现相应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患者发病后不能正确识医院,是导致院前延误的主要原因。
卒中““”FAST”帮您快速识别脑卒中,FAST评估法教你快速识别脑卒中:
F(Face脸):指面部表情,如果看到口歪眼斜,这是脑中风发作的重要表现。
A(Arm手臂):如果患者无法顺利举起单手或双手,或者单手或双手无力、麻木而动弹不得,这些迹象都是脑卒中早期发作的非常重要的迹象。
S(Speech语言):患者说不出话,或者说话含糊不清,这是卒中重要标志。
T(Time时间):时间就是大脑,时间就是生命,要立即拨打急救。
抓住溶栓时间窗
卒中患者的时间就是生命,等不起拖不起,一旦耽误了发病“时间窗”,将面临高达30%的死亡率和70%的伤残率,想要降低患者致残率和致死率,必须抓住黄金4.5小时,医院进行溶栓,用最快捷、最规范有效地治疗手段与病魔争夺时间。
发病后3-4.5时内为溶栓的“时间窗”。为什么要在3-4.5小时取内溶栓?
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张小锋介绍,正常脑组织在缺血6小时就可能出现不可逆变化,约8小时就会出现脑细胞坏死。如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病人能在3-4.5小时内得到静脉溶栓药物治疗,就可能在脑细胞没有出现完全坏死之前,解除栓塞,恢复氧供和血供,从而恢复全部或部分功能。
早期预防防患于未然
脑卒中的预防分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预防手段主要是针对卒中的危险因素,即: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心脏疾病、肥胖、不运动、吸烟、饮酒等,这些因素长期对血管壁产生影响导致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使血流变慢,动脉官腔狭窄,阻塞血液流入相应部位,严重时血流被中断,当发生在脑血管时引起脑梗塞。
一级预防也叫初级预防,是最积极、最主动的预防。一级预防包括:
1.低盐低脂清淡易消化饮食,适当运动,改变久坐的习惯。如,每日饮食多样化,采用包括水果、蔬菜和低脂奶制品,以及总脂肪和饱和脂肪含量较低的均衡食谱;
2.控制三高,控制体重;
3.戒烟限酒。吸烟会加重血管硬化,酒精会增加血液粘稠度,从而加大脑卒中的发生风险。不要吸烟,远离二手烟(被动吸烟),同时注意饮酒要适当;
4.保持心情愉悦,忌大喜大悲,情绪跌宕起伏。
二级预防指对已发生脑卒中的患者采取的防治措施,目的是改善症状、降低病死病残率、同时防止脑卒中复发。二级预防包括:
1.生活方式干预。合理、清淡饮食;
2.适量运动,成年人(部分高龄和身体因病不适合运动者除外)每周至少5天,每天30-45分钟的体力运动(如散步、广场舞、太极拳等);
3.戒烟限酒;充足的睡眠,每天保证6小时以上有质量的睡眠;
4.控制三高,降压降糖降脂;
5.抗栓治疗,使用抗血小板药物可减少血液粘稠度,减少血栓形成,是预防脑卒中发生的关键。
神经内科-
素材:神经内科
审核:雷建斌
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
当前时间: